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闻恶不可就恶,恐为谗夫泄怒;闻善不可即亲,恐引奸人进身。
“释义”当你听到别人有恶行时,不能轻易就相信而对别人产生厌恶之心,也许是有人故意诬陷泄愤;当你听到别人经常行善时,不能马上就亲近他,也许这是奸恶的人想以此为升官手段。
秦王信谗言错杀韩非
韩非,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原是韩国公子,贵族之后。他天生口吃,早年曾同秦国宰相李斯一起在楚国兰陵随荀卿学习。他素喜“刑名法术之学”,因此花了很多精力去钻研法家学说。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老师的谆谆教导下,韩非在法学上有很深的造诣,是一位集法家学说之大成的思想家。
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专制理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对于政治体制的变革实践,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韩非的著书流传到秦国。当秦王政如饥似渴地读完韩非的《孤愤》、《五蠹》时,不禁拍案称奇,起身感慨地说道:“嗟乎!寡人如能得以见到此人,并同他一道交游,死而无憾矣!”
这时,恰逢秦王的长史李斯人内禀事,见大王如此感慨,便向前询问何故。秦王政请李斯阅读案上的竹简,并说道:“先生博学,请看案上的书简,竟是出自何人的刀笔?”
李斯遵命披览书简,片刻间便抬起头,笑着对秦王政说:“禀报大王,此书简乃韩国公子韩非所著,韩非同鄙人曾一道受学于荀卿先生多年,故能一望而知。”
听了李斯的回答,秦王政陷入了沉思之中。
韩非到底都写了些什么,使心高气傲的秦王如此兴奋,并对他五体投地,必欲见之而后快?
加强君权、富国强兵、兼并天下、建立帝国,这正是秦王政日夜思念的大事。韩非的著作为秦王日夜思念的大事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句句都说在了他的心坎上,使秦王犹如夜见明灯。既然如此,他怎能不发出“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而无憾”的感慨呢?
于是,不久后,秦王便派使者到韩国,要求见韩非子一面。韩非子听说秦王指名见他,心里非常的焦虑。他在韩国长期受到冷落,所以很害怕在敌国做出对韩国不利的事情,但是他又不能拒绝秦王的召见,因此他非常的不安。
韩非到秦国后,深受秦王的宠信。但是,工于心计的李斯非常嫉妒韩非的得宠,唯恐韩非取代自己的地位,所以经常向秦王进谗言。开始时,秦王并不理会。但是,在一次事情之后,秦王真的相信了李斯及姚贾的谗言。
姚贾,魏国人,继其父职为监门(守门人)。曾为赵臣,后入秦。秦王在采纳尉缭的离间山东诸国关系、破坏其合纵图谋的战略性建议后,曾派出不少智能之士到六国去完成这项使命,姚贾即是其中之一。他是毛遂自荐出使山东的,绝其谋而止其兵。秦王乃予其车百乘、金千斤,派其出使各诸侯国。几年过去,姚贾不辱使命,成功地离间了各诸侯,在韩非人秦这一年,返回秦国,向秦王复命。秦王非常高兴,为了表彰姚贾的功绩,封其千户,以之为上卿。
韩非知道此事之后,很快向秦王表达了他的看法:姚贾带着巨额的珠玉金银,由南至北,出使三年,未必离间了各诸侯的关系,可是却把国家的资财花光了。这是姚贾凭借大王的权威、国家的资财,在为自己的私利结交诸侯,希望大王进行调查。再说,一个监守自盗的魏国大盗和赵国的逐臣,参与有关秦国社稷的决策,怎能鼓励群臣忠心为国呢?
韩非忘记了,他自己也是一个被韩王推出来挡灾的韩国弃臣。秦王听了这个意见,便免了姚贾的官,并细细地盘问了姚贾一番。姚贾急忙向秦王表示了自己的忠诚:“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又以太公望为齐之逐一,文王用之而王,管仲乃齐鄙之贾,桓公用之而霸的事例,反驳韩非对自己曾为“魏之大盗,赵之逐臣”历史的讥诮,要求秦王“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勿听;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信”。秦王认为姚贾的话没有错,特别是后两句,很有道理,遂命姚贾官复原职。
李斯抓住这次机会,同姚贾一道在秦王面前谗言诬陷韩非。秦王见李斯、姚贾讲得有道理,感到人心难测,联想到韩非入秦以来,在重大问题上也没有多少贡献,此次对出使四国有功的姚贾提出非难,而且又不在理,便听从李、姚的意见,将韩非下狱问罪。
韩非入狱后,李斯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让他服毒而死。韩非感到冤枉,不肯服毒自杀,想要向秦王陈述自己的清白。但在李斯的控制下,韩非无法面见秦王申辩。
事后不久,秦王对将韩非下狱问罪的决定深感不妥,察觉到李斯、姚贾是在报私怨,如此处理不仅会失去韩非,而且会产生令天下贤士不敢前来秦国的严重后果,于是很是后悔,派人到狱中宣布赦免韩非,然而,传令的使者晚了一步,当使者到达狱中时,韩非已自尽而死。
《史记》中记载,韩非虽然写了完美的《说难》一书,但自己却难逃悲惨的命运,并且指出韩非的思想过于理智,缺乏感情,他的悲惨结局就是没有提防谗言的后果。
君知臣忠心,谗言难离间
历代成就大业的帝王,多能亲贤臣远小人,能不受小人的谗言的蛊惑,做到用人不疑。孙权就是这样一位帝王,他对诸葛瑾的信任就是一个例证。
东吴诸葛瑾(生于174年,卒于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他是诸葛亮的兄长。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诸葛瑾避乱江东,经孙权妹婿弘咨荐于孙权,受到礼遇。开始被封为长史,后提升为南郡太守,再擢升为大将军,领豫州牧;诸葛亮经刘备“三顾茅庐”,别了隆中躬耕陇亩生活。出山为刘备所用。
孙吴的诸多大将见诸葛瑾“青云直上”,这么快便受到重用,心生嫉妒,于是暗谗中伤。说其明保孙吴,暗通刘备,其实就是同其弟诸葛亮一起为刘备所用的。一时间,谣言四起,满城风雨。孙吴名将陆赴善明是非,他听说后非常震惊,当即上表保奏,声明诸葛瑾心胸坦荡,忠心侍吴,根本没有不忠不孝之事,恳请孙权不要听信谗言,消除对他的疑虑。
孙权说道:“我与子瑜共事多年,恩如骨肉,彼此了解得十分透彻。我非常了解他的为人,他从来不做不合道义的事,不说不合道义的话。刘备从前派诸葛亮来东吴的时候,我曾对子瑜说过:‘你与孔明是亲兄弟,而且弟弟应随兄长,在道理上也是顺理成章的,你为什么不把他留下来呢?如果你要孔明留下来,他不敢违其兄意,我也会写信劝说刘备,刘备也不会不答应。’当时子瑜这样回答说:‘我在您手下做事,应该效忠于您;而诸葛亮已投靠刘备,就应该效忠刘备,这种归属决定了君臣之分,从道义上说,都不能三心二意。我兄弟不会留在东吴,如同我不会到蜀汉去是一个道理。’从这些话中,我更加赞赏子瑜的高贵品格。所以,我非常确定他不会做出那种事,子瑜是不会负我,我亦决不会负子瑜。不久前,我也看到那些文辞虚妄的奏章,我丝毫没有犹豫地封起来派人交给子瑜,并给子瑜写了一封亲笔信,很快就得到了他的回信。他在信中论述了天下君臣大节自有一定名分的道理,使我很受感动。”
陆逊听了孙权的一番话,知道自己的顾虑是多余的。
孙权又说:“我知道你和子瑜是好朋友,对我也是一片真情实意。这样,我就把你的奏表封好,像过去一样,也交给子瑜去看,也好让他知道你的一片良苦用心。”
做人的智慧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只有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