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月落长安
1363300000151

第151章

容若伸出手去,将一块银子放在少年手中:“去请个大夫给你娘看病,抓些药。剩下的当作路费。”

容若转身离开。

少年几乎疑心自己在做梦。他低头看看手里的银子,又看了看那白衣背影,猛然醒悟过来,大声喊:“我还没问你的名字呢。”

白衣少女笑着回过头来:“我叫武容若。”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天中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

初唐诗人卢照邻的这首《长安古意》,传神地描绘出了长安城的美伦美奂。

这个梦幻般的都市,承载了太多的荣誉和头衔:它和埃及的开罗、希腊的雅典、意大利的罗马合称世界四大古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百万的城市,其中外国使节商人等外籍人口超过二十万,建筑风格及民生民俗均有着海纳百川、兼容中西的气魄,俨然一个国际性大都会;它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即使不计后来的营造,城区面积已达83.1平方公里,于中国历代都城之中独占魁首,更是同时期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7倍,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的6倍;它规模空前,交通便利,是万里丝绸之路的起点,与世界上30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联系(1)。

(注1:参见武伯纶的《长安历史述略》)

长安城,位于原汉长安城东南方的龙首高原上,左有崤山,函谷关之险,右有关陇,巴蜀之固,自古为四塞之地,号为金汤之固,时有“得关中者得天下”之语,正是建都的必然之选。

“建邦兴都,必稽玄象”,长安是中国古都模仿天体设计的一个真实写照。长安城以著名的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形成东西对称的格局,这条中轴线一直延伸到终南山子午谷,据考古实测,正与子午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北部正直对相当于北极星所在的太极宫中心太极殿,正是唐代前期帝王接见群臣处理朝政的地方,所谓“紫宸天宫”,可谓名副其实。城区由宫城(皇家宫阙)、皇城(政府官署)、和廓城(居民区与商业区)三部分构成。城内有自然而然形成的六条冈阜高坡,地势徐徐舒展,被规划者用以象征《易经》乾卦中的六爻。初九潜龙勿用,上九亢龙有悔之地,皆弃而不用。皇家宫阙所在的宫城盘踞北极至高处的龙首高原,正合九二“见龙在田,立见大人”的真龙出世之意,又象征着位于北极的紫微星,其居高临下俯览全城的气势,占尽天时与地利。其下为政府官署所在的皇城,九三“君子终日乾乾”,为“君子敬业修德”之意,用以象征朝臣百官效忠帝王兢兢业业。再之下则是居民区的廓城了。因为九五至尊之地不得妄占,故特设玄都观与兴善寺以镇,而达官贵人就抢占紧靠着皇城之下的九四之地了,这一带也是长安城有名的富人区,亲王公主、显贵重臣、文章巨子都在这里广建豪宅,名园无数。星罗棋布的平民区,便自然而然地居于坡底。宫城象征紫微帝星,皇城象征环绕紫微辅弼帝座的北斗群星,外郭则象征向北环拱的周天诸星,天上人间,交相辉映,古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至此发挥到了极致。日本学者妹尾达彦因此将长安城称之为宇宙之都,是天空秩序在地上的投影。(2)

(注2:以上来自《唐史闲话之长安风情》,文:萧让,http://www.tanghistory.com/)

此时,一队车马正在徐徐通过长安城门。

队伍中一个骑马的白衣少女抬起头来,望着这千古名城巍峨的城门,心情无限激荡。她心中默默地道:“长安,我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