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美丽的敦煌
13637100000100

第100章 毗沙门天王决海

于阗国有条大河,叫于阗河。古时候,河的上游居住着一条妖龙。常常呼风唤雨,兴妖作怪,为非作歹,使这个国家灾害泛滥,人畜不安,老百姓的日子比黄连还苦。一天,也不知从哪儿来了一位道人,因皮肤漆黑,人称涂炭道人。他到处游说,扬言能治伏妖龙,消病除灾。众人信了他的话,跟着他来到于阗河的源头,摆好香案,念动咒语,治住了妖龙。并对妖龙说:“你只要能及时行云布雨,保证本国无有灾害,我便饶你一命,并让百姓年年奉献五谷牲畜,祭祀供奉。”妖龙一听有人献供,便答应改邪归正,听从道人的话,再不作恶。从此,于阗国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百姓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每到年终,家家纳粮献畜,为河龙和涂炭道人敬献供品。、也不知过了多少年,从印度来了个和尚,到于阗国讲经说法。

他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佛理说服了国王信奉佛教。又用救灾救难的说教使百姓改变了原来的信仰,也信了佛教。好多人出家当了和尚,靠诵经过日子,倒也清闲。由于不信外道,几年后,也不向河龙和涂炭道人敬献供品了。

年终,涂炭道人见无人献供,饥饿难忍,怒火冲天!心想,“没有我制伏妖龙,你们于阗国臣民能过上太平日子吗?现在,竟把我忘在脑后,相信秃驴和尚的胡说八道,真是忘恩负义,不识好歹!”于是,他放出河龙继续让它作恶不说,自己跳河而死,变作一条毒龙,立即呼风唤雨。该国地势低洼,农田人畜被水淹没,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大海,逃在高山坡上的人们哭天喊地,性命危在旦夕。

一天,释迦牟尼佛祖睁开神眼往北一看,只见于阗国遭受水灾,变成汪洋大海,百姓受苦受难。心想,于阗国百姓是因为笃信佛教才遭此大难的。我岂能见死不救?于是带着舍利弗和毗沙门天王,驾起祥云,来到于阗河的源头降落下来。他对两个弟子说:“这条作恶多端的毒龙是一位涂炭道人死后变的。修炼多年,道行很深,且变化多端。要想获胜,还得一番激烈的争斗。咱们先用饭,歇息片刻,等恢复精力之后,再和它较量。”

舍利弗去化缘,化来了素斋素饭。三人用过饭后,如来佛亲自在河边清洗饭钵。脏水顺流而下,流进毒龙的洞窟。毒龙见窟穴弄脏,骂道:“那个吃了豹子胆的家伙,竟敢弄脏河水?”怒气冲冲地飞出洞窟,见如来佛还在河边洗钵,更是火上浇油,举起狼牙大棒,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毗沙门天王忙举枪迎战。棒来枪去,从地上杀到天上,又从天空杀到地上。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大战了三百个回合之后,毒龙觉得力不从心,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功,虚晃一棒,借机逃回窟中。吃饱喝足,疲劳消除后,心想毗沙门天王武艺高强,我不是他的对手。斗力难以取胜,不如斗法来打败他们。

于是,毒龙又飞出洞窟向毗沙门天王宣战。它念动咒语,平坦的河岸上突然出现一座突兀峥嵘的高山。山上古木参天,流水淙淙。毗沙门天王知道这是毒龙所变,将手中的金枪掷向高山,喝声“变”,只见金枪变成金刚力士,顶天立地,双手持金刚杵,对准高山猛砸下去,将山砸得粉碎。

毒龙又变成一头凶恶的黄牛。牛的两角如两把尖刀,四蹄像四把利剑,两眼如灯笼闪亮,吼声惊天动地,向如来佛直冲过来。

毗沙门天王念动真言,变作一头金毛狮子,口如江河,身似高山,眼如阳光,牙似利剑,吼声如雷,向恶牛猛扑过去。牛见狮子,吓得两腿发软,跪地不起,被狮子饱餐一顿。

黄牛已死,毒龙又变成一泓清泉。只见泉水碧绿,岸边花草丛生。毗沙门天王知道泉水又是毒龙所变,便化作一头六牙白象,跳进水中,用鼻子把泉水吸得一干二净。毒龙见清泉被破,知道自己的法力难以取胜,再不逃命,会被活捉。于是变成一只小麻雀飞上天空。毗沙门天王立即变成一只雄鹰,紧追上去,捉住麻雀,甩在如来佛祖面前,毒龙只好现出原形。毗沙门天王要结果毒龙,被如来佛挡住,说:“佛门以慈悲为怀,不可伤了它的性命。”

只见佛祖高举金钵,说声“变”,一条几十丈长的大龙,竞缩成了一寸长的小蛇,被收在钵中。

毒龙收伏之后,佛祖为拯救于阗国百姓,命毗沙门天王用金枪刺开一道决口,海水全部流入东北方的沙漠之中。水退之后,百姓们在这片土地上重建家园,耕种良田,饲养六畜,年年五谷丰登,又过上了好日子。

如来佛祖走时,将毗沙门天王留下永居于阗国,保护百姓,免受灾害。因此,于阗国强盛起来,世世代代信奉佛教。毗沙门天王被奉为于阗护国神。

四大天王中,北方毗沙门天王最为出名,在莫高窟的画像也最多。多画在经变画、史迹故事画和四大天王组合画中。也有不少单独画像。他在中国神话故事中,演变为托塔李天王。第237窟描绘了毗沙门天王在于阗决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