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与朔师
13627200000113

第113章 记朔师生活点滴

贺晓宏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整理书橱时偶然翻出了读师范时的日记,便细细品忆,捡拾已随岁月流逝的情怀——

(一)新学校,新学期,新开端

1998年9月7日星期一晴

天气晴好,心情不错。今天是我进入朔师的第二周。是啊,告别了枯燥乏味的初中生活,度过了中考那段备战时期的紧张,一切的或悲或喜都已随风被遗忘在时间的背后,漫长的暑假中焦急的等待以及手捧通知书时的泪流不止使我渐渐长大,使我学会用日记去诠释人生、描绘生活。

如今,我怀着满腔热忱迈进了朔师的校门,心中自然少不了兴奋与激动,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几分担忧。既怕与同学相处不好,又恐被老师遗忘在教室的角落,还忧自己的学习成绩会不会跟不上……然而,所有的忧虑在身处朔师一周后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老师们都待我很好,特别是班主任丁一厚老师还将班上团内的工作交予我做,可见他对我的信任。同学们也都很热情地互帮互助,积极配合我的工作。这让我看到了230班这个集体的温暖与向心力,让我每天都充满着奋斗的激情。

(二)军训检阅

1998年10月16日星期五多云

为期一周的军训生活已在我们的眷恋声中过去了。此刻,在明媚的阳光下,每个师范人脸上都写满了严肃,我们正在接受军训的最后检阅。那整齐划一的步伐,那昂首挺胸的雄姿,那嘹亮恢弘的口号,无一不给人以振奋。这短短五天的军训,教会我们的难道只是那稍息立正的军式姿势吗?不!它让我们接受了一次意志的沐浴,灵魂的洗礼。

幼苗不经历风霜,长不成大树;雏鹰不经历风雨,飞不上苍穹;溪流不经历颠簸,汇不入大海;而年少的我们,不经历艰苦的磨炼,又怎能成为祖国的栋梁呢?

看吧,一丝不苟,着装整洁,步伐轻盈,伴着嘹亮的口号,一排排,一列列,左右前后,看转迈跑,是那样的整齐有序,不一而同。团结就是力量,不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它授予我们人生的哲理,告诫我们为人的理念,在此刻,它铸起了一道不倒的城墙。检阅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宣告结束,我代表受阅新生上台发言。感谢师范给了我们这次锻炼的机会,我相信,它将使我受益终身。

(三)感恩新班集

2000年9月4日星期一雨

似乎很不可能,我们被委就合班,上周我到校后,却得知自己与其他六位同仁已被分至233班。也许并无需太过难受,但我还是一下子无从适应新的班级、新的老师与同学。然而,在这短短几天的相处中,我已经彻底敞开心扉与老师同学融洽和谐了。

其实新的班主任李树茂老师早已为我们这几位初来者考虑得很周全,为了不让我们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他便将班里第二排的位置都空出来给我们。上课也都鼓励我们发言,同学间偶有摩擦他也尽量偏袒我们这边。昨晚的主题班会他还特意点了我上台发言,而后又带领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有时,他还会将我的周记或习作拿在班上示范。我很感激他,是他一直鼓励我将师范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下来。他还肯定我周记里胡乱涂抹的根本称不上诗的东西。我喜欢听他的文选课,颇富绅士般的诙谐往往令我们痴迷于他的博学与睿智。

昨天,后座的男同学还帮我将桌子的漏洞补好,学习委员热情地借参考书给我……

李老师教育我们要常存一颗感恩之心。是的,这所有的一切都令我感动。我想:我要珍惜所剩一年的师范时光,在这个温馨的新的班集体中努力学习,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回忆良师

2000年9月25日,星期一晴

一分到233班,原本活泼的我变得郁郁寡欢,沉默——躲在教室的角落里静静地想,静静地写。

出乎意料的是,第一节文选课上李老师就喊出了我的名字,提问一个《二丑艺术》中的问题并予以鼓励。对我,一个刚刚入驻的新学生,惊讶之余更多的便是感动。于是,我开始喜欢上李老师的课,认真听他讲的每节课每句话。

李老师常常利用班会时间给我们讲些做人的道理,并告诫我们人活着不能太自私,应学会心存感恩。父亲节前夕,召开主题班会“感恩父母”,录音机飘出《父亲》的旋律时,李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古语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一点一滴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此,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懂得感谢父母,同学们,让我们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与父母交流。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地为我们付出。感恩吧,感谢父母给予的一点一滴!”透过厚厚的玻璃镜片,我分明看到灯光反射中李老师眼帘闪烁的晶莹。班会开得很成功,很多同学都因深有感触而热泪盈眶。

李老师真正注意到我是在我交了第一篇周记之后。晚自习时他走到我身边俯下身问我在看什么书,还鼓励我要抓住灵感坚持不懈地写下去。现在想想,其实那篇周记根本算不上一篇完整的文章,只是些年少时不谙世事的无病呻吟罢了。后来,他还拿了我的习作在班上示范,这更增强了我的信心,于是我开始认真地对待每一次习作。他还鼓励并帮助我创作诗歌,可以说李老师是我诗歌创作的启蒙老师。

李老师从来都不愠,脸上总如沐春风般的微笑着。因此,我们都很喜欢他,喜欢听他的课,诙谐睿智,更有感于他的学识广博,生出几分羡慕,更多的便是钦佩。李老师身体不好,但却从未因此耽误了我们的课程。一次,记得是下午第一节课,讲《麦琪的礼物》,李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突然低沉下去,我记了笔记抬头看他,脸色苍白,额角渗出细碎的汗珠,左手握着课本,右手捂着心口。同桌悄悄说:“李老师又犯胃疼了。”有同学提议让他休息,他却忙说“没事没事”,然后继续讲下去。李老师啊,您怎么能不顾自己的身体呢?于是,我便默默祈祷:愿李老师的胃病早日康复。同时心里暗下决心:将来身为人师,定会牢记李老师的谆谆教诲,用真诚去对待每个学生。

(五)朔师明天更辉煌

2000年12月31日星期五雪后初晴

天晴了,但却仍有风。今天是2000年的最后一天了,明天将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是啊,仝庆校长的到来,无疑是给学校注入了新的血液与动力。老师们兢兢业业,学子们勤勤恳恳,为争取到前所未有的奖学金,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都不再碌碌无为,不再虚度年华。校广播站开始了它新的使命,学校的新风新貌天天公示于众。昨天我看到新出的迎新年墙报上有我的那首小诗《雪》:

是在笑吗——

那片晶莹

睁开蒙眬的睡眼

我企盼放大的瞳子盛满你的纯洁

扯一片羽毛

轻托着梦织成一条云被

很暖和的一片净洁里

有婴儿的长啼划破天宇

亮出新生的惊喜

似曾相识的感觉

或许是在梦中

那蜡染的宏壮

那圣洁的百合

滋长——滋长……

我想,这晶莹的雪是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也许,朔师正像一个新生婴儿般茁壮成长。这正如仝校长所说的——“让我们把今天做为一个新的起点来共同努力,朔师的明天会更辉煌。”

是啊,朔师的明天必定更辉煌!我也必定因自己是一个朔师人而永远骄傲!

作者简介:贺晓宏,女,1998—2001年在朔师学习。现在山阴县二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