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109则年轻人必知的哲理
13627300000062

第62章

几个僧人围坐着聊天,其中一人说:“智贤,你很聪明,说说世上什么最有价值。”“忠告”。智贤不假思索地答道。另一个人想了想又问:“世上什么最没价值?”智贤又答:“忠告。”

大家于是笑他,智贤忙解释说:“忠告被人接纳时,它是吐出的无价之宝,而不被接纳时,它就一钱不值。

这个故事引人深思。对待忠告,该是怎样的慎之又慎了,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忠告因其无法估量的价值,难免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将他的祸心伪装成忠告,当然这种进言已不成其为“忠告”了。如何辨别失去忠告本义的伪忠告?这得依赖各人的胆识了,有胆有识之人面前忠告自然会多。忠告像个流浪汉,“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看北方”,在此不受欢迎,在彼尊为上宾;今日或被放逐,明日急切呼唤……

忠告很难——需要双方的责任心、学识的配合,忠告也不难——忠告是一种“跳一跳,够得着”的枝头果实,只要凭自己的心、凭自己的力都可以争取到。

忠告是忠诚正直之言,它将主观与客观统一,是实事求是的忠诚捍卫者,是“真、善、美”的化身。就像任何时髦、热门的东西一样,一旦畅销大受欢迎,就有假冒伪劣者随之。由于世界的复杂性、人心的莫测性、人性的多样性,使得忠告也不单一纯洁了。

忠告,在正人君子间被当作优良工具;被别有用心的人鱼目混珠以次充好;被不懂处世艺术的人搞得不温柔可爱……现实中,忠告往往如同一位罩着面纱的女子,让人难以一目了然地看清。于是,便因“不识庐山真面目”而产生犹疑、动摇,往往交臂错过。比如,你劝人依法纳税,可能对方还会计较你是何用心。

忠告像夏日的午觉,有的人美美地享用它;有的人错过机会不得不舍弃它;忠告又好似酸葡萄,有的人压根看不上,“忠言逆耳”并非容易理解的。在忠告面前,感谢忠告者有之;过后忏悔者有之;产生反感者有之;漠然置之者也有之。

忠告是高度负责且感情亲近者的直陈之言,出于真诚直率,多为不大顺耳的劝阻,往往想听者听不到——没有赢得对方的信任;不愿听者听了也不愿接受——有虚荣心,看不起或者一意孤行。

所以,忠告另觅他途,它去结交那些务实敬业的“耿直汉子”。这些汉子不怕流言蜚语的锋芒,敢说——献忠告于他人;肯听——纳忠告于己身。他们懂得:忠告不是黄金,胜似黄金。忠言既是“良药”,何忌“苦口”。

忠告弃绝那些新“叶公”,别离见风使舵者。某些人号称谦谦君子,貌似虚怀若谷,倘若真的给他提意见,他便一百个不舒服,产生联想、怀疑。这些人你能在他面前坦陈直言吗?

虽说忠告难求,古代便有“喏喏无处不有,一谔千金难求”之说,在当今社会风气下,更难形成气候,但相信有识之士,还是敢于、肯于和乐于施舍或接纳忠告。

忠言逆耳利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