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医生
13631600000057

第57章 追求事业17个绝招(12)

癔症。癔症发作时可出现双重人格,这是一类特别形式的自我意识障碍,表现同一病人在不同的时间内体验两种不同的内心活动,过着两种不同的生活,病人一会儿以自己的身分、语言、思想、情感和行为出现,而一会儿又以另外一个人的身分、语言、语调、情感和行为出现,先后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人格,倘若病人先后表现出两种以上的人格,则称为多重人格。有附体病症状的病人,突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往往以已故的亲友或邻居的“灵魂”的身分、思想、情感和语气说话,其内容多系病人以前听说或见过的上这已故有关人员的事情。本病的特点为:①病人性格特点为情感反应强烈而不稳定,具有高度的暗示和自我暗示性,具有自我中心和幻想性。②首次发作多由精神因素而致的强烈情感体验。③症状具有多样性,不论是情感爆发还是其他形式的精神发作,均带有强烈鲜明的情感色彩。④精神症状可因暗示产生,亦可因暗示而消失。⑤检查无阳性体征。

人格解体神经症。本症是一种轻型的精神障碍,是病人主观体验的某种改变,可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①现实解体:病人感到周围世界已经改变,体验到外界是不真实的,好像是两个主体的舞台,甚至像图片一样,也可以变得像一个平面,而颜色已正在改变,外界的事物可以变得很大或很小,很远或很近,变得模糊不清。外界事物好像没有立体感或没有生机。总之。体验到外界事物似乎是陌生的、不熟悉的,或者像朦上了一层云雾或纱帐。②人格解体:病人对躯体的体验,总觉得自己是不真实的,似乎自己已不存在,或者觉得自己的躯体或部分已经变得很大或很小,或觉得自己的躯体已被分开,是悬空的或空虚的,失去了正常的真实感或实质感,自觉身体已经麻木或体会不到有何感觉。③情感解体:病人表现缺乏情感体验的能力,体会不到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亦不知什么是忧愁和烦恼,体会不到喜悦和欢乐。自感到对自己的父母、子女或爱人往日的热爱和眷顾,因此,病人感到非常伤心和痛苦。本病的特点为:①以人格解体为主要临床期;②病程呈持续性,至少为一年以上;③自知力存在,病人常感到痛苦和不安,有治疗要求,常求助于医生。

偏执性精神病。主要症状是具有系统牢固的偏执性妄想,如被害妄想、影响妄想、夸大妄想、嫉妒妄想等,病人对其妄想坚信不移,缺乏自知力,即使通过药物治疗也难支援这种病理性信念,因此愈后较差。特点:①以系统牢固的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②无或罕有幻觉;③发病年龄较晚,多为30岁以上的中年人;④病前有特殊的性格缺陷,如主观、固执、敏感多疑、自尊心强、自我评价过高、富于幻想性等;⑤病程冗长,久治难愈。

意志行为障碍

一、意志行为障碍的定义及特征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为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虽是心理活动的各个过程,但知、情、意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意志是认知过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它常受情感的影响。

意志具有指向性,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在原因,是推动意志行为的力量;意志具有目的性,有明确的目的,意志行为的毅力才愈坚定;意志具有自觉性,为实现既定目标,必须果断地付诸行动。具备了这三个特征的意念活动才具有现实意义。

由于大脑皮质活动受到抑制或大脑皮质出现器质性损害,使之在确定目标或在意志行为过程中出现增强、减弱、犹豫不决等状态,均称为意志障碍。

二、意志行为障碍的分类

意志行为障碍可分为:

从量的方面分意志增强、意志减弱。

从质的方面分意志缺乏、犹豫不决、意志倒错。

包含矛盾症状、易暗示性、意志减弱、意志增强等类型。

1.矛盾症状

又称精神矛盾症,指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相互对立的意志活动,患者却根本意识不到其矛盾性。矛盾观念、矛盾情绪、矛盾意向等均属于此类,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其特点是:

一是对非常简单的事犹豫不决,如出门是步行还是乘车,朝左走还是往右转弯,见到人是打招呼还是不理睬。因对象及目的不明,故进退两难。

二是明确的矛盾观念、矛盾意向,患者却不能意识到这些矛盾性,也不去主动地予以纠正,部分患者整天处于矛盾之中,难以自拔。

三是矛盾观念、矛盾情感、矛盾意志在正常人中也可出现,所不同的是上述矛盾症状往往在一患者身上同时并存,且维持时间较长,难以纠正。

2.易暗示性

易暗示性,是指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加分析思考却常为别人的暗示所支配。常见于癔症患者。

其特点是:

一是暗示性是人性的基本特征之一,每个人都有暗示性。人与人的差异只是在某些事情上容易接受暗示。易暗示性的患者则表现为不加分析思考全盘接受暗示。

二是易受暗示的患者,通常是被自己崇拜或信赖的人的暗示所支配。

三是不同的人格有不同的易受暗示性,有人认为易受暗示性是一种病理现象或是人格障碍的特性。

3.意志减弱

意志减弱,是指意志活动缺乏进取心和主动性,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力量。常见于情感性疾病的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单纯型。

其特点有:情感和意志是心理活动的两个方面,意志常受到情感的影响,情绪低落时对周围事物兴趣索然,对外界事物不产生动机,也缺乏应有的内在动力,意志活动往往减弱;认知和意志是心理活动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意志是认知过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由于病理性认知的影响,如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等,感到世界上一切都是不真实的,意志活动可以出现减弱现象。

4.意志增强

意志增强,是指在病态的自信基础上伴有固执的行为。多见于偏执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及躁狂症。

其特点是:在病态情感或妄想支配下,患者可以坚持其某种行为是正确的,意志表现为极大的顽固性;在情感高涨的基础上,患者常会出现意志活动的增多,这也是意志增强的量化表现形式;患者可集中一切力量,采取所有措施试图达到正常人认为是无意义和无价值的目的,此属意志病态性增强。

情绪障碍

一、情绪障碍的定义及特征

情绪障碍可以分为情绪持续障碍、情绪发生障碍、情绪协调障碍等。

1.情绪持续障碍

是指患者在情绪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方面存在障碍。情绪持续障碍有以下一些形式:

(1)情绪高涨:患者情绪活动增强,愉快、幸福等情绪经常占优势,表情喜悦开朗,语言行动增多,喜欢与人交谈,对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别人讨厌也不在乎。

(2)情绪低落:患者心境忧郁低沉,悲观失望,不愿与人交往,语言行动减少。不管是好事或患者平常喜欢的事,只能使患者悲哀。

(3)情绪淡漠:患者对周围环境的变化缺乏情绪反应,对人对事冷淡,蛮不关心。面部表情经常处于无情绪状态。对意外事情不惊,受到捉弄不怒。

(4)焦虑:患者表现紧张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常常有着大祸临头的不幸心境。患者常常伴有心悸出汗、手足发冷等植物神经反应。

2.情绪发生障碍

患者的情绪发生过程失调,波动非常大,通常持续时间比较短。情绪发生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情绪不稳:情绪易波动,喜怒无常,患者自己难以控制。

(2)情绪易激惹:对很小的刺激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通常表现为激动、愤怒,因此出现毁物伤人的行为。

(3)情绪脆弱:患者极易伤感,对很小的事情也易感动或哭泣。虽然患者有时自己感到对那样的小事情不必大动感情,但自己却控制不住自己。

3.情绪协调障碍

主要表现在环境刺激与情绪体验不相符合,或内心体验与外部表情相矛盾。

(1)情绪倒错:情绪活动与通常人不一样,对喜事产生悲哀情绪,对不幸的事则高兴。

(2)表情倒错,表现为表情与情绪的内心体验相矛盾,如内心很高兴,但表情上却痛哭流涕。

(3)矛盾情绪,对同一事情同时产生相反的或两种不同的情绪,如患者对同一个人又爱又憎,对同一件事又喜欢又讨厌。

二、情绪障碍的分类

1.焦虑感

焦虑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心理通病。美国心理学家弗雷汉(lahnd)曾说:“忙碌的年代,让现代人的灵魂空洞游移、烦恼不堪、焦躁不安,生机的表相下充满无助。”

可以把焦虑解释为担心。焦虑的人会把想像化为事实,变为恐惧。焦虑症者的焦虑不是来自环境的真正危险,而是虚无空想。

焦虑的人首要的特征是,常常觉得生活周遭危机四伏;其次认定自己不被喜欢;再者是自认无法解决生活上的难题;或者是妄想有人害他;最后出现流汗、心悸、不安、胃绞痛、慌乱等生理警告信号。

2.罪恶感

首先应该把它与羞耻二字分开。羞耻是做了一件令自己觉得不好意思的事被逮住,比如说是偷窥、性骚扰、暴露狂等等,而罪恶感则是一种“罪由心生”的感觉。比方说,认定父母的离婚,是自己童年做了太多的坏事所致。

严格说来,罪恶感应该是一种自我冲突,内化的行为准则与外在的评量标准差异大大所致。不在事本身,而在自己。

罪恶感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很没用,常常作错事;喜欢迁怒他人;罪恶感的人习惯满怀怒火,音乐会取消、出门下雨、汽车抛锚,都会引起他的怒气;罪恶感的人常常心神不宁。

怀有罪恶感的人往往有潜藏极深的心病,他们大多是不良经历的受害者。因此他们大多对人对事抱着怀疑态度。倘若料定别人不信任自己,常常会由失望而引起愤怒并导致以侵犯相报复。敌意和愤怒是致命的心态,它们不仅是强化诱发心脏病的致病因素,而且增加其他病患发症的可能性——发怒是典型的慢性自杀。

潜伏“罪恶感”的人总是为自己杜撰和假想了许多“罪行”,因此他们害怕被报复,常常神经恍惚,惊吓不已。并以动不动就愤怒来发泄自己的害怕。

罪恶感“沉潜”心理,会使人的心理失衡。

3.疲倦感

“疲倦感”大致可以解释成心理上“精疲力尽”,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神情恍惚的感觉。

按照生理学的看法,一个人在经过一夜的休息之后,生理的机能,会迅速恢复原状,仿佛充电一样,但是有疲劳感的人则不会如此,他们经过一夜的睡眠后,仍然疲倦难当,无精打采,情绪上出现枯竭、耗尽、憔悴、虚空的感觉。他们常见的症状就是:意志消沉、颓丧不振、厌倦、无聊、烦透了等等。

疲倦感可以说是忧郁的初期症状,心理学家称之为“小小忧郁”,倘若不好好处理,就会扩大成为忧郁症。

疲倦感多少与过劳症有关,它们来自长期的不自量力,比方一人兼数职,长时间地搜刮自己,最后崩溃。

疲倦感的人的口头禅是“我累死了”。

据调查,目前人类的疲倦指数已是50年前的七八倍。

心理学家卡尔·亚伯拉罕(Karl Abraham)说:“不同文化、传统、个性的人,对情绪的表达显著不同,有的文化要求解放情绪,有的文化则要求压抑情绪。属于情绪压抑的文化传统,比较容易因为过多的压抑而形成疲倦感。”中国人所隶属的以压抑情绪为特征的东方文化,致使国人的疲倦感更加明显。疲倦感的形成,提醒“精神能”正处于人不敷出,该是贮储能量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