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月落长安
1363300000039

第39章

“......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

这一首《蜀道难》是天宝初年,大诗人李白为送友人入蜀而作,极尽描写了蜀道山川的崎岖险峻。

此时在崇山峻岭的蜀道之间,却有一匹马穿山而行,马上一个白衣少年正在低低吟咏这首诗。

这少年心中暗想:李太白所言果然不虚,蜀中多歧路,从成都出来已经五天了,因为不能纵马疾行,走的路却不多。

这少年自然是女扮男装的武容若,带了父亲武元衡亲笔所书、并盖了剑南西川节度使印绶的书信,去南诏国劝说国王异牟寻共同对抗吐蕃。

从清晨一直走到近中午,就算人不累,也担心马走得有些乏了。武容若看了看自己的马,轻轻抚摸着它的鬃毛。

这马跟随容若已经三年了。那还是武元衡初到成都的时候,命人从回鹘、吐蕃等地多多采购良驹,用以装备骑兵.同时还从自己多年积蓄的俸禄里面拿出一大笔钱,为亲随和家人采办质素特别高的马。现在武容若的这匹马就是当时从那批骏马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这匹马通身雪白,唯有额头上一弯黑色的月牙印记,容若也因此给它取名为“雪月”。

容若拍拍雪月的头,笑着说:“走了这么大半日,你也有些累了吧?咱们走到山下那个小镇,我就带你找东西吃。”

雪月似乎真的听懂了容若的话,轻轻一声嘶鸣,脚下的步子也快了几分。

山下的这个小镇,因为地处蜀西和南诏之间的要道,来往的人也格外多些。

这个小镇还在蜀西境内,但是镇上不少人明显不是汉人装扮,有的一身黑衣,衣裳下摆长可曳地。有的一身白衣,衣长却不过膝。容若知道,这是南诏最大的两个部族乌蛮和白蛮的典型装扮,这些人显然来自南诏。

虽然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在镇上挑担、摆摊、做买卖的人也不少,但是稍具规模的商家店铺却不多。

想想也在情理之间:多年来,南诏时而附唐反吐蕃,时而附吐蕃反唐,与大唐的关系时好时坏,战事不断。一旦有战争发生,这边陲小镇自然首当其冲,因此殷实的商家都不敢在这里做生意,小本经营的人家即使稍有节蓄,也不肯拿太多的钱出来扩大规模。

武容若沿着街道走了一阵,才看到一家饭馆,门脸并不大,但是在这镇上应该也算首屈一指了。

容若跳下马,将雪月拴在门前的木桩上,走进饭馆。一眼望去,这饭馆里也就十来张桌子,几乎坐满了人。

容若叫住一个店小二:“店家,还有空位子吗?”

那店小二回过头来,看见容若,只觉眼前一亮。眼前的这个少年,白衣轻衫,灵秀逼人,令人一见就心生好感。

可是往店堂里看了一圈,这店小二却只得为难地说:“这位客官,真不好意思啊,本店现在客满了。”

容若递过去一小块银子,含着笑:“我从外地来,走了多半天,人和马都饿了。麻烦这位店家安排一下。”

这样的笑容让人无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