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与朔师
13627200000030

第30章 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和经历

张澈

山西朔县师范(朔州师范前身)与人民共和国同龄。在漫长的流年岁月中,她几经周折和变迁,终能保持自己的优良传统,为国家和民族培育出大量合格的师资人才,这确实是难能可贵,令人十分赞许的。

我本人及家眷于1962年8月从浑源师范调入朔县师范任教,当时我的男孩儿才两个多月,尚在襁褓中。一直到1973年11月,我妻调到大同医专(大同大学医学院前身)任教,我也于1975年9月调至雁北行署教育局工作,我们前后在朔县师范工作有十余年时间。

回忆起这十余年时光,有美好的记忆,也有苦涩的回味。1962年夏来到这所在晋北地区享有盛誉的学校,内心是高兴的。这里有着清新的空气,葱郁的树木,环境幽静,教风学风严谨,可谓教书育人的好地方。记得刚去一年多,还没有供电,每晚在煤油灯下备课、改作文。吃的是玉米面窝窝,住的是走风漏气的洋人遗留下的教堂旧房舍。虽说生活条件艰苦,但大家工作都很认真,碌碌终日,而无怨言。

那时,教学工作紧张而有序,文体活动也很丰富。当时,教工篮球队是赫赫有名,称雄朔县城的。队员身高都在1.8米以上,有数学老师郝家骝、物理老师李荣、政治老师贾贵,还有体育老师张明鑫、教育学老师王运才、语文老师高济民、地理老师席介等。当听说有比赛时,我们其他教职工也会结伴而行进城,去为他们呐喊助威,鼓励他们“为学校荣誉而战”。

那是1963年的事吧,学校团委会组织老师们排演歌剧《刘胡兰》,我在剧中扮演了反派角色地主石三海,我妻扮演的是刘胡兰的母亲。既是歌剧,当然得有乐队,中西乐器一起上,丝弦支吾,锣鼓叮当,也能吸引师生聚精会神地观看。1964年,北京各文艺团体联合排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过后半年,学校教工也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组织数十人排练起节选版的《东方红》。我在乐队中是小提琴手,我妻担当《松花江上》的独唱。每天教学任务繁重,只用课余时间和星期日进行排练,从朗诵到歌舞,大家专注而认真。结果不仅在学校演出受到欢迎,还受邀到朔县影剧院演出……总之,那时学校虽地处偏僻,各方面条件较差,但来自五湖四海的教职工还是安心而踏实的。

1966年8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气氛大变。自此以后数年,乌云密布,人性扭曲,世事迷茫,不堪回首!

在那之后的四五年间学校停止招生,在进行着“整人”或“被人整”运动的同时,全校五十余名教职工耕种着300余亩田地。从春播到夏锄,从秋收到冬藏,什么农活都干过。虽有苦累,但也培养出吃苦耐劳的品格。

1971年春,上级委派来新的主要领导人,组建起新的领导班子,才逐步有些新的气象。在停止招生数年后,71年3月,重新招生七百余人(普通中师班、初中教师培训班、高中教师培训班)。教学秩序渐次恢复,人心思定,开始一段平稳生活。我印象中除遵照学校安排完成好担负的教学任务之外,尚有两件事不会忘记。一件事是1973年10月,受校领导的指派,策划、筹办“朔县师范教育革命展览”,从文字大纲到展品陈列,均付出辛劳。当时,学校美术老师也忙碌数日。地点在南面一排教室走廊内靠东头的一间大仪器室内。展览规模不大,但在当时也算别致(在此之前,曾随校领导和雁北地区其他学校的领导一起赴河北保定地区参观过那里举办的教育革命展览,得到一些启发和指引)。第二件事是1974年6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十三周年,在学校领导的鼓励、支持下,参加四幕现代话剧《风华正茂》的排练和演出。该剧主题是“反潮流”,抨击“智育第一”。反映的是学校生活,角色众多,有教职工二十余人、学生四五人参加。剧中女主角由靳翠芬老师扮演,年轻女教师由冯巧英老师扮演,老奶奶由王淑娟老师扮演,渔民家长由王运才老师扮演,工友代表由董福老师扮演,男学生由王昌海扮演。此外,高济民老师、席介老师等都承担角色登台。剧中还有一个重要角色“何校长”,一时难觅人选。大家坐下来商量,不知谁恍然大悟地说:“哎!这个角色别人不行,我看就是老张你的啦!”众人附和,推托不掉,于是我就提前十余年“当上了校长”(1986年雁北行署任命我为新成立的北岳中学领导)。当时排演《风华正茂》,大家积极性很高,这也许是在多年沉闷而难耐的“政治空气”之下的一种挣脱和释放,不仅老师们踊跃参加,连职工也乐意参与。学校木匠师傅赶趁着做布景,年轻的炊事员王志强每到演出主动上台来移布景、搬道具。剧务工作由高树梓老师负责。导演无专人,众人出谋划策。除在学校新盖起的礼堂演出外,还受邀进县城,到影剧院演过。来往都是坐学校“平型关”牌大卡车,直到深夜才从县城回来。大家饥肠辘辘,学生食堂炊事员陈日发、牛玉山赶紧到厨房和面、擀面、煮面条,调点素酱,拌一碗咸菜,众人吃得那个香啊!

《风华正茂》剧作者是谁,不得而知。“文革”即将结束之前,不少地方在演出此剧。主题是批“智育第一”。剧中“何校长”要求,甚至训斥着学生要“好好读书”,也就是说这位校长一心追求升学率。这在当时形势下,他就成了反面角色,是受批判对象。我想:在1976年之后,那个“何校长”肯定会被平反的!

1973年11月,我妻离开师范调到大同医专工作。1974年春,我受行署教育局委派到省教育厅教材编写组,参与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那时中小学教材非全国统一,而是由各省负责编写)。查资料,编索引,参与初稿审定会,曾带上付印前的几大册初稿远赴昔阳县大寨,请闻名全国的大寨贫下中农来提意见。这样,断断续续,再回到师范已经是75年的春天了。75年9月,我接到正式调动通知,到地区教育局工作。于是这一段在朔师十余年的岁月和经历,就成为难以忘怀的往事回忆了。

历历往事如烟,但那里又总是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1994年学校迁入新校址举办庆祝活动时,邀我们去参加。我夫妻二人欣然前往,还领着我们的女儿(她1973年随母离开师范时,才九岁)。那次住在朔州宾馆,受到时任校领导乔书记、尹校长和学校人员的热情接待。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三口还抽暇会同其他四、五人一起坐汽车到新安庄学校旧址去看望,那里已是院落荒芜、人去房空、野草丛生、残垣落寞,已无往日的欢声笑语,更难觅活蹦乱跳的学子身影。不禁令人黯然神伤,感慨不已。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在2008年。这年4月,我夫妻二人随大同大学老干处组织的退休人员到湖南省张家界旅游刚回来不久,一天突然有1963年毕业的原十九班学生赵润忠来访,多年不见,相见甚欢。他说明来意:邀我5月7日去朔州参加他们毕业四十五年后的聚会。当年我整七十岁,怀旧心切,答应前去。那次聚会,同班学生二十余人,皆年过花甲。从外地回来的老师,除我之外,有来自太原的雷式洵老师、郝家骝老师,住在当地的李尧老师也赶来会面。在朔州宾馆会议室举行的师生座谈会上,这些多年未曾晤面的师生激动地执手相顾,忆及往日时光,兴致盎然。

借这次聚会,师生观赏到阔别多年后的朔州市的市容市貌,步行去游览“七里河公园”。我和雷式洵老师、郝家骝老师还去现今朔州师范新校园参观,见到我们三人数十年前教过的几届学生,他们中有日后又留校担任这里的教师或校级领导的邵裕仁、闫占龙、张进山、赵林、郑海明等人。学校党委王书记还接见了我们。巡视校园,看到这里校舍整洁宽敞,设备齐全,管理有方。在和煦的阳光之下,我耳边又传来年轻人的欢声笑语,我又看见众多活蹦乱跳的青年学子们的身影,我瞬间激动起来:这不正是这所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的师范学校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已然获得新生的明证吗?

沧海桑田,人间正道。祝愿朔州师范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走得扎实,取得更大成就。

写于2011年4月

作者简介:张澈,男,中共党员。山西省大同市人。1938年出生,1959年山西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59—1962年浑源师范任教,1962—1975年朔州师范任教,1975—1986年雁北地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副主任、主任。1986—1996年大同市北岳中学副校长、书记兼校长。期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评为中学特级教师。1996—1998年任调研员。1998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