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低碳城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13526000000008

第8章 中国的城市化与低碳城市构建(3)

此外,深圳、厦门、南昌、杭州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坚持低碳发展、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

2.2.3中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的启示

(1)城市是国家低碳发展的关键平台。日本2010年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由于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式等原因,高速增长的经济背后却是低下的资源生产率和较高的污染排放强度。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11.5倍,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资源生产率的低下导致中国资源和能源消耗巨大,能源消耗在世界范围内的比重持续走高,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发突出,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资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水平,将对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威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聚集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城市的建筑、交通及工业部门消耗着世界75%的能源,产生着世界80%的碳排放。中国2011年的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达到51.27%,预计到2050年更要提高到70%以上。人们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以满足城市规模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这将导致更高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每年近千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将导致城市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一方面,城市作为国家大多数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地,可以从寻求侧推动低碳发展;另一方面,城市也是资源集聚地和创新中心,具有强大的资源调动力和影响力,能够为低碳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城市的发展是否低碳已经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抓住了城市就抓住了国家和区域低碳发展的“牛鼻子”。

(2)建设低碳城市是解决城市发展困境的重要措施。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国家和区域低碳发展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解决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随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扩张速度越来越快,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垃圾围城、用地紧张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城市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脆弱,频繁发生的气象、地质灾害威胁到了城市的正常运转,用能高峰频繁的拉闸限电严重影响城市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办公、居住、购物的空间分离导致的“钟摆式”人流使城市不堪重负,无处不在的交通拥堵使人们的出行效率十分低下。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证明,形形色色的“城市病”有可能在低碳城市的建设理念和行动框架下得以缓解并最终得到解决。

低碳城市是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人类社会自从有了城市,城市就承载了人类大多数梦想与灾难。城市形态的出现第一次把人类分散居住的状态集中到城市里,同时,城市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家园,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Ewing R.etal,2008)。如果说传统的商业贸易城市支撑了农业文明的发展,那么现代的工业化城市则支撑着300年来的工业文明。

人类社会几万年的农耕文明对地球影响非常有限,农耕文明与生态环境大体上是和谐的,传统农业基本上是一种循环式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之后,短短300年的工业文明历程和少数几个西方国家的发展就消耗了地球资源的60%以上,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使地球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人为地增加了5倍。仅300年的工业文明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人类的家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问题。这一切促使我们反思人类的文明进程,反思的结论是文明的演进方式必须要走向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要靠低碳生态城市来支撑。作为生态文明主要驱动器的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成功与否,决定了这个文明成功与失败。

(3)建设低碳城市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机遇。第一,低碳城市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理念和治理模式。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外城市探索性地开展的低碳城市的有益实践,低碳城市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讨带来城市发展观上的变革以及城市治理和管理制度上的变革。从世界低碳发展的历程看,国家层面的宏观计划多于微观层面的实施原则,而针对某个地区的具体行动计划多于可以推广的制度理念。因此,中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和探索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低碳发展将有深远的含义。中国大多数城市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类别繁多,特点各异:有的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有的以制造加工为主,有的城市主打生态牌,有的城市注重现代化建设,不同类型的城市在低碳城市中建设的定位迥异,进行低碳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也各不相同;而中国城市地理位置不同,文化风俗差异很大,如何针对地方特点进行低碳建设,这些宝贵的实践和理论归纳都将为世界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丰富的知识。

第二,低碳城市为城市发挥后发优势提供了可能。城市间的竞争是国家发展、地方进步的巨大动力。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确保城市与周边地区居民福利的重要因子计入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体现城市实力和发展潜力。而低碳城市的发展为多数城市提供了赶超其他城市的机会。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2007年公布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把城市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均作为重要的竞争力指标。很多城市政府认识到:不进行低碳发展是没有前途的,最终是要受到限制和惩罚的。及早面对减排压力,及早调整城市治理模式,可以让依赖传统工业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城市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环保监控的执行、城市居民理念的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自身在全国各个城市,甚至是世界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凸显城市特点,提升经济盈余,增加城市吸引力。

第三,低碳城市为城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产业以及相关的环保产业不仅提供了这样的产业选择,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地区性就业机会。以保定市为例,保定·中国电谷是国内最早涉足新能源产业的国家级高新区,也是目前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中唯一一个以新能源为主要产业方向的科技工业园区。近年来,保定市充分利用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中国电谷”的优势,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节能等七大产业,新能源成为保定增长最快、拉动力最强的产业,销售收入、利税、出口创汇连续几年保持50%以上的快速增长。2011年1-5月,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57亿元,同比增长27.4%;实现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55亿元,同比增长18.23%。中国电谷(新能源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188.3亿元,同比增长26.5%。下一步,保定高新区将以“中国智慧电谷、北部低碳新城”为新时期的发展愿景,强调低碳理念引领,特色产业支撑,科技创新驱动,新城形态塑造,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装备与技术中心、国家智能电网产业先导区和创新中心、保定市核心增长极和科技新城区,并努力向“中国一流特色新能源产业园区”迈进。

(4)低碳城市建设要从实际出发,探索科学的发展道路。

目前国际上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进城市,如伦敦、纽约、哥本哈根、东京、多伦多、芝加哥、波特兰、阿姆斯特丹、奥斯汀、斯德哥尔摩、西雅图等,都是“世界大城市气候领导联盟”(Large Cities ClimateLeadership Group)成员,这些城市与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相比,在发展阶段、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消费模式、技术水平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别。西方国家在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之前早已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进入后工业社会,在能源更新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掌握着最先进的低碳技术,拥有强大的碳金融工具。事实上,从世界各主要国家100多年来的碳排放数据看,英国一直是处于一个较低位置,并呈一条比较平滑的曲线发展的(汪莉丽等,2009)。英国人首先提出的低碳经济理论,是为以英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占据国际经济的制高点,以低碳贸易作为国际贸易准绳来牵引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服务的。低碳贸易可以使英国人重新在经济上利用低碳技术来领导世界经济。它是以低碳生产、低碳产品制造和低碳贸易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模式。

因此必须警惕西方发达国家用“碳道德”来绑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用“碳政治”来制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用“碳金融”来掠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果,用“碳帝国主义”来重构一个不平等、不公正、不安全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必须重视我们处于城市化加速期和工业化关键期的现实,正视资源环境约束的严峻形势,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发展中寻求城市化、工业化和低碳之间的平衡,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道路。

2.3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概念辨析

从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看,低碳城市的概念融合了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等多项理念,并集中将种种有关未来的发展理念综合性地体现在地方城市发展的平台上,既具有发展概念和理论上的传承性,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整合力以保证实践的可操作性(戴亦欣,2009)。

2.3.1低碳城市与低碳经济

低碳城市由低碳经济的概念发展而来,低碳经济是低碳城市的基石。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目前,国际气候谈判已不只是单纯的环境事务,而是涉及未来各国争取发展空间和选择发展道路的问题,关乎各国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Hamin E.M.etal,2009)。

因此,尽管目前各界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界定并不统一,但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学者们在需要将碳排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联系起来研究低碳经济上是有共识的,低碳经济通过技术跨越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同时也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潘家华等认为,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2010)。碳生产力指的是单位CO2排放所产出的GDP,碳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人文发展(human development)意味着在经济能力、健康、教育、生态保护、社会公平等人文尺度(humandimensions)上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低碳城市中“低碳”内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