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华养生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13632600000011

第11章 养生之道(11)

通过合理的膳食来防治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饮食治疗的原则是合理搭配营养素,食物多样化,使各种营养物质合理供给,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并需维持正常体重。已确诊为冠心病者,严禁暴饮暴食,以免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限制食盐。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食物,以植物油(如豆油、菜籽油、麻油、玉米油等)为食用油。

天麻蒸鸡蛋{平)

【配方】天麻10克,鸡蛋1枚,盐、麻油、酱油、葱各适量。

【功效】柔肝养心。适用于多种心脏病虚证患者。

【制作】

(1)把鸡蛋打入蒸盆内;葱切花;天麻烘干,打成细粉。

(2)把葱花、天麻粉、盐、麻油放入鸡蛋蒸盆内,拌匀,加适量清水。

(3)把蒸盆置武火、大气蒸笼内蒸15分钟即成。

【食法】每天1次,佐餐食用。

【宜忌】无特殊禁忌。

【解析】天麻又名明天麻,水洋芋。性味甘,平。入肝经。能息风止痉,祛风通络。《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购买天麻时,要选择带“鹦哥嘴、肚脐眼、环点线”三特点的正品,请读者务必注意。此方以息风定惊之天麻补肝益肾,配合滋燥、养血安胎之鸡蛋同烹后,适用于心肝失调、心烦胀满、风眩心虚等症及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

妙香舌片(凉)

【配方】酸枣仁20克,丹参20克,猪舌1只,冬菇30克,葱1根,黑木耳5克,酱油、盐、绍酒、芡粉、姜、素油各适量。

【功效】养心益肝、凉血安神。适于心血不足、心悸多梦之冠心病患者食用。

【制作】

(1)把丹参打粉;酸枣仁烘干,研成细粉;猪舌洗净,用沸水焯透,刮去外层皮膜,切薄片;黑木耳、冬菇洗净,发透,去蒂根,撕成瓣状;葱切段,姜切丝。

(2)把猪舌放碗内,加入酸枣仁、丹参粉、绍酒、盐、酱油、芡粉、姜、葱各一半,加适量水调成稠状,待用。

(3)把炒勺放在中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姜、葱另一半爆香,再下入腌渍的猪舌片,翻炒2分钟,下入黑木耳、冬菇,炒熟即成。

【食法】每天1次,每次吃猪舌50克,吃黑木耳。

【宜忌】便溏者不宜多食。

【解析】酸枣仁又名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主产于河北、陕西。性味甘,平。入心、肝、胆经。能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别录》:“主烦心不得眠,……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使用时可先炒裂口,便于其药效充分发挥。丹参性昧苦、微寒。人心、肝经。能活血祛瘀,安神宁心。以上二药配伍,意在增强此方养心益肝、凉血安神之作用。再与甘平益气养阴之猪舌同烹后,适用于心肝失调、心悸失眠、心阴虚损、心烦胀满等症的冠心病患者。

103.肺脏病药膳

肺病称为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肺脏病常见证型有肺气虚、肺阴虚、风寒束肺、风热犯肺、燥热伤肺等。西医包括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结核、尘肺、肺脓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药膳食疗对肺病的预防治疗历史悠久,疗效较好,是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麦冬沙参粥(凉)

【配方】麦冬15克,沙参15克,粳米150克,白糖15克。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适用于舌红咽干久咳患者。

【制作】

(1)将麦冬捶破去梗,洗净;沙参洗净,润透,切段;粳米淘洗干净。

(2)将麦冬、沙参、粳米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加入白糖即成。

【食法】每天1次,单独食用。

【宜忌】感冒发热者不宜多食。

【解析】麦冬又名麦门冬。性味甘、微苦、寒。入肺、胃、心经。能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本经》:“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赢瘦短气。”沙参甘、微苦,微寒。归肺、胃二经。能养阴清肺。二者与健脾开胃,除烦止渴,固肠止泻之粳米同烹后,加入补虚缓痛,润肺生津之调味白糖,适用于肺阴虚之舌红咽干、燥热咳嗽的患者食用。

杏贝煮雪梨(凉)

【配方】杏仁10克,川贝母10克,雪梨1个,冰糖20克。

【功效】润肺,止咳,祛痰。适用于咽干久咳的患者食用。

【制作】

(1)将雪梨洗净,去皮,切成薄片;杏仁用开水烫后去皮尖;川贝母打碎成粗颗粒;冰糖打碎成屑。

(2)将冰糖、川贝母、梨、杏仁同放炖杯内,加清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30分钟即成。

【食法】每天1次,单独食用,每次1杯。

【宜忌】无特殊禁忌。

【解析】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味苦的干燥种子。性味苦、温,有毒。入肺、大肠经。能祛痰止咳,平喘润肠。《药性论》:“除心腹烦闷,润心肺,益润声气,……。”川贝母能润肺散结,止嗽化痰。以上二药配伍,具润肺散结、化痰平喘之作用。再与清心润肺之雪梨同烹后,加入冰糖调味,适于肺热燥咳的患者食用。

104.糖尿病药膳

糖尿病常常出现上、中、下三消之特征,即出现肺热津伤、胃燥阴伤、肾虚精亏之症状,同时也有部分人士出现阳气虚衰、阴阳两虚的表现。

参芪蒸甲鱼(平)

【配方】人参10克,黄芪20克,甲鱼1只(500克),绍酒、葱、姜、盐、味精、酱油、鸡汤各适量。

【功效】滋肾阴,补气血,止消渴。

【制作】

(1)把甲鱼宰杀后,去头、尾和内脏,切成八大块;人参、黄芪切片;葱切花,姜切片。

(2)把甲鱼放入蒸盆内,在甲鱼身上抹绍酒、盐、味精、酱油,放入姜、葱,把以上药物放在甲鱼上,盖上甲鱼壳,加鸡汤。

(3)把甲鱼放置蒸笼内,用武火大气蒸约30分钟即成。

【食法】每天1次,佐餐食用,每次吃甲鱼30~50克。

【宜忌】感冒咳嗽者不宜多食。

【解析】人参性昧甘、微苦,温。入脾、肺经。能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别录》:“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人参成品容易着潮返糖,宜放置在干燥阴凉处,密闭保存,并防虫蛀。黄芪生用能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抗毒生肌。炙用能补中益气。以上二药配伍,补气作用增强,再与滋阴凉血之甲鱼同烹后,适用于口干舌燥、肺热心烦、尿频消渴、虚损瘦弱等症的患者。

双耳炒猪腰(平)

【配方】白木耳10克,黑木耳10克,猪腰2只,莴苣100克,绍酒、盐、味精、淀粉、姜、葱、素油各适量。

【功效】润肺,补肾。适用于肺肾两虚型糖尿病患者作日常保健之用。

【制作】

(1)将白木耳、黑木耳浸泡2小时,洗净,撕成瓣状;莴苣去皮,洗净,切成细丝;猪腰洗净,去白色臊腺,切成腰花用水淀粉拌匀;姜切片,葱切段。

(2)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热时,下入姜、葱爆香,随即下入挂了浆的腰花,炒至变色,加入绍酒、白木耳、黑木耳、莴苣丝、盐、味精,炒熟即成。

【食法】每天1次,佐餐食用。

【宜忌】无特殊禁忌。

【解析】白木耳又名银耳。以干燥,黄白色,朵大体轻,有光泽,胶质厚者为佳。性味甘、淡,平。入肺、胃、肾经。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饮片新参》:“清补肺阴,滋液,治劳咳。”在食用白木耳时,应用温水发透,除去硬蒂,烹饪时加少许猪油,令白木耳滋润作用更佳。黑木耳可凉血止血、补气耐饥。二者与补肾之猪腰同烹后,适用于口干舌燥、肺热心烦、肾虚腰痛、遗精盗汗、消渴等症的患者。

105.胃肠病药膳

胃肠病药膳,顾名思义,是调治胃肠疾病的药膳。属于消化系统疾病药膳范畴。常见胃肠病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肠炎、腹泻、消化不良等病症,这些病症在中医里多辨为脾胃寒热不调、虚实错杂,亦有部分病症可辨为阴阳偏虚、或者肝肾不足等。

人参山楂茶(温)

【配方】人参10克,山楂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莲子10克,山药10克,白糖30克。

【功效】补脾胃,止泄泻。适用于消化不良,长期便溏,皮肤缺乏光泽之胃肠炎患者食用。

【制作】

(1)将以上药物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

(2)将砂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停火,滤去渣,加入白糖搅匀即成。

【食法】代茶饮用。

【宜忌】大便干燥者不宜多食。

【解析】山楂又名酸枣。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的果实。性味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能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日用本草》:“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人参能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山楂性酸,人参性甘,甘能制酸,二者配伍,再与白术、莲子、茯苓、山药四味健脾收涩之药共用,不仅能平和此方性酸之口感,且还能增强此方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作用。适用于脾气不足、消化不良、腹痛吞酸等症的患者。

五味芡实粥(温)

【配方】五味子10克,芡实3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功效】健脾补虚,涩肠止泻。脾虚泄泻患者食用尤佳。

【制作】

(1)将五味子、芡实洗净,大米淘洗干净。

(2)将大米、五味子、芡实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文火煮30分钟,撒入白糖,再烧煮5分钟即成。

【食法】每天1次,每次吃粥适量,正餐食用。

【宜忌】内有湿热、感冒咳嗽者不宜食。

【解析】五味子性味酸,温。入肺、肾经。能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日华子本草》:“下气,消食,止渴,除烦热,……。”芡实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泻。以上二药配伍,意在增强此方固肾健脾、涩肠止泻之作用。再与健脾养胃之大米同烹后,加入白糖调味,适于脾肾虚寒、久泻乏力的患者食用。

106.高血压病药膳

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的病位重要在肝肾,肝与肾的阴阳失调是基本发病因素。通常归属“眩晕”、“头痛”、“中风”等病症范畴,主要表现为肝火上炎、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气阴两虚、痰湿中阻、脾肾阳虚等证,但久病高血压又必然导致肾虚或肝肾亏虚,所以补肝肾是调治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是调整阴阳,滋补肝肾,对症施治。

决明五昧炖乌鸡(凉)

【配方】决明子100克,五味子10克,乌鸡1只(1000克),姜、葱、盐各适量。

【功效】平肝降压。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服食。

【制作】

(1)把决明子、五味子洗净;乌鸡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姜拍松,葱捆成把。

(2)把盐抹在鸡身上,姜、葱、决明子、五味子放入鸡腹内,放入炖锅内,加清水适量。

(3)把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1小时即成。

【食法】每天1次,每次吃鸡肉喝汤。

【宜忌】感冒发热者不宜多食。

【解析】决明子又名草决明,马蹄子。为豆科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以颗粒均匀饱满,黄褐色为佳。性味苦、甘,凉。入肝、肾经。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在使用本品时,应将其置于热锅内炒至微有香气。五昧子能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以上二药配伍,意在增强此方清泻肝火,兼益肾阴之作用。再与养阴退热之乌鸡同烹后,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兼有高血脂、冠心病者及证见肝火上炎、阴虚阳亢、头痛目赤、肠燥便秘者。

蒜耳芹菜(温)

【配方】大蒜30克,杜仲10克,黑木耳20克,芹菜300克,姜、葱、盐、素油各适量。

【功效】补肝肾,降血压。适用于高血压病肾虚型患者食用。

【制作】

(1)杜仲烘干打成细粉;黑木耳发透去蒂根;芹菜洗净切段;姜切片,葱切段,大蒜去皮,切片。

(2)把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热时,下入姜、葱、大蒜爆香,随即下入芹菜、黑木耳、盐、杜仲粉,炒至芹菜断生即成。

【食法】每天2次,佐餐食用。

【宜忌】无特殊禁忌。

【解析】大蒜又名胡蒜、独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性味辛,温。入脾、胃、肺经。能行滞气,暖脾胃,消瘾积,解毒,杀虫。《唐本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目华子本草》:“健脾,治肾气,……。”大蒜,其气熏烈,能化臭腐为神奇,辛温走窜,无处不到,故主归五脏,脾胃之气最喜芳香,故又为健脾和胃之要药。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证明大蒜对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有效。杜仲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此方以健脾补肝之大蒜为君药,佐以益肾强筋之杜仲配伍,意在增强此方补肝肾,降血压之作用。再与止血凉血之黑木耳,平肝清热之芹菜同烹后,适于高血压兼有动脉粥样硬化、脘腹冷痛、水肿胀满、腰痛脚弱者服用。

107.风湿病药膳

风湿病,是指受邪风、湿气的侵袭,渗入肌肤,所致风湿疼痛,关节不利,腰膝酸痛,四肢麻木不仁的病症。风湿病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痛苦。有很多中药药物和药膳,均有祛风除湿作用,比如木瓜、牛羊肉。为了预防和治疗、调理风湿病,我们能够经常食用一些祛风湿,活筋络的药膳。如木瓜烧猪蹄筋,蛇杞炖海参等。经常食用,对风湿疼痛,关节不利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