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文图书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翻译作品,翻译出版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着,以新疆人民出版社为例,翻译出版的中国古典名着有:维吾尔、哈萨克文版《红楼梦》和《水浒传》;维吾尔、哈萨克、蒙古、锡伯文版《三国演义》;哈萨克、锡伯文版《西游记》;维吾尔文版《史记》;锡伯文版《古文观止》;哈萨克文版《唐诗一百首》等。当代名着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文版《高玉宝》《十万个为什么》;维吾尔、哈萨克文版《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人到中年》;维吾尔、蒙古文版《暴风骤雨》;维吾尔文版《鲁迅全集》(1-6卷)、巴金“激流三部曲”、《骆驼祥子》《红旗谱》《山乡巨变》《创业史》《星火燎原》《李自成》《三家巷》《人生》《故土》;哈萨克文版《可爱的中国》;蒙古文版《我的一家》《把一切献给党》;柯尔克孜文版《鲁迅先生的故事》《可爱的中国》《茅盾短篇小说集》等。出版的外国文学名着有:
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文版《一千零一夜》《高老头》《简·爱》《双城记》《教育诗》《鲁滨逊漂流记》;维吾尔、蒙古文版《成吉思汗》;维吾尔文版《浮士德》《红与黑》《悲惨世界》《荷马史诗》《呼啸山庄》《震撼世界的十天》《百年孤独》《希腊神话和传说》《堂吉诃德》《静静的顿河》《牛虻》;维吾尔、哈萨克文版《基督山伯爵》《孤星血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维吾尔、蒙古文版《斯巴达克斯》;维吾尔、锡伯文版《伊索寓言》等等。仅新疆人民出版社就翻译出版了2000多部中外中长篇小说,这些译作大多都重印了二三次,有的印数达2万多册。
有的学者评论说:“这些人类文化艺术精华所展示的历史风云和纷纭多姿的人生,大大扩展了少数民族读者的眼界,启迪了他们的智慧,并对民族文学创作的发展起到了借鉴和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出版界出版了许多精品,近十年来,新疆有650余种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获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奖项,其中包括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民族图书奖等。2007年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新疆共有4种出版物、1个出版社、1名个人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分别是:由那衣满·萨潘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辞书《汉哈大辞典》获图书奖;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玛纳斯》(柯尔克孜文)获图书奖提名奖;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的《我们新疆好地方》获音像电子网络奖;新疆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获音像电子网络奖提名奖;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获先进出版单位奖;新疆电子音像社社长于文胜获优秀出版人物奖。
(三)各项公益性文化惠农工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大了支农惠农力度,在文化建设方面也不例外。中央有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的文化工程,除上面已经讲到的外,还有“万村书库工程”,2006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向红军长征沿线和中西部地区八省(区、市)农村赠送一批图书、光盘和设备器材,建设1550个“万村书库工程”图书室。其中为新疆喀什地区资助建设150个村图书室,并为这150个图书室配送维吾尔文图书350种共1429册,维吾尔语光盘50种共88张。同时,为每个文化室配送74厘米彩色电视机1台、DVD机1台、钢制书架6个、钢制电视柜1个。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启动了“送书下乡工程”,2006年向新疆48个县、130个乡镇赠送7万册图书。
新疆有“东风工程”,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中央和自治区5年共投资4亿多元,向全区865个乡、镇,9584个行政村文化室免费赠送党报党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同时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并开展“扫黄打非”活动。2007年1月1日,“东风工程”正式启动,当年向全区865个乡镇和9019个行政村文化站(室)免费赠阅三级党报88960份,自治区级党刊3万份。自治区各大出版社共出版“东风工程”免费赠阅图书129种共193.25万册,出版音像制品29种共52.5万盘(张),全部发送到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
第四节 建设新疆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弘扬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源泉和不竭动力。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搜集、整理、发扬光大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维吾尔木卡姆列入世界遗产
我国新疆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中长期流行着木卡姆音乐现象。16世纪中叶,在叶尔羌汗国拉失德汗的支持下,王后阿曼尼莎汗和诗人、音乐家喀德尔汗把失散的各式各样的木卡姆收集整理。维吾尔木卡姆主要流传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喀什、莎车、和田及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库车。
清代组织维吾尔族农民到伊犁“回屯”,木卡姆传入伊犁。
维吾尔木卡姆靠艺人口传身授来传承,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能比较完整演唱维吾尔木卡姆的只有一两位高龄老歌唱家,后继无人,濒临失传。1950年8月,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一行到新疆进行戏曲调查,在王震将军亲自安排下,从8月13日起,程砚秋一行由22兵团总务处长刘锡宠陪同,随陶峙岳司令员同往南疆,历时一个月。途经托克逊、吐鲁番、和硕、焉耆、库尔勒、库尔楚、野云沟、策大雅、阳霞、库车、渭干河、黑孜尔、拜城、察尔济、温宿、阿克苏、喀什。9月1日程砚秋在喀什会见了维吾尔木卡姆老艺人,“老乐师65岁,只有他会维吾尔族的10个调子,现普通乐师只会9个调子。12个调子系由波斯传来的,每个调子包括数个调,大致均是写情的。”
程砚秋一眼认定几近失传的维吾尔木卡姆大曲为无比珍贵的民族音乐成果,回到迪化后,即向新疆省文教委员会主任邓力群提及此事,邓力群答应设法把木卡姆乐师请到迪化。程砚秋返回路经西安时,又向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负责人柯仲平、马健翎等谈起这件事,柯等均表示支持。返回北京后,程砚秋又向文化部建议,录音是必要的,研究学习更重要,请文化部对此早定一个方案。
1951年初,新疆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赛福鼎·艾则孜请求中央支援,派音乐家帮助整理维吾尔木卡姆,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1951年3月,文化部和国家民委调派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的音乐家万桐书来新疆参与这项工作,此外,又邀请新疆军区的音乐家丁莘,以及在新疆采风和体验生活的北京和西安的音乐家刘帜、刘峰和维吾尔族诗人、翻译家克里木·霍加,成立了以万桐书为组长的维吾尔木卡姆整理工作组。工作组主要任务是为流传在南疆和北疆的维吾尔木卡姆录音、记谱并整理、翻译成维吾尔文、汉文两种文字的书面资料。7月,新疆文教委员会邀请喀什的木卡姆艺术大师吐尔地阿洪、吾守尔阿洪父子,以及伊犁的维吾尔木卡姆演唱家肉孜弹拨尔、阿不都瓦利到乌鲁木齐,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演播室,用钢丝录音机进行录音。经过两个月完成了喀什、伊犁木卡姆的全部录音。1954年7月,第二次邀请吐尔地阿洪父子到乌鲁木齐,主要是整理、翻译歌词以及再次录音和了解有关问题。
1956年吐尔地阿洪去世,可见抢救十二木卡姆的决策多么及时和富有远见。
万桐书及其助手根据录音,一句一句记谱,花了两年多时间完成记谱。然后工作组又用了3个月时间,深入到喀什、和田、墨玉、英吉沙等地,骑马、骑驴、坐马车访问了百余名民间艺人,对木卡姆进行深入调查。
经过录音、记谱、调查,搜集到了十二木卡姆,即:《拉克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斯尕木卡姆》《恰哈尔尕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乌孜哈勒木卡姆》《艾介姆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纳瓦木卡姆》《夏木吾莱克木卡姆》《伊拉克木卡姆》;此外,像“艾南恰西曼”和“依西来提安格孜”等木卡姆未能留传下来,只是零散地保留在民间。《十二木卡姆乐谱》两卷本,1960年11月由音乐出版社和民族出版社出版。同时,中国唱片社出版了南疆和北疆两种木卡姆资料唱片。这项被誉为“东方音乐宝库中的巨大财富”的艺术形式终于被保留下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逐步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推向世界。1980年成立木卡姆研究室。1984年12月3日,由全国政协文化组、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华夏之声——《且比亚特木卡姆》专场音乐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演出,木卡姆大曲声震京华。这次《且比亚特木卡姆》专场音乐会,开启了维吾尔木卡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通道。
1987年7月,应英国BB电台和南岸文化中心的邀请,派出音乐家小组赴伦敦参加第四届国际传承音乐节,演出且比亚特木卡姆;1988年10月参加在香港举办的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且比亚特木卡姆把艺术节推向高潮。1989年在木卡姆研究室的基础上扩建木卡姆艺术团,并成立木卡姆研究会。1990年,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带着且比亚特木卡姆到巴基斯坦访问演出,受到高度赞扬;1991年6月,参加在德国举办的“丝绸之路”艺术节,并在德国、比利时、瑞典、瑞士、荷兰5国访问演出,受到热情欢迎。1997年在国家广电总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制作十二木卡姆数码光盘。这项工作得到了当时担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的铁木尔·达瓦买提和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的关心和支持。2002年底以维吾尔、汉等多种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中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全套CD、VCD光盘向国内外出版发行。2002年1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了“中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研讨会”,中外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
2002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就中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致信文化部,信中说:“中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集歌舞、诗歌、舞蹈、戏剧于一体,‘它是通过哲学、道德、民族生活、风情习俗等内容,反映自身社会价值观的完整的民俗现象’。
这一民间文艺形式,源远流长,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是目前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宏大,连续演唱时间最长的古典民间演唱样式,是中华文艺百花中的一朵奇葩,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之所以作这样的简要回顾,主要是想通过文化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有关资料的对比中,我感觉到,中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入选‘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率很高。我认为,从现在起,就应进入运作阶段,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申报。”2003年9月9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专家评审委员会给铁木尔·达瓦买提复信说:“近日,经我院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研究讨论,认为‘十二木卡姆’具有十分重要的无形文化遗产的价值。组织准备申报材料是很必要的。因考虑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申报文本的要求较高,我们想能够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部门尽早启动申报材料准备工作,以确保制作出高水准的申报材料。故请您帮助转达我们的希望,请新疆有关负责部门尽快与我院联系,商讨申报工作事宜。”在铁木尔·达瓦买提的关照下,经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新疆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中国维吾尔木卡姆申报了第三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申报的“中国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维吾尔木卡姆从录音、记谱到走向世界是多么不容易,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啊!也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对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措施。
2007年9月28日,首届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文化艺术节在莎车县举办,上万名木卡姆艺人及各界群众共同举行了《古道木卡姆故乡的欢乐》大型专场文艺演出。2008年11月30日,中国维吾尔古典文学和木卡姆学会经国家文化部、民政部批准在乌鲁木齐成立,学会主要开展维吾尔古典文学、木卡姆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和理论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