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月落长安
1363300000076

第76章

容若看向李愬:“你真的也要走吗?不随着寻阁劝一起发兵吐蕃?”

距离寿筵之夜已经三天了。

那一夜,寻阁劝表现出来的处变不惊,面对叛军的冷静坚忍,铲除政治对手的心狠手辣,安排布置一切的心机深沉,让南诏朝廷上本来就奉他为主的臣子们对他更是尊敬,让本来摇摆的臣子们悚然心惊而垂首听命,让本来支持逻立隆的臣子们噤若寒蝉。

那一夜的第二天,南诏国主异牟寻就下了旨意,称自己病势沉重,南诏交与太子寻阁劝监国,朝廷上下一切事务由太子临机专断。

事到此时,寻阁劝虽然没有国主之称,但已是南诏真正的掌权者了。

南诏当此风雨飘摇之局,所以寻阁劝并没有太大的动作,没有急于铲除异己,与以前支持逻立隆的群臣们算帐。至于以后会不会秋后算帐,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这三日以来,寻阁劝一直忙着处理那一日的善后,安抚群臣,整饬城中守军和宫中侍卫,对卷入逼宫一幕的众人也有不同的处置。

郑回被尊为国师,赐名蛮利。升段俭魏为清平官,与郑回官位相同,段重阳继承段俭魏以前的官职,为大军将。

逻立隆父子已被关押起来,一队侍卫奉命监守,不准他父子哪怕踏出小院一步,王府财物奴婢等没入国库充公。王妃、郡主等家眷本来依寻阁劝的意思是要罚为官妓的,但是异牟寻遣了人给寻阁劝送去一封亲笔书信,却没有召见寻阁劝。据说寻阁劝看了信之后沉默许久,最终还是让王妃、郡主等女眷继续留在王府居住,丫鬟仆妇也留下了几个,另外安排人每月拨一笔钱供养。

李愬一直和郑秦一起探讨南诏行军粮草等事宜,也已经安排妥帖,因此向郑回提出要离开南诏。

郑回向寻阁劝禀告后,寻阁劝请李愬和容若今日来太子府商议事情。

听了容若的问话,李愬微微一笑:“寻阁劝太子精于兵法,思虑周密,行军布阵,无人能及。又有郑大人父子在旁辅助,事事考虑周全,此地已经不需要我们了。”

正说话间,前面引路的小内侍回过身来,躬身请二人:“这就是太子读书的书房。二位公子请进。”

寻阁劝虽然已经身为监国,但是一点也没有架子,还是像从前在郑府议事一样,满面笑容迎上前来:“李公子,武公子,这些天以来南诏国内大小事务纷扰,寻阁劝慢待二位了,还请二位多多担待。”

李愬淡然一笑:“太子太过客气了。太子能够从善如流,助南诏与大唐修好,共抗吐蕃,李愬已然感激不尽。更何况郑大人父子待李愬和武贤弟如同子侄。”

寻阁劝点点头,略微思忖一下,又叹道:“听郑大人说,李公子和武公子打算离开南诏?我已经下了征兵令,征集南诏各族军士,不日就将发兵吐蕃。本来还想邀请李公子作为参军,为我出谋划策。李公子行军布阵鬼神之机,寻阁劝佩服之致。”

李愬微微摇了下头:“太子谦虚了。李愬这点微末伎俩,哪里比得上太子雄才大略?更何况还有郑大人辅佐。而且先父有命,李愬另外还有要事要办,不便在南诏久留。”

寻阁劝点了点头,又看向容若:“武公子也不多留些时日吗?我也命人准备与大唐修好的文书,这几日就派正式使节去剑南见武节度使。武公子如果想回剑南,也可与使节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