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非洲: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世界我知道)
13525200000005

第5章 狂野坦桑尼亚(1)

坦桑尼亚浓缩了非洲大陆的人杰和地灵,它拥有非洲大陆最高的山——乞力马扎罗山、最深的湖、最大的内陆水系、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世界上最着名的国家公园以及种类丰富的热带野生动植物群。在这里,你可以欣赏神奇的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触摸那世间最纯净的雪;又可以驾驶四轮驱动越野车在塞伦盖蒂大草原上追逐狮群,亲身体验《动物星球》等经典节目中的场景;更可以领略桑给巴尔的热带海滨风光,享受印度洋温暖的阳光和洁白的沙滩,探索形态万千的珊瑚礁岛。

第一节坦桑尼亚走一回

位于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河湖众多,资源丰富,因此这里便成为了动物的聚集地。

1.地理坐标——坦桑尼亚的位置查询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北与肯尼亚和乌干达交界,南与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接壤,西与卢旺达、布隆迪和刚果(金)为邻,东濒印度洋。大陆海岸线长840千米。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部分低地属热带草原气候,西部内陆高原属热带山地气候。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1℃~25℃。桑给巴尔的20多个岛屿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热,年平均气温26℃。

坦桑尼亚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东部沿海为低地,西部内陆高原面积占内陆总面积一半以上,东非大裂谷从马拉维湖分东、西两支纵贯南北。东北部的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博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峰。主要河流有鲁菲吉河(长1400千米)、潘加尼河、鲁伏河、瓦米河等。湖泊众多,有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和马拉维湖等。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的部分低地属热带草原气候,西部内陆高原属热带山地气候,凉爽而干燥。

由于接近赤道,坦桑尼亚的日照可谓充沛,气温也因为阳光的格外“关注”而高了一些,但并非达到酷热难耐的程度。由于受到海洋气候的影响,非洲大陆的和煦阳光与印度洋的清新海风便成了绝配,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舒适的气候。

坦桑尼亚最热的季节应该是从每年的10月份开始,到第二年的3月份。但是关于最高温度能够达到多少,没有实际的参考资料。

坦桑尼亚下雨的时期好像有着固定的时间,人们出行总是随心所欲,不用为雨犯愁。每年的4月份,坦桑尼亚进入雨季,下雨次数很多。

到了5月份,下雨一般都在周末。周一至周五总是艳阳高照,出门办事和户外工作的人都会汗流浃背。等到周末休息想要出去放松的时候,老天爷好像是在和你作对一样,雨一下就是半天或者一天,天公总是不作美,也不会照顾人们的心情,出去娱乐是不可能的。直到6月份,下雨稀少,几乎都是特别舒服的“空调天”,老天好像也是在弥补人们的失望一样,此时也是人们出行的最佳季节。

一般在6月份的时候,白天的气温大约在30℃左右,晚上气温大约在20℃左右,所以这里几乎不会出现“桑拿天”,应该属于坦桑尼亚特有的“冬天”吧。每当早晨和晚上打开窗户,总有丝丝凉意侵入,室内几乎不用开空调。

在坦桑尼亚,日出日落的时间大概是在6:30左右,所以出行看日出一定要选准时间,看准天气,这样才会有一个愉快的旅行。

2.马拉河:看动物的悲壮迁徙

马拉河从坦桑尼亚起源,流入肯尼亚的马塞马拉大草原。河道不宽,河水也不深,有点发红,河道弯弯曲曲,平静地躺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

每年七八月,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迁徙,马拉河是必经之路。经过长途奔波,角马、斑马等动物来到肯尼亚的马塞马拉,已经是饥渴交加。角马等食草动物要生存,只有过了马拉河,才能到达水草丰盛的草场。然而,过河又意味着死亡。马拉河虽然不深,河水也不算急,但河里却处处暗藏杀机,大群的鳄鱼在角马渡河的必经之地潜伏,一旦角马渡河,便会悄悄游到角马身边,一个突然袭击,咬住角马便往水里拖,随着一声惨叫,角马很快淹没在水中。但是死亡的威胁吓不倒角马渡河的决心,一只角马倒下去,千万只角马滚滚而来,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此时的马拉河,角马被鳄鱼袭击发出的嚎叫声、角马渡河的踏浪声响成一片,岸上烟尘滚滚,河里水声隆隆。仅仅数分钟时间,角马下河的悬崖被踩成了陡坡,角马上岸的荆棘丛生的丛林被冲出了一条条小路。近万头角马胜利渡河,马拉河就会恢复平静,河水依然浑浊,河面上会漂浮几匹角马的尸体。多少年来,马拉河吞噬了无数生灵,角马除了被鳄鱼袭击外,那些在路上被狮、豹袭击或从悬崖摔下而受伤的,或是老弱病残的,或在渡河中被踩在水下的,都会在马拉河葬送自己的生命。马拉河又称为胜利之河,河水孕育着万千动物。过了河的角马得到了新生和繁衍后代,时间不久,它们又会带着儿女,从原地返回,再次接受马拉河的洗礼。面对马拉河,目睹角马过河的恢宏场面,震惊之余又带来几分伤感。动物也在为生存而搏斗,而那种搏斗是那样活生生的,是那样直接和残酷无情。

3.坐拥坦桑的自然之美

坦桑尼亚位于东非大陆,国土面积约94.5万平方千米,森林和林地面积共3350万公顷,覆盖率达46%。其中有1300万公顷森林保护区,8万公顷人工林场。该国林业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坦桑木材工业主要的原料来源,并为92%的农村地区提供木炭燃料。此外,坦桑的大河源头多位于森林保护区内,约80%的国家电力来自水利发电。坦桑林地呈现的生物多样化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药材、水果和经济收入,也为旅游、狩猎、养蜂业和其他副产品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林业为坦桑提供约73万个就业机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至3%。

坦桑尼亚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钻石、黄金、煤、铁、磷酸盐、石油、天然气等。

过去坦桑尼亚一直在进行石油勘探作业,先后在靠近达累斯萨拉姆的沿海地区、鲁菲吉河盆地和姆特瓦拉区钻了许多井,在东南部的松戈松戈小岛上发现具有商业价值的天然气。

坦桑尼亚最主要的天然气源发现于松戈松戈岛和米纳兹湾。这两大天然气基地储量分别为300亿立方米和150亿立方米。

坦桑尼亚从1985年对外开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上升。特别是对石油的需求尤其强烈,石油作为经济发展动力,已成为坦能源结构乃至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坦桑尼亚还拥有较为丰富的渔业资源。坦桑尼亚的淡水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占国土总面积6%的维多利亚湖。坦桑尼亚境内湖面面积53480平方千米,主产尼罗河河鲈鱼,还有鳕鱼、狗鳕、黑线鳕、比目鱼、鲽鱼、鳎鱼、鲱鱼、沙丁鱼、鲻鱼、吞拿鱼、红鱼、海鲈鱼、海鳗、鲣鱼和鹰嘴鱼等。此外,坦桑尼亚也出产龙虾、螃蟹和各种虾。

第二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走进坦桑尼亚,一座座巍峨的高山会将你的视线遮挡住。站在高山之巅,俯瞰谷底,总会令人产生惊悚之感。东非大裂谷的深邃、乞力马扎罗山的威猛以及喷火的火山都使整个坦桑显得强劲有力。

1.“非洲屋脊”的王冠

被誉为“赤道雪峰”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的坦桑尼亚东北部。在赤道附近“冒”出这一晶莹的冰雪世界,世人称奇。这里绿草如茵,树木苍翠,斑马和长颈鹿在草原上漫游……在斯瓦希里语中,乞力马扎罗山意为“闪闪发光的山”。它的轮廓非常鲜明:缓缓上升的斜坡引向一长长的、扁平的山顶,那是一个真正的巨型火山口——一个盆状的火山峰顶。酷热的日子里,从很远处望去,蓝色的山基赏心悦目,而白雪皑皑的山顶似乎在空中盘旋。常伸展到雪线以下缥缈的云雾,增加了这种幻觉。山麓的气温有时高达59℃,而峰顶的气温又常在零下34℃,故有“赤道雪峰”之称。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脉,是一个火山丘,高5963米、面积756平方千米的乞力马扎罗山素有“非洲屋脊”之称,而许多地理学家则喜欢称它为“非洲之王”。

乞力马扎罗山是坦桑尼亚名副其实的王冠。它从空旷的平原上拔地而起,山顶终年积雪,云蒸雾绕。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可以步行到达的云中之山。乞力马扎罗山的底部直径是40英里(约合64公里),这足以让人顿生敬畏之情。

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休眠火山,而不是死火山。

人们时不时可以听到爆发预兆般的轰轰声,看到从火山口滚滚冒出的气体。

尽管位处赤道和南纬3度之间,基博和马温兹两大山峰峰顶还是有终年不化的积雪。

基博峰顶有一个直径2400米、深200米的火山口,口内四壁是晶莹无瑕的巨大冰层,底部耸立着巨大的冰柱,冰封雪盖,宛如巨大的玉盆。基博峰的最高点,同时也是乞力马扎罗山的最高点,是乌呼鲁峰。

乞力马扎罗山有两个主峰,一个叫乌呼鲁,另一个叫马文济,两峰之间有一个十多千米长的马鞍形的山脊相连,远远望去,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孤单耸立的高山,在辽阔的东非大草原上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当你凝神远眺这座壮丽深邃的大雪山时,常常能感受到它有股内在的伟力,一种燃烧的、躁动着的原始生命力。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乞力马扎罗山一直是一座神秘而迷人的山——没有人真的相信在赤道附近居然有这样一座覆盖着白雪的山。乞力马扎罗山在坦桑尼亚人心中无比神圣,很多部族每年都要在山脚下举行传统的祭祀活动,拜山神,求平安。

乞力马扎罗山国家公园和森林保护区占据了整个乞力马扎罗山及周围的山地森林。乞力马扎罗山国家公园由林木线以上的所有山区和穿过山地森林带的6个森林走廊组成。乞力马扎罗山四周都是山林,那里生活着众多的哺乳动物,其中一些还是濒于灭绝的种类。

乞力马扎罗山属于坦桑尼亚,属于非洲,是粗犷剽悍的非洲人的象征。

乞力马扎罗山是坦桑尼亚人心中的骄傲,他们把自己看做草原之帆下的子民。据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神降临到这座高耸入云的高山,以便在高山之巅俯视和赐福他的子民们。盘踞在山中的妖魔鬼怪为了赶走天神,在山腹内部点起了一把大火,滚烫的熔岩随着熊熊烈火喷涌而出。妖魔的举动激怒了天神,他呼来了迅雷闪电、瓢泼大雨把大火扑灭,又召来了飞雪冰雹把冒着烟的山口填满,这就是今天看到的这座赤道雪山,地球上一个独特的风景点。

这个古老而美丽的故事世代在坦桑尼亚人民中间传诵,使大山变得神圣而威严无比。

1999年4月1日,该国《非洲》报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称“欧盟发达国家准备出巨资用沙石把乞力马扎罗山抬高几百米”。“喜讯”传来,许多坦桑人欢腾雀跃起来,心想:它会不会变成第二个珠穆朗玛峰。

然而,第二天报纸把事情捅破,原来4月1日是“愚人节”。即使如此,仍有一些人坚信不移,因为他们明明看到20多个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天天扛着仪器测量雪山。

在坦桑尼亚举行“2000年世纪登山活动”之前,坦桑尼亚政府宣布:乞力马扎罗山的准确高度是5892米。据报道,从1889年开始,德国和英国学者几乎像比赛一样对这座大山进行轮番测量,分别得出过6011、5982、5930、5965、5963、5895等五花八门的数字。

还是在山脚下开小旅馆的巴拉克想得通:“只要非洲别的山不再长高,乞力马扎罗还是非洲最高屋脊,爬起来还像过去一样困难。”乞力马扎罗山是坦桑尼亚人民的母亲山,世世代代用她的乳汁抚育着自己的儿女。

然而,19世纪,德国殖民者首先侵入了这片美丽多娇的土地,扰乱了这里的平静和安宁。他们把早已被非洲人民命名的“乞力马扎罗”雪山说成是由他们“首先发现的”,并把他们的所谓“功绩”铭刻在石头上。这方记录着殖民主义罪恶的“功德”碑至今仍竖立在莫希一所老式洋房的大门前,现在已变成坦桑尼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科书。后来英国殖民者又占领了这块土地,伊丽莎白女王又在德国皇帝威廉生日时把乞力马扎罗山雪峰作为“寿礼”送出,演出了一幕充满殖民主义色彩的滑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