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考志愿填报诀窍
13533200000002

第2章 真相1 大学校名不仅仅是一个符号

案例播报

东北考生赵锐一心想到南方上大学,尤其是对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充满了无限遐想。但是高考时发挥失常,分数没有上一本线,而江浙一带他所钟情的大学都是一本院校,于是就把学校目标定在与江浙相邻的安徽。在二本高校里,赵锐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安徽理工大学。事后他回忆说,当时之所以这么冲动有两个原因:“合肥是省会城市,应该与南京、杭州差不多;再有,自己是理科生,报一所理工大学是名正言顺的。”然而,等他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才发现学校根本就不在合肥,而是在淮南,“我以前从来就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城市,以为它泛指一个地区呢!”入校以后,参观校史展,才知道学校的前身叫淮南煤炭专科学校,后来改为淮南矿业学院,不久又改成淮南工业学院,最后一路高歌变身为现在的安徽理工大学。

案例点评

大家都知道有个成语叫名副其实。副者,相称、符合之义也。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高等学校只有数百所,人们一听学校的名字,就能大概知道它的办学性质、层次和属地。况且,每个考生所能报考的院校,绝大部分都是当地的省属院校,而面向全国招生的外地院校则屈指可数,最多也就几十所。1999年,全国高校管理体制实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重大改革,各类各样的大中专院校(甚至是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开始不断升格、合并、搬迁、易名,致使目前的大学数量已经达到两千余所,而且大部分学校都号称面向全国招生(尽管有的学校在某个省份只招个位数)。这么多学校,别说我们一般人看了眼花缭乱,就连“术业有专攻”的高考专家恐怕也一时很难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实事求是地说,在这么多学校当中,大部分学校还是名副其实的。也就是说,考生看见它的名字,虽然不能马上“心领神会”,但起码也不至于引起误会。然而也有一部分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其校名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样令人容易产生误会。如果考生对此仍简单地“顾名思义”,填报志愿时可能就会发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现象。

吕老师提醒

1.“改名游戏”有规则

现如今的大学改名热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那时候已经掀起过一轮小高潮。当时正值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启动,而其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相比时下,那个时期大学的改名还保守得很,大多数改名高校只是从某某学院变成了某某大学,其中比较著名的大学包括:1993年,中央民族学院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4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1999年,自大学扩招后,高校花名册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多。

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这随即成为高校合并改名的两起标志性事件。

2000年以后,全国高校开始批量更名。有资料显示,十余年间,全国80%的高校改了名。

通常大学的校名是这样组合的,地域+学科(或性质)+学校,很多高校给自己升级时,都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要素上做足文章。

地域上大者称“中国”“中央”,如北京广播学院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改名为中国海洋大学等。次之冠以区域“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如大庆石油学院改名为东北石油大学,湖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后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川财经学院改名为西南财经大学等。三之冠省名,这是应用最广的冠名法。这样做,一是不希望别人知道它实际上是在某个偏远城市,二是冠省名会给人一种省属高校的感觉。比如四川文理学院,你会想得到它坐落于达州吗?湖南科技学院,你知道它位于永州吗?四之冠城市名,在这一点上,学校是否选择它通常是看城市实力是否强大到可以庇佑、提升自己,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哈尔滨、西安、青岛、厦门、大连这些城市的名字备受欢迎。如北方交通大学改名为北京交通大学,山东冶金学院改名为青岛理工大学,黑龙江商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商业大学,西北纺织工学院改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等。

学科上改名也是有章可循的。原来的纺织、矿业、船舶、钢铁、化工、农林、铁道等纷纷“摘帽”,科技、理工、工程、信息、交通等字眼大受追捧。

学校上改名更简单。中专、技工改成职业学院;职业学院则千方百计去掉“职业”,只剩“学院”;学院则一律改成大学。

2.校名最容易混淆的大学

序号/校名/区别点/简介

“填报志愿比考大学还难!”许多考生家长都有这样的感慨。《高考志愿填报诀窍:考生和家长必须知道的100个真相》重点针对新一届高考生,从“院校篇”“专业篇”“政策篇”及“技巧篇”四个方面着眼,全面揭示填报高考志愿的100个真相,避免考生及家长步入填报误区,最终帮助考生升入理想且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本书是基于2013年版本基础上的最新修订版,作者紧跟最新高考政策,全面补充完善高考志愿填报资料,新增工具表格索引,内容更新、资料更全、查阅更方便。

1/北京师范大学/部属/“985工程”大学,著名百年学府

首都师范大学/市属/原北京师范学院,生源主要面向北京

2/北京科技大学/部属/“211工程”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央办公厅/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培养信息安全和办公自动化专门人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市属/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

3/北京外国语大学/部属/“211工程”大学,开设语种最多,历史悠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市属/全国著名的外国语大学,中国旅游界的最高学府

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部属/“211工程”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市属/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北京财贸学院合并

5/北京工业大学/一本,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市属“211工程”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二本,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原北京冶金机电学院

6/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部属本科/团中央主办的高校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市属专科/团市委主办的高校

7/中央美术学院/部属,北京/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

中国美术学院/省属,杭州/一所久负盛名、学科最完备的美术学院

8/中央戏剧学院/部属/教育部直属院校,是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

中国戏曲学院/市属/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

9/中央音乐学院/部属/中国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211工程”高校

中国音乐学院/市属/全国著名音乐学院,特色是民族音乐教育

10/哈尔滨工业大学/“985工程”/简称“哈工大”

哈尔滨工程大学/“211工程”/简称“哈工程”

11/中国药科大学/部属,南京/“211工程”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省属,沈阳/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医科院校

12/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教育部直属“985工程”高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原名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高校

13/西北工业大学/部属/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985工程”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省属/原西安工业学院

14/合肥工业大学/部属/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高校

安徽工业大学/省属/原华东冶金学院与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

15/华东理工大学/部属,上海/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省属,江西/原华东地质学院,地址在江西省抚州市

16/三峡大学/湖北宜昌/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以水电学科为特色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三峡库区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