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美丽的敦煌
13637100000125

第125章 特产风味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特产风味不相同。当你饱览了美丽的敦煌风光之后,还应饱享口福,品尝一下敦煌的瓜果、名菜、小吃,再给朋友、亲人带上几件称心如意的纪念品,真乃不虚此行!

敦煌夜光杯

敦煌夜光杯又名阳关玉杯。它以优质祁连玉为原料,继承传统工艺,精工雕琢而成,是很名贵的饮酒器皿。相传,西周(约公元前1066年~前771年)国王姬满应西王母之邀,赴瑶池盛会,席间,西王母馈赠姬满一只碧光粼粼的酒杯,名日“夜光常满杯”。姬满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从此夜光杯名扬千古。

夜光杯造型别致,风格独特,质地光洁,一触欲滴,色泽斑斓,宛如翡翠。倒入美酒,酒色晶莹澄碧,尤其皓月映射,清澈的玉液透过薄如蛋壳的杯壁熠熠发光,真是妙不可言。唐人王翰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诗以杯名世,杯以诗增辉,古今闻名,驰誉遐迩。

敦煌地毯

敦煌地毯历史悠久,世代相传。莫高窟壁画中绘有各种各样地毯,如乐伎座下的地毯,舞伎脚下的地毯,色彩艳丽,精美华贵。这些形象的资料证明了地毯制造业在敦煌源远流长和历史上的兴旺发达。

敦煌地毯采用精细的传统手艺加工而成。原料为纤维长、粗细适度、光泽好、拉力强的高级羊毛线。用此线织出的成品色泽协调,花纹灵活,毯面光亮,质地柔软,富有弹性。剪后状似影塑。又经特殊工艺处理,外观古色古香,给人一种暗中透亮、安静舒适的感觉。除生产各种传统图案的地毯外,还把辉煌灿烂的敦煌壁画中的故事、图案、山水、动物等作为重要题材,创作了《九色鹿舍己救人》、《萨埵那舍身饲虎》、《狩猎图》、《乐舞伎》、《飞天》等50余种以敦煌艺术为图案的艺术地毯。不仅拓宽了地毯艺术的题材、图案,还传播了敦煌艺术。敦煌地毯地方特色浓郁,质地坚实,经久耐磨,种类繁多,是十分理想的居室铺设和装饰壁挂的精品。

天然水晶石产品

敦煌西南的阿尔金山,峰峦叠嶂,白雪皑皑,矿藏丰富,盛产水晶石和各种玉石。敦煌水晶石眼镜,选用阿尔金山结晶完好的透明天然石英晶体精细加工研磨而成。具有硬度高、透明性强、防紫外线辐射等特点。还有对眼睛肿热去赤眼及敛神养目之功效。

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是出门旅游保护眼睛的理想用品,备受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喜爱。天然水晶石项链原料纯真,工艺精细,美观华丽,妇幼皆宜,不但有美化生活和收藏价值,而且具有健身祛病之功效,是婚嫁喜庆、生日庆典、馈赠亲友的高级佳品。用阿尔金山宝石加工的首饰晶莹艳丽,光彩夺目,具有天然美,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珍品。

李广杏

敦煌,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这里盛产的瓜果以品种多、风味独特而居全国之首。当地具有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而瓜果色泽鲜艳,含糖量高,甘美爽口,令人喜爱。

李广杏可称敦煌瓜果极品,每年7月是吃李广杏的最佳时节。

关于李广杏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相传西汉年间,飞将军李广率部西征。一天,夏日炎炎,将士焦渴难耐。突然,空中袭来一阵奇异的杏香味。但见两匹彩绸自流云中飘然而下,李将军策马追去,彩绸却忽近忽远似有戏谑之意,将军一怒之下神箭射出,其中一匹应声落地。奇怪,彩绸竟变成一片片果实累累的杏树林。众将士食杏,却苦似黄连。李广愤然砍平了杏林,遂令大军就地宿营。次日清晨,却见杏林又枝繁叶茂,那黄橙橙的杏子挂满枝头,鲜嫩欲滴,诱人馋涎。李广犹豫片刻,忍不住摘下一个咬了一口,啊!真是香肺腑,甜沁脾!将士们纷纷摘杏食之,顿觉精神倍增。原来,那两匹彩绸本是甜杏仙子和苦杏仙子,奉王母之命来救李广的。她们只顾嬉戏,惹怒李广而射落了苦杏仙子。深夜,甜杏仙子找到了苦杏仙子,姐妹俩痛悔万分,为了完成使命,她俩施展仙法,在苦杏树桩上接上甜杏树枝,最后结出了清香甘甜的黄杏。

当年曾为李广解危解困的甜杏,随着李广大军传人敦煌,所以敦煌人把它叫作李广杏。今天,人们要想吃到这种李广杏,只能用原枝条嫁接培育,而且只有在敦煌本地才能获得这香甜可口的美味。

敦煌瓜

到敦煌不吃敦煌瓜,实在是一大遗憾。古时敦煌一带盛产美瓜,因有瓜州之称。史书记载:“敦煌古瓜州地,出美瓜,狐入其中,不露首尾。”敦煌瓜,栽培历史悠久,且品质兼优,甘甜可口,久负盛名。瓜品种多,水分足,含糖量极高,是消暑、解渴、败火的佳品。若“围着火炉吃西瓜”,更有一番奇情异趣。常见于市场的敦煌瓜主要有以下几种:

炮弹瓜,瓜呈椭圆形,状似炮弹而得名。小的十余斤,大的三四十斤。皮呈墨绿色,瓜瓤鲜红,籽小而少,味甜美沙脆。瓜皮厚。耐长途拉运,也能长期储藏。

尝蜜红,其瓜浑圆,虽个小,却汁多肉嫩,品质优良。瓜皮白绿相间,色泽鲜艳。瓜瓤粉中透红,籽小稀少。瓜味甘甜似蜜,咬一口流汁沾唇香气满口。因皮薄质脆,容易掰裂,故不用刀亦可食之。

克克齐,又名可口奇,属古甜瓜的“后裔”。其瓜椭圆形,十斤左右。含糖量可达17%。外表遍布细小裂纹,色有翠绿、乳白、金黄或黄相间好多种,瓤有碧绿、金黄、桔黄,味“甜如蜜,脆如梨”,奇香无比。若居室存放一瓜,满屋香味浓郁。

黄河蜜,这是当地引进、试种推出的最新品种。其瓜圆形,个不大,皮色黄亮似金,瓜瓤碧翠如玉,色泽极为诱人。瓜味甘甜,咬一口蜜汁沾唇,香气扑鼻,且有轻淡香醇的酒味。

此外,还种有“火州一号”、“红心脆”、“金皇后”、“香瓜”、“白兰瓜”等外地优良品种。各有风味,深受欢迎。

敦煌大枣

敦煌大枣,品质优良,以皮薄、肉厚、核小、味甜、果大而享有盛名,为我国诸枣中之上品。枣呈椭圆形,成熟后外表光洁如玉,红中透黑,不易破皮。大枣肉含多种营养物质,所含维生素为百果之冠。药用价值极高,是补血、益气、养肾、安神之佳品。大枣宜制干枣和酒枣。敦煌酒枣风味独特,制法是秋后挑选个大饱满的鲜枣,用酒拌搅,封存于瓦坛中。到冬春启封,鲜活如初.枣香伴着酒香,确能使人馋涎顿溢,熏熏欲醉。

香水梨

隆冬天寒来到敦煌,就会看到一种冰冻如石、油黑晶亮的水果。将它浸入凉水之中,约一刻钟后,果品表面蜕出一层薄薄的冰壳。剥去冰壳,去皮吮梨,酸甜适宜,余香沁人心脾。这就是敦煌特有的冰消香水梨。

香水梨又称软儿梨,果型浑圆,色泽金黄。秋后摘下,硬如铁蛋。埋于沙中,储至隆冬,方能成熟。熟软后又冻硬,不坏不烂。食时放入水中消开。香水梨营养丰富,含有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果糖以及多种维生素。食之可以解烦去燥,开胃生津。

紫烟桃

紫烟桃又名梨光桃,无毛。为西北稀有独特品种。其桃紫中透绿,紫中含黄,远视如一团紫烟而得名。又因表皮有如梨子一样的光泽,又称梨光桃。桃和西瓜、苜蓿、葡萄等也是从西域引进到敦煌广为栽种的,其历史悠久。八月成熟,形体均匀,色泽艳丽,肉厚味香,食之方便,并且营养丰富,食之不伤身体,老幼皆宜。

阳关葡萄

敦煌种植葡萄历史悠久,为西域葡萄东传必经之地,早在西汉中期就有种植。如今,古阳关下的南湖,盛产葡萄。主要品种有无核白、紫珍珠、白水晶、马奶子、喀什红、玫瑰香等。因阳关周围属沙漠型气候,光照长,昼夜温差大,长出的葡萄皮薄、色鲜、清香多汁,酸甜可口,品质优良。

阳关葡萄既可鲜食,又可风干,还可酿酒。现已建起1000米的葡萄长廊,内设石凳、石桌。游人步入葡萄长廊,一边观赏,一边品尝,悠然自得,不亦乐乎!

敦煌酿皮子敦煌酿皮子有的晶莹黄亮,有的洁白如玉。拌上特殊的佐料后味酸辣凉,柔韧爽口,食用方便,味美价廉,是民间小吃,本地快餐。

酿皮子

是一种麦面制品,制作工艺极易掌握。方法是先将优粉加水和匀,然后将面团置入清水中翻搅抓揉,使面粉中的淀粉与蛋白质充分分离。剩下的蛋白质,俗称面筋,而溶解于水的面浆,便是加工酿皮子的成料了。在水滚沸后,将面浆舀入铁皮圆盘中涂匀,放入开水中煮几分钟,面汁为饼便成了酿皮子。然后将饼状的酿皮切成细长条,放几片面筋,加一点芥茉、蒜汁、辣椒、香油、香醋便可食用。

丝路驼掌

丝路驼掌(又名雪峰驼掌)是敦煌各宾馆饭店的拿手名菜。在古代丝绸路上,骆驼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它能在戈壁沙漠中长途跋涉,主要凭借那四只坚实的驼掌。由于驼掌全部是筋,其营养价值很高。但骆驼一般寿命长,很少宰杀,所以驼掌很难寻觅。

因此,它与熊掌一样名贵。此菜的用料和烹调方法是:将洗尽泡软发好的驼掌加鸡一只、香菇等为佐料,下锅焖煮半天,待筋烂肉离骨时捞出,加调料上笼蒸透。将鸡蛋清、鸡蛋黄分离,蛋黄蒸糕,与午餐肉同剁成肉末,在椭圆形的盘内铺成弯曲路状,发菜压于“路”两边。蛋清搅成糊状,置“路”侧为雪山,上笼蒸成形后取出。再将蒸好的驼掌鲜汤浇汁,撒在“路面”上,即可食用。此菜雪山洁白,丝路弯弯,驼掌筋烂,肉酥可口,色泽黄亮,味道鲜美。

月泉发菜

月泉发菜是以当地名胜月牙泉为造型,用河西特产发菜为主要原料制做的,取来月牙泉发财之意。其特点是造型雅观,色味俱佳,具有地方特色。制作方法是:蛋清打成泡糊,上笼蒸煮后,按盘子大小切成月牙型,取鸡肉或猪肉剁成细末与发菜搅匀,压在月牙周围抹平。菠菜切丝,炸成菜松,撒在月牙上。将午餐肉刻成亭台立在“月牙”旁边,浇上鲜汤、佐料,即可食用。

敦煌黄面

敦煌黄面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煮熟后,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别具风味。制作黄面的工艺极其讲究,操作也非常不易。只见拉面师傅双手舞动着一块淡黄色的面团,时而伸拉成长条状,时而旋转拧成麻花状,像变戏法一样,将一团足有七八斤的面团拉成一把细粉丝样的面条。下锅煮熟的黄面丝色泽黄亮,可乘热拌菜食之。吃起来开胃去腻,清热解烦,令您食欲大增。莫高窟第256窟的壁画止就绘有制作黄面的生动情景,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红柳烤羊肉

烤羊肉,在我国流传近两千年。远在西汉时期,烤羊肉就在西北地区盛行。敦煌烤羊肉与新疆烤羊肉之方法大不相同,新疆烤羊肉是将生肉切片穿钎用炭火烤。敦煌烤羊肉则是将羊肉煮到七成熟后捞出,切成条块,燃起当地红柳枝,将羊肉块放在铁丝网架翻烤。待肉块表皮烤黄,油渍下滴时,撒上少许盐末,乘热而食。红柳生长在盐碱荒滩,枝条吸收了大量盐碱成分。当其燃烧时,盐分随烟火渗入羊肉内。所以,用此方法烤好的羊肉肥而不腻,脆嫩鲜美,清香溢口。1941年10月,于右任到敦煌参观时,在街上肉摊旁落座,美餐一顿敦煌烤羊肉后,称赞说:“敦煌烤羊肉是独具特色的西北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