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第七卷)
13617500000021

第21章 急处站稳,险处回首

“原文”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释义”立身于混乱的时局时,要立场坚定,一定要把握住方向;身处于艳丽女人中间时,要把自己的目光放得高远,把持住一时的情感冲动,这样才会逃脱美色的诱惑;而身处在人生的困苦中时,同样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陷入困惑的泥沼中。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镇静

《庄子》中讲了一个“摄影而走”的故事:一个蠢人走路时突然见到自己的影子,不知这是什么东西。他便拼命快跑,想甩掉影子,结果他跑得越快,影子也跟得越快。他以为这是个怪物,吓得要死。究其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不能冷静地停下来思考,惊慌失措使他更加恐惧,让他无法发现事情的真相而深深地陷入恐惧中,如果他肯回回头,冷静仔细地看一下,应该就会发现那可怕的东西其实只是自己的影子。

明人吕坤在《呻吟语》里说:“主静之力大于千牛,勇于十虎;当尊严之地、大众之前、震怖之地,而心动气慑,只是涵养不定;静中看天地万物都是无名竖子。”其实吕坤是在教人“静”,镇静、沉着地面对那些会使人们感到害怕的事情、场合和人。心理镇静的力量比一千头牛的力量还要大,比十只老虎的凶猛还要强。如果镇静地看待世界万物,就没有什么可以可怕的。一个人之所以在尊严的场合、众人的面前、恐怖的情况下心跳加快、大气儿也不敢出,就是因为“静”的涵养还没有稳固。

那么,这种镇静的心理素质是不是天生的呢?是不是我们如果有畏惧、怯场的毛病就再也不能改变了呢?不是的。勇敢的士兵不是天生就勇敢的,而是锻炼出来的。

著名演员石挥原来只是一家剧团的勤杂工。一次剧团演出时,一个扮演茶房的演员临场而别,院长就让石挥顶替。这个角色只有一个字的台词:“是!”但要分三次说。临到上场时,石挥紧张得小腿肚子发抖,嘴巴也不听使唤了,缩在台口发憷。忽然他的颈皮被一只大手使劲捏住,同时听到团长说:“小家伙,不要慌,上台后说话声音要大点!”没等他答应,忽听台上一声唤:“茶房!”团长将他朝台上一推,石挥不由冲上了台。舞台上,强烈的灯光朝他照来,他只觉得眼睛发花。台下黑压压一片,他慌乱地连声喊着“是!是!是!”,然后就跑下台去了。有了这样的几次上台演出,石挥慢慢适应了舞台和观众,演得越来越自如,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

越是危急时刻越要冷静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万般无奈下唱起了“空城计”。面对司马懿的大军压境,诸葛亮大开城门,不布置一兵一卒,自己在城楼上弹琴。虽然他根据司马懿多疑的性格,估计司马懿不敢贸然攻城,但谁能保证司马懿绝对会上当呢?危险是确实存在的。要说诸葛亮一点儿紧张都没有,那也太夸张了。但诸葛亮的确没有表现出慌张和心虚。他怎么做到的呢?很简单——专心地弹琴。司马懿果然老奸巨猾,他为了防止自己上当,非常仔细地听诸葛亮的琴声,没有听出丝毫破绽。司马懿顿时慌了,急忙下令撤兵。“空城计”就这样成功了。

人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如火灾、地震、洪水暴发等情况下,都会有恐惧感。这是人的本能反应。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在巨轮行将沉没时,几位乐队成员仍专心地演奏着音乐。他们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却远离了恐惧,而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

这一切都说明了冷静的重要性,人们在危急时应该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把目光放长远,让自己慢慢稳定,再想应对困难的办法,这样解决问题会更加容易。

做人的智慧

所谓“风斜雨急”、“花浓柳艳”、“路危径险”都是比喻,喻人生之路会有各种艰难险阻出现。如果遇到困难,自乱阵脚,那么,必将无法解决困难’还有可能会让自己一蹶不振。因此,要想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和事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保持镇静,具备“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