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与朔师
13627200000047

第47章 朔师,永远与您同在

刘珍

人生路上,离得越远越久,回忆越深。因为初始时的憧憬和幻想,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这里不仅见证着青春正茂时的激扬与张狂,也留下了太多的欢悦和畅想。

自一九七六年毕业于朔师,历经三十四年,我做过小教、中教,干过教育行政,也支援过“离天最近”的地方,遇过多次的学历提升机会,但只求自身素质与境界的真实提高,不刻意去改变“朔师”这一学历称号。尽管股站、科局、处县地沉浮,而不为技术职称至今仍是小教一级扫兴,因最高文凭是“朔县师范”普通班。尽管现在仍有正科书记职衔,兼职平鲁区诗词学会会长、平鲁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出过一些作品集子,参加过平鲁区一些大型图文志册的编撰,领取过报刊的稿酬,受到过区领导“平鲁一才子”的赞扬,但还是没去改变朔师毕业的学历,其间所经曲折自不必言说,因为朔师是我走出山沟走向社会的母校。好多师长,好多学友,永远是我做人的楷模。那种精神,那种情缘,那种虔诚,铭心不忘,是我精神源点,永值回味与珍惜。

母校即将升级为朔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而中师将成为历史一页。我也行将离退之时,回首往事,那求知学习的理想佳境耿耿于怀挥之难去。想当初母校身处草莽,是莘莘学子汲取养分的水草丰美宝地;现将登堂入雅,想必会乘时崛起,层楼更上,为诸多朔州儿女开辟出更为理想的求知天空。使命永是,朔州人才的摇篮;形象永是,朔师学友心中的清华与北大……

对现在的学弟学妹们提起朔县师范,就像老革命讲根据地时百感交集。米昔马庄本来只产风沙,就因有座洋人遗留教堂,建国初期就地取材,建立了雁北地区朔县师范。我入学的一九七四年,已是建校二十五年,基本硬件稍具规模。每人每月国拨十六元,除生活、学习、医药等消费外,还能拿到两元津贴。从山沟里走出来的我,已经深感前途辉煌,觉得相当不错,提前感受到了“共产主义”。以班分组用餐,男逗女笑吃得津津有味、啧啧有声,不亚于今日的花前月下挽手并肩之情趣。夏天,满树熟透了的桃李杏十分诱人,豪强淘气之人颇多,尤其是插队青年,更能大显身手,趁月黑人静之夜搞来共享。虽因推荐入学而各自学业水平用天壤之别难以形容,但多为知趣。一想到即将从事“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学习的劲头就火燎坡林似的势不可挡。加之那时有师范毕业是“万金油”之说,自己稍有条件,仕途之路就触手可及。于是乎,学得十分卖力。至今,冯巧英老师《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和马祜成老师《岳阳楼记》的讲授仍然是那样的余音绕梁、醒神清目,“痛打落水狗”和“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教导是那样的钻髓入骨坚定不移。

细细想来,李尧、樊溥发、陈炀炯、张同英、雷式恂、冯巧英、马祜成、刘兰、王运才、冯晋川、弋玜等老一代尊师萦怀难忘;党恂礼、左立文、洪大伟、徐前、邵裕仁、李发仁等诸师友历历在目;蔡禄、赵锦绣、段润伍等工友趣事常谈……至今思之恍如隔日,限于篇幅,免于逐一形诸文字。

不管是从前的米昔马庄中师,还是现在的朔州高师,她永远是我生命旅程中的精神源泉。虽然由乡村而市区,面目今非昔比,但我留恋“物非人是”的母校情感确实就像“儿不嫌母丑”一样!不管是隐于村野,还是显于闹市,朔师的辉煌历程,见证着“雁门关外野人家”的六十年巨变。某种意义上说,母校对朔州甚至整个雁北的贡献是神电与露矿所难达及的。更为重要的是,难以记起的学兄学姐们,凭着朔师养就的孜孜不倦精神,登上了赫赫显位,在不同的岗位上成就出累累实绩。一以贯之的勤奋和进取精神,既是我们在奋斗征途上克难攻坚的锐利武器,也是我们对母校念念不忘的情怀根本,更是未来学弟学妹们的恪守之纲、做人之要、成事之本!

凝重的步履,不尽的回忆!母校,我永远与你同在!

2010年5月1日

作者简介:刘珍,男,平鲁区人,中共党员,一九五六年生于平鲁区陶村乡前南沟村,一九七六年毕业于朔师28班。曾任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平鲁区第一、第三区直小学教导主任,西藏阿里地区直属中学常务副校长(副处)。现任平鲁区教师进修校书记(正科),兼职平鲁区诗词学会会长、平鲁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