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走进怀仁堂(上卷)
13528800000014

第14章 未授衔的叶挺将军(3)

叶挺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好直接和蒋介石发生顶撞,他说:“眼下大敌当前,改编部队上前线要紧,其他的人事问题容易解决。”

他是想让蒋介石先给钱,别的事情慢慢再说,他蒋介石也管不了那么多。

蒋介石却不吃这一套,他的眼睛瞪了起来:“这不行!他们的这些游击队能不能开到前线去,还是问题,我估计他们根本就不会调开的。”

至此,二叶已经完全看清了蒋介石的态度。但当务之急是怎么把这支抗日队伍拉起来。叶挺不能不采取灵活的办法来达到预期的目的。

叶挺对蒋介石说:“把游击队改编了,可以增加抗日力量,对安定后方也是有好处的。”

叶挺完全是站在蒋的方面说话的。

不想蒋介石根本不买这个账,他恶狠狠地说:“如果他们再敢扰乱后方,便是破坏抗战,我要剿的,他们绝不能留在后方。”

到此,叶挺已经感到靠自己多说几句话,是不能改变蒋介石的看法的。于是,他不再说话,只听蒋介石一个人说。屋里的气氛越发紧张起来。

他不说,蒋介石偏要问。“是谁叫你去延安的?”

“我和参谋总长何应钦谈过,他同意去的。”

叶挺没有告诉蒋介石,是延安让他去的。

他们又谈到了新四军的军费问题。蒋介石根本不想答应拨款。

叶挺急了,说:“没有军费,我无法改编部队。我也当不了这个军长。”

蒋介石见叶挺红了脸,就说:“不要这样嘛!”

叶挺又说:“不给军费,我只能辞职。”

蒋介石见叶挺的态度很强硬,就改口说:“军长还是要你当,有什么事,可以找陈诚商量。”

这也是蒋介石惯用的办法,有什么事情弄僵了,就把它推给陈诚。陈诚自然有办法把事情弄得叫他很满意又把事情办成。

谈到这个地步,叶挺也只能起身告辞了。

汉口“新四军筹备处”正式挂牌

叶挺一回到武汉,马上开始了他的紧张工作。虽说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但他是一个有着强烈报国志向的军人,他要实现他的人生价值——他还是要带他的兵,打他的仗。

要组建一个军部,有多少工作要做,有多少事情要办,有多少关系要疏通。

那些日子叶挺真可谓日理万机。

他是国民党军政委员会任命的军长,又是共产党承认的军长,这就要求他同时和两方面都保持关系,而且都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叶挺还要等待中国共产党方面派来的干部,他们有的还在途中,有的还未起程。

叶挺一方面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长何应钦交涉新四军改编的具体事宜,一方面和延安保持着密切的电讯联系。

11月8日,毛泽东发出了新四军军部设在南昌的电报。11月21日,叶挺见蒋介石以后立即向中共中央报告了会见的情况。

12月11日,叶挺就新四军组编事给毛泽东发了专电:

毛主席:

新四军改编事,已请董(必武)、叶(剑英)电告。刻军何(应钦)催办甚急,如何决定,请即复他,以便处理。

12月14日,叶挺接到了毛泽东、项英从延安发来的电报,对他的请示做了明确的答复。

毛泽东在电报中说:

新四军原则上可照军何提议做进一步的磋商。

各支队以上最好能争到成为两纵队,纵队长一陈毅,一张鼎丞。

长江以南各支队(共六个不是五个)可向东开,长江以北高敬亭支队暂留江北,不必北开,以便在该地准备沿江游击。

其他条件如前所商,尤不要军何派人。万一两纵队不能成立,则陈毅可改为政治部主任。

如暂时说不通,可稍延缓,但不要破裂。

项(英)即来汉。

叶挺在汉口竖起了新四军的旗帜,挂起了新四军的招牌,很快就有人投奔而来。

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朱克靖来了;

叶挺的第四军独立团的老部下吴振邦来了;

叶挺的胞弟叶辅平、侄子叶育青、叶清和也来了;

年轻的医学博士沈其震也被叶挺动员来了;

几乎与此同时,延安方面派来了新四军参谋处处长赖传珠和副参谋长周子昆所率领的两批军政干部。

从此,新四军筹备处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景观,以叶挺为代表的一批穿便衣的干部和以项英为代表的穿八路军制服的干部,混在一起进进出出。

转眼到了1938年的元旦,叶挺在德租界味腴别墅举行宴会,宴请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李克农和前来联系改编事宜的陈毅、高敬亭等各部队负责人。

端起酒杯,叶挺的心情不免有些激动,他说:“今天是我们新四军的聚会,我们从天南海北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作为是不会小的!”

1938年1月8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正式核定,新四军的编制情况如下:

一、该军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共四个游击支队,每月发给经费15000元及军部经费等为每月共16000元。

二、所请以陈毅、张鼎丞、张云逸、高俊(敬)亭分任第一、二、三、四游击支队司令一节,准予照委。

三、拨遣费准发给30000元。

四、所称垫借伙食费,应另案清理。

五、开拔费准发给10000元,由军长统筹支配。

六、准发给5瓦特无线电机5架。

七、该军归陈诚总司令指挥。

不要小看这一纸文书,这里有多少仁人志士的心血。从此新四军的历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新四军军部移驻南昌

1938年1月28日,在武汉出版的《新华日报》上刊登了大字启事:

本军奉命即行整编出发,军部当即移驻南昌,前汉口太和街廿六号军部即行结束。以后汉口办事处事宜,委托八路军驻汉办事处钱处长代办。

所有一切公文、信电,请径投南昌三眼井本军部为荷。

此后,新四军的领导机关陆续离开了武汉,迁到了南昌。

叶挺是2月11日到南昌的。从牛行车站下车以后,他径直来到了他的办公室——新兴公馆。

这里是来打前站的参谋们按照他的要求布置的。墙上挂着大大的地图,显示出他所要率领的部队所在位置图。办公桌上有他随时要用的笔墨……最惹人注意的还是挂在墙上一幅郭沫若所书的大字: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

叶挺开始工作后的第二天,项英就来到了这里。他们首先研究的问题就是部队如何集结和补充。

现在,他要领导的部队还在十几个地区。有在湘鄂赣的红十六师,有在湘赣边、湘粤边、赣东北的游击队,有浙南的队伍,有闽北、闽东、还有闽西的红军,也有在鄂东北和豫南的人马……

那些天,军部最关心的还是这些游击队的集中问题,为此叶挺和项英都花了不少的心血。

一支队的司令员陈毅来了,他是要和叶挺一起去国民党三战区与顾祝同交涉新四军集中地点和活动经费的。

叶挺把他叫到了屋里,说:“你看我们的队伍什么时候能够集中起来?”

陈毅笑笑说:“说快也快,说慢也慢,要找到山里的游击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初他们为了找到我和项英也费了不少的劲!”

叶挺很有感慨地说:“是啊,以后的路还很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