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八面玲珑的处世绝学
13627800000042

第42章 心静如水,进退自如(2)

威罗比·马柯米克一手创办了世界著名香料公司——马柯米克公司,创业之初,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他却是个彻头彻尾的独裁经营者,由于管理方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加上决策失误,他走向了艰难的困境。除非将所有员工的薪水减去10%,否则,公司的收支将无法实现平衡。他忧郁过度而病倒了,不久,他眼看着面临危机的公司,感到十分绝望,在一天黄昏流着眼泪撒手人寰了。

临危受命的是老马柯米克的侄子查理斯·马柯米克先生。查理斯先生出任公司董事长,上任伊始,他召集公司全体员工,非常诚恳地说:“从今天开始,所有员工的工资均增加10%,工作时间缩短。我们公司的命运完全担负在诸位的双肩上了,希望大家努力工作,力挽狂澜,拯救自己的公司。”

在场的公司员工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个个呆若木鸡,百思不解。因为困难摆在眼前,就当时的恶劣情况而言,将公司员工的薪水砍掉10%尚不足以渡过难关,谁也不会想到新主管查理斯先生却给大家加薪10%,而且工作时间大大缩短。

当员工们终于明白新主管加薪之举是为了表示他对全体员工的完全依赖时,公司上下立即士气高涨,结果在短短一年时间里,马柯米克公司就扭转了亏损局丽。公司总会遇到挫折,每当此时,尤其是碰到较大的困难时,老板在悲观失望的思维定势中,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减薪裁员,而减薪裁员将使员工那本就脆弱的心理再受打击,谁还会和老板同心同德呢?

查理斯·马柯米克先生的智慧在于,虽然面临危机,却没有武断做出减薪裁员的决定,反而给员工加工资并缩短工作时间,设法激励员工产生高昂的士气,以期收到上下一心、同舟共济的效果。10%的额外薪资成本,换来的是巨大的无形资产——企业士气,这不单单是金钱所能衡量的。裁员?加薪?相比之下,孰优孰劣,不言而明。公司面临危机时,他懂得感情输入,可谓处世的高手。

失意久了会削弱志气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没有多少人一生风平浪静,期望的东西得不到,看重的东西失去了,都会让人感到痛苦失望;官场浮沉,生意场上波折,都会时而凭添人生失意的情怀。

人站立的角度很重要;怎样摆好自己的位置呢?是集中表现在考虑问题的本身,还是考虑问题牵涉到自己近前的利益呢?拿前者来说,自然会将事情做好;就后者而言,事情可能越来越槽。因而如何摆正处世心态,先要确定自己站立的角度。例如你站在权力的角度,失官与得不到更高的位置,你就会感到失意。

失意感不能在心里存留久了,久了会削弱人的志气。人生注定是要奋斗的,奋斗者的人生充满着希望和辉煌。生命在希望中延续,在辉煌中闪光。社会分工各有不同,只要每个人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维持物质的丰厚,垒成社会的繁荣,就应为此而骄傲和自豪。

就生活的价值而言,能够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做过了自己喜欢的事,没有虐待自己的生命,心灵从容富足,则在富在贫,都安心。就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而言,只要它确实存在,就决不会因穿着华服或蓑衣而有所改变,关键在于自持之态。不能嗜欲太过,乃至不顾一切,以不正当的手段去谋求富贵。当年,陶潜荷锄自种,稽叔树下苦练,均为贫介之士,但他们的精神则万古流芳。

现在人们处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充斥世界的是物质,消费欲望的刺激,攀比心理的滋长,开口闭口都是钱,做梦都想发财,如此环境,人更容易感到失意。然而秋水淡泊而深远,倒觉得天开地阔。贫穷的滋味大概都是这样,因为本身一无所有,对于世间万物不起执着与贪恋,心胸自然坦荡。不知富贵中人,宛若池塘百花喧闹,反生烦恼。秋天可见万物凋零的样子,才可见秋水之美丽。如此方明白天地间万物皆是平等的,有得就有失。富贵与贫穷,就像夏塘与秋水,对于天地而言并无偏爱,只是人心不平等罢了。这不是教你看通,而是教你看明白,失意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只会削弱你的生存的意志与奋斗的志气。

无论在什么时代,只要你保持一颗平静淡然的心,就不会让失意纠缠着自己。而生活奢侈之时,也就是骄傲之心萌芽的开始,也是你走向痛苦与失意的开始。

骄傲奢侈的生活必然导致失意,因为,人如果一味安于贪图享受,那么在不知不觉中,堕落就会渐渐潜入他的体内,最终败得一塌糊涂。

保持一颗平常心,懂得节制欲望。那如何把握自己,不让失意吞噬自己呢?一是事先建立自己的防线,用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以防微杜渐;二是不怨天尤人,整天垂头丧气萎靡不振,这样下去,不能创造新气象,前途也就不会有起色。前进的道路并非尽是坦途,只有经过一番磨练才会真正有所收获。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这些话对于我们如何看待生活,以及如何处世,确实可以引为至理箴言。

提防“面似忠厚”的人

有时你真心待人,对方却不能真心待你,这让你感到很生气。所以在处世中要不时告诫自己什么人值得交往,什么人你提防他。

这是一家广告公司。张峰比周明晚来公司半年,和周明同属一个部门,只是分在了不同的小组。张峰平时总是憨憨地笑着,偶尔也和同事们开玩笑。他在部门里算是最年长的——35岁。

现在广告公司的人员都趋向年轻化,公司改组,请走了好几位年过三十的“老朽”。没想到,张峰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现在倒成了周明的领导了。

周明对张峰是有些好感的,觉得他挺朴实的。况且,他是来自农村的人,能够到北京发展,并且到这家比较有实力的公司,他的阅历肯定丰富。除了憨,他的节俭也给同事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很多时候周明感觉工作上一定要跟对人,这次改组成了张峰的下属,周明挺满足的:有张峰的关照应该不会吃亏。

接着公司有了一个很大的项目,大家费了很大心思,每天加班加到十点多。周明所在的部门重任在肩,负责宣传策划。

以往,每接到一个大的项目,小组成员都会拿出自己的方案,最后择优选用。偏偏新官上任的张峰迟迟不开会商讨。这是怎么回事?急性子的周明找到了张峰,他的回答是:“公司刚改组,开始不会好做的,这次的策划由周明来做。”

周明无话可说了。按照公司的规定,只有参与了策划才有钱挣,好点子会有额外奖金。成功的策划是可以名利双收的,张峰此举显然有他的意图。

几次事后,周明发现张峰实际上很有心计的,会取巧。他的策划有很多是从别人那里信手拈来的,改头换面推出去。他还会把大家的好点子融合在一起,变为自己的。

不久,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周明才真正认识了张峰。

那次周明出差三天回来,发现应由周明做的好几个方案都由张峰接手了,周明的创意,张峰的署名,并且有一个方案受到客户的赞许,老总发给张峰为数不少的奖金。

周明愤怒了,找到张峰,周明还没有开口,张峰就歉疚地对周明解释,说客户要得太紧,实在没办法,本来只是想拿周明的策划书应付一下,想不到客户很是满意,只好做了出来。还说他跟老板说过了,奖金分文不要。

话说到这,不好再说什么,工作上的摩擦在所难免,况且他是周明的直接上司,只要客户满意……

想不到过两天,张峰走了!是因为那份赢得奖金的策划书,另一家公司把他挖走了。

他把周明的客户也带走了,还有公司的好些客户……

他走得实在是太突然了,公司为此一下子陷入低谷。

后来周明明白了,因为他遭遇过贫穷、艰辛,所以向往成功,也更要不择手段。一个从小地方来的人,能在大城市扎根,本身说明他很不简单。可一年多来,谁都认为他憨厚实在。

这件事给周明的教训是,有些人是很可怕的,可怕在别人不知道他(她)潜在的内心,他(她)可能在向你微笑时,从背后戳一刀。所以对于面似忠厚的人,在没有了解他的真面目的时候,得防着他一些。毕竟难免遇到这种人,或要与这种人相处,对他冷淡也不对,表面上还要客气。

“心不动”者是处世高人

唐朝时广州法性寺举行的一次讲经会上,两位僧人对着风中一面翻飞的布幡,争论布幡飘动的原因。一个说:如果没有风,幡怎么会动呢?所以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反驳:没有幡动,又怎么知道风在动呢?所以说是幡在动。二人各执一词。六祖慧能听后对他们说:既非风动,也非幡动,是二位的心在动啊!

春秋时,宋国的子罕执掌重权,有人献玉给他,遭其拒绝。献玉者说,这可是罕见的宝贝啊。子罕回答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我若收了你的玉,你我两人岂不都失去了宝?另一则故事是,明代官员曹鼐一次捕获一名女盗,二人独处一室,女盗屡以色相诱之,曹不为所动,书一横幅“曹鼐不可”贴于墙上。在这里,子罕和曹鼐都把自己的名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不妄没于势利,不诱惑于事态,心有长城,能挡狂澜万丈。”面对当今社会上的权力、金钱和美色等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只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地从思想上筑起一道防腐拒蚀的堤坝,做到心不动、眼不迷、嘴不馋、手不伸,任何诱惑都会被我们战胜。

我认识一个人,他到外地打工,孤身一人,耐不住寂寞。曾经有一红颜知己追随左右,后发现他是骗财骗色之徒。可这个男人纵然可以敌过商场上的千军万马,却敌不过深夜的孤枕难眠。每次聊天,他都要慨叹,他害怕了,所以没办法心动了,可他还是想。

心理的麻木却没有办法让生理同样麻木,他说对相濡以沫的妻子那种已经是手脚般的亲情,很难再有最初时的激情。他的情况现在较普遍,一些人在事业上很有成就,感情上也非常的“多姿多彩”。有所不同的是,有些人能战胜自己,有些人却把自己的所有都赌了进去,不珍惜与亲人的感情。

其实心动很简单,每个人,每一天,每一秒,都必须心动,心不动,也就完蛋了。当然,更深层意义上的心动,是一种情感神经末梢的触动,重感情的人往往波动比较大,受伤的机会也比较大,受伤后基本上很难复原,犹如心死了人也就死了,这种症状没有药物可以治疗。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耐得住寂寞,而有的人耐不住呢?其实都与各自的自控力有关。

还有一个好友,他“功成名就”,一些朋友不时为他张罗物色女朋友,可是他始终没有心动过,不是那些人不好,只是他认为猎色、猎财都会有代价的,甚至得不偿失。一些人跌倒在不义之财和石榴裙下,再也没有爬起来。

现实并不允许我们太多的心动。把握自己,不让心动,因为刹那毕竟不能代表永远,把感情像商品的价格一样算计,如此处世,贩卖自己而已。

心不动,就要遵守办事的规则

一个瑞士人到海外旅行,回来时将一颗宝石藏在鞋里企图不通过纳税入境,结果被当地海关查出遭到扣留。与瑞士人同行的犹太人看到这种情况时,奇怪地问道:“为何不依法纳税,堂堂正正地入境?”如果照国际惯例,像宝石之类装饰品的输出费,一般最多不超过8%,如果照章缴纳“输入费”,堂堂正正地进入国境,若想在国内再把宝石出卖时,只要设法提价8%就行了。因此说,犹太入的依法纳税实在是一个明智之举。按规矩办事,心就不会乱动,也就不会给自己制造麻烦。

心不动,就要顺应客观规律办事

顺应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就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违逆了客观规律,天时、地利、人和将全失,所以就会见财起义,结果伸手必被捉。

激起同情心,得到对方认可

朋友相处是一种相互认可、相互仰慕、相互欣赏与相互感知的过程,对方的优点、长处、亮点、美感都会尽收眼底,印在脑海里,哪怕是朋友一点点的可贵之处也会成为推动你向上的能量,成为你终身受益的精神源泉。朋友的智慧、知识、能力、激情是吸引你靠近的磁力,同时你的一切也会得到朋友的认可,让他感知你对他的影响力。

而对于他人,却不像朋友,你想得到其认可也许难一点,但可以采取办法激起对方的同情心,来让他接受你,认可你,来为你办事。并不是说凡得到别人的赞同,或者你求人办事都要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甚至流几滴眼泪,而是说,当你在求人解决问题时,应该调动对方的同情心,使他首先从感情上与你靠近。这就为你解决问题与办事打下了基础。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你遇到了困难,有什么事需要对方点头,只要你将受害的情况和你内心的痛苦如实地说出来,对方是会动心的。

同情心可以促进对方对你的理解,但这并不等于说马上就会得到对方的帮助或认可。如果对方是个当权者,处理问题会考虑多方面的情况,有时会处于犹豫之中,甚至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想过问。这时候,求情办事者就得努力激发对方的责任感,要使他知道,这是在他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他有责任处理此事,而且能够处理好此事。

美国曾有一位老妇人向正在律师事务所办公的林肯律师哭诉她的不幸遭遇。原来,她是位孤寡老人,丈夫在独立战争中为国捐躯,她靠抚恤金维持生活。前不入,抚恤金出纳员勒索她,要她交一笔手续费才可领取抚恤金,而这笔手续费是抚恤金的一半。林肯听后十分气愤,决定免费为老妇人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