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下午隆重开幕。在这天的大会上,胡乔木当选为以邓小平为秘书长的大会秘书处成员。作为大会秘书处的成员,胡乔木在八大会议期间最重要的工作,是参与起草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本文专门介绍胡乔木在毛泽东领导下参与起草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以下简称《八大政治报告决议》)的情况,评述这个决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求认识其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途程中的历史地位。
一、《八大政治报告决议》按照毛泽东突出矛盾的思想第一次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对政治报告的重要补充八大开幕后两天,起草政治报告决议的任务提上工作日程。从9月17日起,胡乔木、陈伯达分头起草。决议的政治部分由胡乔木负责,经济部分由陈伯达负责。胡乔木的稿子写出以后,由陈伯达主持统稿。他们边看边改,边读边改。
9月19日,决议初稿写成,题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的决议(初草)》。“初草”分送大会主席团常委和秘书处,主席团认为不行。乃由胡乔木从头改写。23日写出第二稿,手稿共12页,将近8000字,分10个部分。
9月24日晨5时,毛泽东指示组织代表讨论,将修改意见汇总交胡乔木。他给杨尚昆写信说:“请于今日早晨用电话通知各代表团长和各省市区的小组长,立即阅读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草案,并于今日下午二时以前各开小组会讨论一次3,将修改意见注在草案上,送交秘书处。请秘书处于今日下午将各组修改意见加以汇总送交胡乔木同志,以便修改。”
在9月24日华北代表团讨论决议草案时,介绍了薄一波传达的毛泽东对决议草案的意见,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意见是“要把矛盾突出一下。现在主要是先进与落后”,还有一条是“三个主义不要平列,主要是主观主义”。
胡乔木按照24日下午各代表团、各小组讨论提出的意见,当晚就进行修改,写成《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九月二十四日修正草案)》。这是第三稿。这个修改稿在结构上由原稿的十个部分调整为六部分,在内容和文字上作了较大的修改。9月24日的修改稿为后来的正式稿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内容。
这一稿内容上最重要的修改,就是按照毛泽东要突出矛盾的思想增加了关于主要矛盾的论述,第一次论述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决议稿首先指出,“在旧中国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即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的矛盾,由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而解决了。在解决这种矛盾以后,我国除了在国外还有同帝国主义的矛盾以外,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革命所要解决的矛盾。我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消灭资产阶级所有制,消灭产生资本主义的根源的小私有制。现在这种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我国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上结束,几千年来阶级斗争的历史也已经基本上结束,永远消灭剥削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稿子在说明“我们还要为解放台湾而斗争,还要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阶级,并且还必须长期地警惕着反革命残余势力的破坏活动。如果忽视这些任务,是错误的”之后,即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主要矛盾作出论断:“但是,在基本上解决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后,我们现在面对着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经济和文化之间的矛盾。”并据此提出为解决这个新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今后任务:“我们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同我国各族人民群众在一起,解决这个新的矛盾,使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
9月25日晚上8时45分,毛泽东在他的住处中南海游泳池约见胡乔木和陈伯达、田家英,谈《八大政治报告决议》草案问题。
事后,胡乔木等对“九月二十四日修正草案”作了修改,写出了《八大政治报告决议》“九月二十六日修正草案”。档案中存有胡乔木等修改的两份稿子。对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意义,在上引那段文字中“这就表明”后面,增写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一句。这一论断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历史依据,也是党将工作重心由革命转向建设的客观依据。后面一句删去“几千年来阶级斗争的历史也已经基本上结束”一个分句;将“我们现在面对着的主要矛盾”,改为“现在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讲得更加准确、更加鲜明。对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济政策问题,胡乔木对第五点重视和提高产品质量,作了重要补充。并加写了第七点,必须解决工业和其他经济事业的布局问题,论述了处理沿海和内地、中央和地方、大型工业和中小型工业相互关系的原则。关于处理国际事务方针,胡乔木加写了第八点,在国际交往中“采取真正平等对待的态度,严格反对大国主义”。
当天,各代表团按照大会主席团的要求进行了讨论。代表们从内容到文字都提出了修改意见。起草委员会进行了讨论。胡乔木受起草委员会委托,即于当晚对决议修正草案进行修改,并连夜报送毛泽东。
9月26日晚,毛泽东主持召开八大主席团常委会,讨论《八大政治报告决议》草案和新一届政治局委员候选人名单。会议从晚上10时半开到27日凌晨将近1时55分。会议一结束,毛泽东即在常委会刚刚通过的决议草案的封面上给胡乔木写了批语:
即送胡乔木同志:
照此付印,付翻译。我在第五页上加了“各人民民主国家”几个字。
毛泽东
九月廿七日二时
《八大政治报告决议》稿即据毛泽东批改过的稿子付印。
对印出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草案)》,胡乔木和陈伯达又细细校读,作了修改。所作修改,都是胡乔木的笔迹。在经修改后的此稿标题左上角写有“定稿”二字。
胡乔木这次所作修改,主要仍然是在分析和论述主要矛盾方面。
有关社会主义改造后主要矛盾一段文字,胡乔木修改时重写了一遍。表述为:我国在近百年间,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远落在世界先进水平之后,广大的觉悟的爱国人民一直要求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我们党早就指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首先推翻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并且指出,在现代中国的条件下,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工业化的问题。由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基本上已经扫除了。毫无疑问,我国人民还必须为解放台湾而斗争,还必须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还必须为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不进行这些斗争,是决不许可的。但是,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同上一稿相比,胡乔木等这次修改最重要之点是,在论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时,把“是先进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经济和文化之间的矛盾”这句话删改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其中“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句话是新写的,系胡乔木的笔迹。这句话,实际上是在上一稿中就有而这一稿删去的“是先进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经济和文化之间的矛盾”那一句话的浓缩、改写。改写的这句话,同删去的那句话意思是一致的。可以说,改写的这句新话,完全符合甚至更加符合毛泽东对修改政治报告决议“要把矛盾突出一下”的要求,同样表达甚至更好表达了毛泽东的“现在[矛盾]主要是先进和落后”的论断。而表述现在矛盾主要是先进与落后的意思的话,在9月24日华北代表团讨论会上介绍了薄一波传达毛泽东对决议草案要突出矛盾的意见后的当天晚上,胡乔木就在决议的第三稿上写上了:“在基本上解决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后,我们现在面对着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经济和文化之间的矛盾。”
胡乔木在9月27日这一稿中还增写了中国近百年历史状况和中国人民的自身要求,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样的宏观历史背景上提出民主革命的任务,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又在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从而使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目标、任务,有更为深刻的历史的和现实的依据。
对社会主义改造与阶级斗争的论断,在胡乔木9月27日稿也作了修改。原稿讲“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消灭资产阶级所有制,消灭产生资本主义根源的小私有制”,修改稿把“消灭”改为“变革”;原稿讲“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修改稿删去了“和阶级斗争”五字。显然,修改后的表述更为准确。
这一稿修改完成以后,来不及重出清样,胡乔木即同陈伯达一起,送到游泳池毛泽东住处,请毛泽东审阅。
陈伯达向毛泽东特别说明,《八大政治报告决议》修改稿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主要矛盾的表述,大家觉得很好,很新鲜,又有根据。陈伯达说,和列宁的一篇文章的提法是一致的,列宁那篇文章的标题就叫《落后的欧洲与先进的亚洲》。
对这个重要修改补充,胡乔木后来说过,是陈伯达同康生商量后提出,把胡乔木找去一起作出的。胡乔木和陈伯达即将修改后的决议稿送给在中南海游泳池的毛泽东审阅。这时,已是大会闭幕式前一个多小时。毛泽东琢磨了好一会儿,同意了,叫赶快去印。
在27日下午举行的八大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即闭幕会)上,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和《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到1962年)的建议》得到大会全体代表一致通过。
如上所述,政治报告决议按照毛泽东要突出矛盾的思想,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现阶段国内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规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是政治报告决议的核心,是对政治报告的重要补充,是八大的主要贡献。
在这个基本理论问题上,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核心领导成员中间,在全党上下,认识是完全一致的。然而,八大闭幕不久,毛泽东即对胡乔木、陈伯达后来加的那个提法(“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表示了不同意见。大约是通过《八大政治报告决议》以后两个星期,毛泽东表示,这个提法恐怕不妥当吧。陈伯达讲,列宁的文章中有这样一个说法。毛泽东说,你们讲列宁的文章和中国的情况不是一回事。俄国同西欧来比,生产关系先进,生产力落后,这是个实际情况。你们按照这个说法来说我们国内的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自己与自己比。同列宁的原意就不一致了嘛。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毛泽东提出异议的,只是这一个提法,并不是对《八大政治报告决议》中关于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基本论断。后来,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表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虽然这句话说的不够完善,但是得到了好处,并未发生毛病。”毛泽东改变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是在1957年反右派运动以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