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美丽的敦煌
13637100000011

第11章 瑶池在敦煌一月牙泉奥秘新的揭示

台湾六经学术研究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张渊量博士,六十年华,雄心未老,八访大陆,纵横南北,近几年特别神往于古丝绸之路和敦煌一带。他对易学研究,造诣颇深,曾出版《周易》专著种,许多创见在海内外有较大的影响。他于1993年“春风满树”之时,再次考察敦煌时发现,环绕月牙泉的鸣沙山很像太极图,又闻山下盛产蟠桃,依据易经、易理考定,月牙泉即古“瑶池”。现将张先生的《敦煌考记》兹录于后。

敦煌考记

开易纪元六千零六十二年岁次癸酉三月十六日访敦煌重游鸣沙山,细观月牙池形势特殊有如弯月,灵泉水清似镜,虽鸣沙飞扬而一尘不染,天造地设,奥妙无穷,沙山环抱,互缠成体,如太极图。一阴一阳,道在其中,以易经六度思考断定为传说中之瑶池圣地。且当地出产蟠桃,形如太极,据此为证,此其一也。龙马负图,出于东海,形如伏马,其动如鱼,风吹尘起,鸣沙滚滚,浪涛起伏,蔚为奇观,一进山中风停浪静,一尘不染,池水澄清似镜,清澈见底,此其证之二也。龙马正图出于天水卦台山,又定名为天心山。为中国版图之中心,天心突起是为“天根”。瑶池如新月之貌,两仪互旋成涡为“月窟”。天根、月窟为八卦成列之端,为立天心之妙也。

八卦成列天地位焉,此其证之三也。略述此数点为记。当另详举佐证,信立天地之心有据,立生民之命有方,断往圣之绝学不难、开万世之太平亦易,龙人合力有如是赖焉,创河西走廊,建天堂世界不是梦矣。如此。

考证人

中国六经学术研究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张渊量一九九三年四月八日于中国敦煌张先生认为,伏羲氏早期居住和画卦的渭水流域,以及西王母所住的瑶池,同为中国远古文化的发源地,如能探得真址,对于发掘和弘扬中华文化之奥秘,定有其重要意义。他独具慧眼,从易经的角度考定瑶池即月牙泉,确有一定的依据和辩证道理,这是一个可喜的很有兴趣的新观点。为了使这一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张先生又在《探瑶池——谈王道之母》一文中指出:“上列敦煌考记,作为永久纪念,其余尚有许多佐证,兹述于次:

(一)瑶池是珍贵之地——月牙泉水清似镜,澄澈见底,自有记载已有六千余年,不但没有沧海桑田之变,风沙也未丝毫污染池水,干旱的沙漠中池水不缺,永不干燥,这就是冰清玉洁。如瑶池宝地也。

(二)沙里藏金——沙漠荒原,自古以来就是不毛之地,但月牙泉的珍贵,不但水可以使许多生物活命,附近居民或行人也可以找到活命之水。而其地形在五行形象来论是属太阴金体,故为沙里藏金。必须具有“沙里拣金”的眼光,才能见真机。鸣沙山不但是太阴金形,月牙泉,形如弯月,也是金形,故为沙里藏金。

(三)美中有善——鸣沙山不但山形秀美,月牙泉更是美不胜收,有如冰清玉洁的少女,一疵不沾的美玉,而且内涵善的道理。

……瑶池之美乃洁朴之美;瑶池之善乃妥善之善,用完美完善来形容瑶池也不无不当。瑶池之发现人世天堂不是梦矣!

(四)宝岛与瑶池——传说中东海有蓬莱仙岛,西方有瑶池,皆为神仙境地。蓬莱仙岛六千年前乃未开发之蓬蒿满地、草木茂盛之海岛,即指台湾。神仙宝岛“草中有定”与“沙里拣金”同样是在不毛之地中有宝藏也。天水卦台山为天地之心,蓬莱岛与瑶池官,遥遥相对,一东一西,一根一果,即瑶池为王道之根,蓬莱为王道之果也。根果相连,互为印证……王道思想起于瑶池,故称“王母”,瑶池之发现有助王政之改革,善政之揆方…“(以上为摘录)对月牙泉即瑶池的新发现有什么意义?张渊量先生说:第一,瑶池生王母,王母生天地万物,围绕瑶池有作不完的文章。所以,建议召开蟠桃大会。第二,可以招很多人来敦煌投资。第三,还有很多秘密,不到时候不能讲。

张渊量先生历经千辛万苦,涉千山万水,踏破铁鞋寻觅瑶池,终于在敦煌寻觅到了月牙泉即是古瑶池。这虽是一家之言,但言之有据,并用大量的资料考察验证,是很有说服力的。这是对月牙泉奥秘的新的揭示,对月牙泉的内涵及其价值是一个新的认识,新的观点。他的在月牙泉举办“蟠桃盛会”乃“创河西走廊,建天堂世界之举”的建议,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积极付诸实施,在这块世界级的艺术宝地上,于1993年、1994年的金秋时节已成功地举办了两届“蟠桃盛会”,受到海内外人士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