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月落长安
1363300000082

第82章

望着加吉额多纵马而去的背影,李愬向容若轻叹:“容若你这番话,才是真正救了加吉额多。”

容若微微一笑,也不答话。

李愬问:“你呢?现在又要去哪里?你对寻阁劝说要与我同路,心里却有什么打算?”

容若轻叹:“当时我不过是敷衍寻阁劝而已。我实在不想在太和城多留时日,因此也不想与寻阁劝的使者同行。此间诸事已了,我还是该回蜀西剑南。大唐、南诏与吐蕃这一战怕是很快就要开仗了。”

李愬微笑道:“我早就听说过韦皋的名声,善于谋略,有名将之风。此次有他领兵,辅助武节度使,你完全不用担心。更何况寻阁劝也将不日发兵,在剑南和南诏两路夹击下,吐蕃赤松德赞此役必败。”

他凝注容若:“容若,你还记得来时的路上我跟你说过,太和城一行之后,我将去拜访一位善观星象,得窥天机的世外高人吗?”

容若心中一动,点了点头。

李愬道:“这位高人姓李,名讳是一个‘泌’字。”

容若脱口惊呼:“李邺侯?”

李愬点点头:“原来容若你也听说过他。”

容若心潮起伏。这一位当代名士,她怎么能没听说过呢?

李泌,字长源,陕西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在德宗时,他曾经官至宰相,被封为邺县侯,世人因此称他为李邺侯。他是南岳第一个钦赐的隐士。肃宗为他在南岳烟霞峰下兜率寺侧建房,名之为“端居室”,后人称之为“邺侯书院”,是中国书院史上最古老的一所书院。李泌中年时期在此过了12年修身养性、纵情山水、博览群书的生活。李泌曾随玄和先生张太虚学习道教秘文,又与懒残和尚(明瓒禅师)等高僧交往甚深,著有《养和篇》和《明心论》,尤工于诗。在时人眼中,李泌一直是一位传奇人物,为儒家、佛家、道家所共同赞颂。

容若犹疑一下,才说:“可是我听说他在贞元五年已经去世,那时候我才两岁。”

李愬微微一笑:“对外传言是如此,但真实情况却是,邺县侯因为挂心修行,去世入山,字号端居先生,回衡山潜心修行去了。”

“李大哥此次是要去拜访这位端居先生?”

李愬点点头:“其实端居先生对世事也未能完全忘情,尤其是心系黎民苍生,因此每隔几年就会开堂授学,选择他所看重的年轻并且有缘的人,传授治国安民的学问。这次端居先生放出话来,因为年纪渐长,力不从心,此次是他最后一次开堂授学了。容若你可愿和我同去?”

容若微一迟疑:“端居先生会收我为徒吗?”

李愬笑道:“端居先生选择弟子,全凭有缘。我也只是去碰碰运气而已。”

容若想到她在二十一世纪的父母亲人,不知是否还有缘份相见,顿时胸口一热:“好,李大哥,我和你一起去衡山拜访这位世外高人。”

李愬压住心头的喜悦,笑道:“好,我们这就启程。”

两人相视而笑,纵马扬鞭而行。

多年以后,每当李愬回想起当年的这一幕,总是忍不住问自己:

如果那时就能知道这一去会遇到什么,就知道日后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他是否,还会邀请她与自己一路同行呢?

【新锐大赛第三季已开始投票,本文入围,请关注本文的诸位为我投票!

http://www.hongxiu.com/sai/index_xrtp.html

无以为报,只能承诺会好好写,投票结束后告诉大家我最近正在酝酿写的一个新文。

请大家支持我,我也会给大家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