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占业
一九八七年,雁北地委、行署决定在朔县师范学校进行干部任用制度改革。校长及各级行政干部实行聘任制。在此期间又是中等师范学校进行标准化建设时期。如何落实好各级领导的指示,搞好朔县师范的事业,是这届领导班子面临的艰巨任务。为此,在传承学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找到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力求尽快解决。现就当时的工作实际,简要地回顾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进行干部任用制度改革,搞好干部队伍建设。
一九八七年五月我被雁北行署聘任为朔县师范学校校长,经校长提名地委批准聘任周忠仁、孔宪明两位同志为副校长。雁北地委任命尹建国同志为学校党委书记,柴锦同志为纪检委书记(后兼任工会主席)。学校管理体制为校长负责制。行政处室的科级干部,征求地区教育局的意见,由校长聘任,报地区人事局备案,享受同级别待遇。党群系统的科级干部仍按原办法任命。为了搞好改革,时任雁北行署副专员高葆珍、教育局局长邬圣君等雁北地区的有关领导和同志们亲自到校研究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方案,制定了校长负责制工作规则。
按照学校改革的精神和步骤,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地区教育局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很快就完成了科级干部的聘任工作。同志们到岗后,根据当前的工作实际,在继承学校工作经验和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制定工作制度,提出改革意见。当时,尽管对一些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不力,但对推动学校的工作,促进事业的发展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招生、毕业生分配、职称评定等方面做到了公开公正,稳定了教职工的情绪,改变了外界对学校的看法,取得了各级领导的信任。实践证明,这届领导团结、务实。每个成员都能把精力集中在学校事业的发展上,使学校紧跟全省师范教育的发展步伐,而且为学校的稳步发展、和谐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是建设适应学校发展的新校址,从根本上改变办学条件。
朔县师范原来一直租用天主教房产办学,尽管占地面积大,环境好,但无论是天主教的旧房还是我们新建的一些教室、宿舍多数为危房,生活条件差不符合时代要求。而且因为是租用校址,省地各级政府都无法投资搞建设。根据这种情况,在研究如何搞好学校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把学校迁入朔县城,建设新校,从根本上改变办学条件的思路。一九八七年十月份,高葆珍副专员、邬圣君局长等领导同志,再次到校了解情况,研究工作。在会议上,学校向各位领导提出迁校的思路后,得到了赞同。高专员让学校很快起草迁校报告并亲自向省政府有关领导反映学校实际情况。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由于学校联系项目的同志们不怕苦、不怕累,尽职尽责,使迁校的基建项目于一九八八年底被省计委批准立项。一九八九年朔州市成立后,市政府有关部门对选址、征地、设计全力支持,原市长董福山同志、文教卫生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李尧同志等领导亲自到现场指导,这样使从根本上改变办学条件,实现师范标准化建设的任务落到了实处。
三是搞好教师队伍建设。
当时的现状是,要求调离的教师多,在地区教育局放着二十多位教师的调离申请,而且多数为大专学历;教师人数不足,满足不了学校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增加了六个班的教学需要;教师的学历、职称级别等方面的构成比例和师范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地影响着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对服务县的教育事业发展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要想使学校事业发展,必须搞好教师队伍建设。这是领导班子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学校建设的长期任务。面对学校的实际情况,首先是稳定教师队伍。这方面,主要是通过领导班子一心一意谋求学校事业的发展,大胆提出了建设新校址,从根本上改变办学条件的意愿,并且很快就付诸实施。加上开展的一系列具体工作,比如注意提高教职工的奖金和福利待遇。当时登台教师每月能拿到30多元奖金,而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当教师工资也就60多元。中秋节、春节也尽量给教职工多发些福利。教职工看到了学校事业的发展,稳定了情绪,安定了人心。二是允许教师合理流动。既要考虑学校工作的需要,又要照顾到教师的实际困难,对要求调离的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学校主动和地区教育局领导研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对生活确有困难,需尽快调离的教师,准予调走,对同志们的要求都有明确的答复。同时主动和地区教育局汇报学校的教师状况,在教育局的支持下,优先为学校分配了师范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充实了学校的教师队伍。第三,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师才能,以便安定教师情绪,振奋教师精神,使学校形成新的活力。
以上为我在朔师工作期间对几方面工作的简略回顾,有不妥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指正。
2011年6月
作者简介:秦占业,1938年生,山阴人。1961年山西师范学院(山西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1961年9月至1987年5月,先后任山阴岱岳一中教师、副校长、校长、党支部书记。1987年5月至1992年3月,任朔州师范学校校长。1992年3月至1998年8月,先后任朔州市技工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