书城历史美丽的敦煌
13637100000033

第33章 敦煌壁画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为一体的立体艺术。敦煌壁画在石窟中虽然对建筑起装饰和美化作用,对雕塑起补充和陪衬作用,但其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艺术技巧最精湛,内容最丰富,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交通、社会生活、民族关系、宗教史、艺术史、中外友好往来、文化交流史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是非常宝贵的古典艺术遗产。

敦煌壁画究竟有多少呢?以莫高窟为主体的石窟群577个洞窟中,现存色彩艳丽的壁画5万多平方米。被誉为当今最大的美术博物馆。这么多的壁画都画了些什么内容呢?据敦煌学专家多年考证研究,内容已基本弄清,可分为:

一、尊像画指佛教崇拜的佛陀、菩萨、护佛神等供奉的各种神灵形象。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铺,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

二、经变画

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用绘画的手法表现经典内容者叫“变相”,即经变画;用文字、讲唱手法表现者叫“变文”。

三、神话题材画

是中华民族传统神话题材。指北魏晚期出现的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风雨雷电等道家神仙思想的内容题材。为什么道教神话画在了佛教石窟内?这是禅定思想与道家虚静思想相结合的反映,是佛教思想艺术中国化过程中的表现。

四、供养人画像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

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

五、装饰图案画

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画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也有桌围、冠服和器物装饰等。装饰花纹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图案画主要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

六、故事画

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佛经佛法,必须把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史迹用通俗的、简洁的、形象的形式灌输给群众,感召他们,使之笃信朝拜。于是,在洞窟内绘制了大量的故事画,让群众在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故事画内容丰富,情节动人,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诱人的魅力。

佛传故事

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佛教徒经过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身上。一般画“乘象入胎”、“夜半逾城”的场面较多。第窟(北周)的佛传故事作横卷式六条并列,用顺序式结构绘制,共87个画面,描绘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出家之间的全部情节。这样的长篇巨制连环画,在我国佛教故事画中是罕见的。

本生故事画

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故事。也是敦煌早期壁画中广泛流行的题材,如“萨埵那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救鸽”、“九色鹿舍己救人”、“须阇提割肉奉亲”等。虽然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但仍保持着神话、童话、民间故事的本色。

.因缘故事画

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与本生故事的区别是:本生只讲释迦牟尼生前故事;而因缘则讲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前世或今世之事。壁画中主要故事有“五百强盗成佛”、“沙弥守戒自杀”、“善友太子人海取宝”等。

故事内容离奇,情节曲折,颇有戏剧性。

佛教史迹故事画

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像图、戒律画等。包含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形象的佛教史资料。这类画多绘于洞窟龛内四披、甬道顶部和角落处次要地方。但有的也绘于正面墙壁,如第323窟的“张骞出使西域图”、“佛图澄”和第72窟的“刘萨诃”等。

比喻故事画

这是释迦牟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给佛门弟子、善男信女讲解佛教教义所列举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都是古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寓言、童话,被佛教徒收集记录在佛经里,保存至今。敦煌壁画中的比喻故事有“象护与金象”、“金毛狮子”等。

七、山水画

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遍布石窟,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大多与经变画、故事画融为一体,起陪衬作用。有的是按照佛典中的山水,参照现实景物加上高超的想象力,描绘出“极乐世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美丽自然风光;有的是以山水为主体的独立画幅,如第61窟的“五台山图”。

壁画内容除以上七类外,还有建筑画、器物画、花鸟画、动物画等。

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弥足珍贵,在结构布局、人物造型、线描勾勒,赋彩设色等方面系统地反映了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及其传承演变、中西艺术交流融汇的历史面貌。

下面介绍的部分壁画艺术只是敦煌壁画中的“沧海一粟”,但也是莫高窟壁画中的精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关系。此图绘画技法表现出浓重的西域风格,黑色的线条、灰白色的头光身躯、石绿色的衣裙巾带画在土红色的墙壁上,色彩对比强烈,动态波澜起伏,气氛活跃热烈。

此窟顶部四披所绘的天宫伎乐图也颇具特色。天宫皆为穹窿顶的西域式建筑,楼台用透视画法,立体感很强,这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第一项采用透视技法描绘建筑。图中伎乐神情各异,舞姿优美,其中一身正在弹奏琵琶,具有西域风格。伎乐图下部早期飞天环绕藻井飞行,方向一致。由于身材短壮,文处于一条窄长空间内,其飞动感虽不强,但具有装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