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天衣无缝的说话办事
13631100000017

第17章 巧舌如簧,成为语言高手(1)

有时,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必须立即回答一些难以回答的或是具有挑衅性的问题,智慧的人常以巧妙的、非逻辑的方式“妙语连珠”、“语妙天下”、“妙趣横生”、“妙语巧辩”……从而摆脱困境。这其中的“妙”来自于联想,来自于突破思维的局限,但这种“联想”和“突破”也必须注意“合理”,更要“合适”。

用机智应对棘手问题

如果说世界是个变化着的万花筒,反映客观世界,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语言也是个变化的万花筒,那么,如何运用各种语言就更是一个变化的万花筒了。

国外一家旅馆老板招聘三名男性应试者时问:“假如你无意间推开房门,看见女房客正在淋浴,而她也看见你了,这时,你该怎么办?”

甲答:“说声‘对不起’,然后关门退出。”这个对答无称呼,虽简洁,但不符合侍者的职业要求,而且也没使双方摆脱窘境。

乙答:“说声‘对不起,小姐’,然后关门退出。”这个称呼虽然准确,但不合适,反而加深了旅客的窘迫感。

丙答:“说声‘对不起,先生’,然后关门退出。”

结果,丙被录用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这种故意误会的说法,维护了旅客的体面,非常得体、机智,表现出一个侍者应该具有的职业素质和应变能力。

一位光彩照人的女演员上台演唱,曲毕谢幕,可没走两步就被麦克风的电线绊倒了,娇美的身体与当时的狼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观众顿时起哄。

这位女演员急中生智,站起身来,拿起话筒说:“我真正为大家的热情所倾倒了。”顿时掌声四起。

女演员的急中生智,以“美”补“丑”换回了自己的面子,不仅缓和了尴尬气氛,而且赢得了更多的掌声。

还有一个与此相类似的例子:

一个人在市场上买了六只来自中国的麻雀,决定用它们去讨好国王。

按照这个国家的习惯,七是大吉大利的数字。要是送去六只,国王也许会不高兴,要是国王真的发怒,那就更加麻烦了。但是,中国麻雀只有六只,怎么办呢?他想了半天,决定混进一只本国麻雀,凑足七只献给国王。

国王一见,果然高兴,他仔细地把它们逐一玩赏了一遍,突然发现有一只本国麻雀混在里面,立即大怒,责问道:“这算怎么回事?是不是你自恃博学多才,欺我寡陋无知?”

那人吓了一跳,但他马上回答:“陛下果然是火眼金睛,洞察分明,这只本国麻雀是另外六只中国麻雀随行的翻译。”

这个人利用类比思维做出了巧妙的别解——人出国需要有翻译,那么麻雀也不例外,那只本国麻雀就是一位翻译。正中有歪,歪中有正,几分正确,几分荒谬,国王见他奉承得体,便嘉奖了他。

人各有立场,如果都冲动地、直截了当地阐明自己的立场,恐怕世界纷争不断。所以既要维持表面的和谐关系,在捍卫自己的理念上又不能有丝毫让步时,机智就是最好的方法,它能使你另辟蹊径、沉着应变,展现你博学多才的风采。

用知识武装你的舌头

知识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善于说话办事的人,一定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如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话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你看得多、学得多,话自然就会说得好。

作为总理,周恩来时常处在记者的包围之中,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疑问,他总能泰然处之,巧妙地予以回答。或温文尔雅,绵里藏针;或欲擒故纵,巧设埋伏;或避实就虚,举重若轻。既维护了国家的形象,又向世界展示了他那文雅坦荡的领袖风范。

一次,一位美国记者见周恩来案头放了一支美国“派克”牌钢笔,便问道:“总理阁下,您作为中国总理,为什么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

周恩来淡淡一笑,回答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在抗美战争中缴获的战利品,他要赠给我作个纪念,这么有意义,我当然得收下。”

这位美国记者又带有挑衅意味地向周恩来提出了一个这样的观点:“一个国家向外扩张,是由于该国的人口过多。”

周总理极不赞成这个观点,他直接反驳道:“我们不同意你这种看法。英国人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只有4500万,这并不算太多,但是英国在一个时期内曾经是‘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美国的面积和中国比较,中国也只是略大了一点点,但是中国的人口超过美国人口的5倍还要多,可是美国的海外驻军却达150万。中国的人口虽多,却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领土上,至于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更是没有。由此就可以看得出来,一个国家是否向外扩张,与它的人口多少是没有关系的,却与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息息相关。”

在这里,周总理以英美人口不多却向外扩张,与中国没有向外扩张相对照,真可谓是数据准确、论据翔实、顺理成章,最终让这个美国记者无言以对。

另一个美国记者问周总理:“你们走的路为什么叫马路?”

周总理诙谐地说:“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就是马路。”

这个记者又问:“我们美国人都爱仰着头走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低着头走路?”

周恩来略加思索后回答:“走下坡路的人总是仰着头,走上坡路的人自然是低着头了。”

这个记者听后,羞得无地自容。

他接着又问道:“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个问题不仅牵涉着国家机密,语气中还明显含有讥笑我们国穷民弱的意思。周总理既不好厉声拒答伤了和气,又不能和盘托出泄露机密。

他稍顿了一下,正色回答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

对此回答,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有人都不禁愕然。

周恩来不慌不忙地细作解释:“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一共是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机构是由全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而且还有全国人民做后盾,信誉卓著、实力雄厚,它所发行的货币,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享有信誉最高的一种货币。”

周恩来一出此话,热烈的掌声立刻响了起来,真可谓语惊四座。

从具体的“多少”到抽象的“多少”,周总理的联想,不仅使局面变得缓和、主动,而且维护了中国外交、金融方面的良好形象;既能回避窘迫的话题,又能引发自己的主旨和意图,实有一举两得之效——不仅回避了列举具体数字显现我国贫穷落后的尴尬,而且进一步说明了中国人民银行有全国人民做后盾,信誉卓著,不容置疑,坚定地维护了我国银行的地位。

凡是跟周恩来交往过的人,几乎无不为他的才智、魅力、人格和他杰出的外交口才所深深折服。

不宜直言绕个弯

唐朝有一个叫汪伦的人,住在安徽泾县桃花潭边的万村小镇。他十分仰慕大诗人李白,又无缘相识,所以一直想寻找机会亲眼目睹“诗仙”的不凡风采,并与之结交。

有一天,李白邀游名山大川时,来到了皖南。汪伦暗自揣想有什么妙法可以结识到李白。突然他想到李白一爱喝酒,二爱桃花,于是灵机一动,便给李白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信后,欣然赶往桃花潭来见汪伦。两人寒暄一番,李白就说:“我是特地来欣赏十里桃花,并想到万家酒店畅饮一番。”汪伦这时才告诉李白:“十里桃花,说的是十里之外的桃花潭;万家酒店,是指桃花潭西边一个姓万的人家所开的酒店。”李白听了之后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在此,汪伦成功地运用一语双关,把李白诱引到万村,得以结识这位“诗仙”。李白虽知上当,但对汪伦表现出来的机智和友情却十分感激,因此作诗《赠汪伦》相赠:“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成为了千古佳句,汪伦和李白的友情也成为诗坛佳话。

说话太直未必有实际的报酬。如果不宜直言的话,你最好绕个弯,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朱元璋称帝后,要册封百官,可当他看完花名册时,心里又犯起了愁。因为功臣有数,但亲朋无数。封吧,无功受禄,群臣不服;不封吧,面子上过不去。

军师刘伯温看出朱元璋的难处,又不便直言,一来怕得罪皇亲国戚惹来麻烦;二来又怕朱元璋受不了,落下罪名。但想到国家大事不能视而不见,最后,他想出一个办法,画了一幅人头像,人头上长着束束乱发,每一束发上都顶着一顶乌纱帽,他把此画献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接过画细品其味,忽然哈哈大笑:“军师画中有话,乃苦口良药。真可谓‘人不可无师,无师则愚;国不可无贤,无贤则衰!’”

原来,刘伯温画的意思是“冠(官)多发(法)乱”。刘伯温此举不但未伤害到朱元璋的面子,还道出了谏言:官多法必乱,法乱国必倾,国倾君必亡。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说话拐弯儿”,这样才不至于冲撞别人,更能讨得别人的喜欢,利于自己把事情办好。以谬制谬,方为妙招

若对方故设“陷阱”以谬论相刁难,其用意无非是企图造成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答则显示无知,不答则表明无能,在这种情况下比较适宜用此法。

隋朝时,有一善辩者,有人问他:“腊月时,家人被蛇所伤怎样医治?”

他应声答道:“取五月五日南墙下的雪涂之,即愈。”

那人反唇相讥:“五月哪里得雪?”

这位善辩者笑道:“腊月何处有蛇?”

清朝乾隆年间,福建有个“神童”名叫郑大济。

一次,郑大济的祖父郑贡生得罪了县官。县官一怒之下,就把全乡的皇粮都派给郑贡生交纳,并且限令他在三日之内交清,否则就以“抗交皇粮”治罪。

这下可把郑大济的祖父给急坏了,郑大济见祖父整日长吁短叹,就向祖父问明情由。郑大济听了以后哈哈大笑:“这事好办,明天让我去见县官,我自有办法应付。”

第二天,郑大济戴上爷爷的帽子,穿上爷爷的长衫,大摇大摆地走进县衙。县官见了这个长衫拖地的孩子,认出是郑贡生的孙子——号称“神童”的郑大济。县官厉声说道:“没毛小子,为何自己的衣服不穿,要穿你爷爷的长衫?”

郑大济理直气壮地说:“请问县太爷,我是我爷爷的孙子,爷爷的长衫尚且不准我穿,那全乡的人还不是我爷爷的孙子,有什么理由让我爷爷来负担他们的皇粮?”

县官听了,竟一时无话可说,只好免了他爷爷“交全乡皇粮”的任务。

这种方法就是将对方诱人自己设好的圈套,一语点破其中的荒谬之处,从而使对方的“论点”不攻自破。

古希腊的文学家欧伦斯庇格有一次去某饭店用餐,店主的牛肉没烤好,可是他很饿了,店主这时建议说:“谁要是等不及正餐,可以先随便吃点现成的东西。”于是,他就吃了不少干面包。

吃饱之后,他坐到烤肉炉边,等到肉烤熟后,店主请他上桌就餐,他随意回答说:“烤肉的时候,我闻味儿都闻饱了。”说完之后就躺在炉边打起盹来。最后,店主来收烤肉钱,欧伦斯庇格因没吃烤肉,而拒绝付钱。店主则说:“掏钱吧!你不是说你闻肉味儿都闻饱了吗?所以你应与吃肉的人付一样多的钱。”

于是,他摇晃着口袋里的钱对店主说:“听到钱的声音了吗?”

店主说:“听到了。”

欧伦斯庇格说:“我的银币的声音正好够付我闻了你的烤肉味儿的钱了。”

店主无可奈何。

店主人将“吃肉”的概念偷换成“闻肉”,这种混淆是非的诡计被聪明的文学家看穿了,他即以“钱声”付“肉味”的钱,自然顺理成章。

一个吝啬的老板叫伙计去买酒,伙计向他要钱,他说:“用钱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如果不花钱能买到酒才是有能耐的人。”

一会儿,伙计提着空瓶回来了。老板十分恼火地责骂道:“你让我喝什么?”

伙计不慌不忙地说:“从有酒的瓶里喝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事,如果能从空瓶里喝到酒,那才是真正有能耐的人。”

“不花钱买酒”与“空瓶里喝酒”同类一比,其内在就出现了针锋相对的矛盾,由于前者的话本身是荒谬的,对于荒谬的回答,自然就丧失了指责的权利,刁难别人也就成了自我出丑,陷阱也不攻自破。

民间还流传过这样一则故事:

说是有个吝啬的地主雇了三个小孩当长工。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滴水成冰,孩子们要求地主生火烧炕来取暖。但是,狠心的地主却说:“怕什么冷?俗话说,小孩屁股三把火,还烧什么炕?”硬是让孩子们睡凉炕。

恰巧第二天,地主家来了客人,地主便吩咐小长工去烧开水,可是等了老半天,也不见开水烧出来。地主急忙到厨房一看,只见地上放着一壶凉水,三个小长工屁股对着水壶,正坐着聊天!地主看了勃然大怒,大声喊道:“你们烧的开水呢?”

“正烧着呢!”

地主听完,更是火冒三丈:“你们连火都不点,这样怎么烧开水?”

其中一个小长工不慌不忙地答道:“老爷,您不是说过‘小孩屁股三把火’吗?我们三人共有九把火,怎么会烧不开呢?”地主又气又恼,要发作又说不出话来。

小长工巧妙地引用了地主曾说过的话,机智地把他驳得又气又恼,但又无可奈何。

运用“以谬制谬”的方法时,模拟必须相当,谬说必须等值。比如甲说:“我家的狗会讲话。”乙便说:“我家的猪会唱歌。”甲反问乙:“猪怎么会唱歌呢?”乙便可反问甲:“狗如何会讲话呢?”由于“狗”和“猪”相当,“唱歌”与“讲话”等值,所以甲便哑口无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