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北美洲:加拿大(世界我知道)
13524900000016

第16章 这边风景独好——加拿大名胜篇(3)

几支巨大的河流为公园增添了优雅的韵致。汹涌的皮斯河穿越其间,奴河与阿萨巴斯卡河构成了东部边界。皮斯河与阿萨巴斯卡河所流入的阿萨巴斯卡湖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淡水河三角洲。川流不息的河流与三角洲的潮湿地貌供养了数不尽的水禽,诸如鸭子、野鹅、天鹅、潜鸟。1982年国际自然保护组织认为野牛国家公园保护了两处具有世界重要地位的湿地,一块是皮斯——阿特巴斯卡三角洲,一处是北美鹤的产卵和孵卵区。皮斯——阿特巴斯卡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三角洲之一,而且是北美鸟儿主要的产卵区和涉禽的季节性迁栖地,一部分涉禽在此度过春秋两季。在公园的中北部,是由灌木、浅塘、河流和湖泊组成的脆弱的生态系统,是濒危北美鹤的家园。

第四节美妙绝伦——落基山脉公园群

世界上美丽的山脉很多,但是没有一个可以和落基山脉相比。这里的峰峦绝顶,冰川瀑布,山间温泉,还有常青的森林都是无可比拟的。有人说,加拿大落基山脉是一座可以膜拜的神庙,因为只有到了这里,你才会感到造物的神奇,天地的广阔和自我的渺小。也有人说落基山脉等于“将50个瑞士融合在一起”,这也不算夸张。加拿大境内的洛基山脉两侧方圆近3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分布着四个世界遗产级的国家公园以及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公园,还有众多零散的动物保护中心、自然保护区公园等。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原始森林、冰川、瀑布、河流、大湖、温泉……一切你能够想象到的自然景观都汇聚在这里。

1.落基山之光影

落基山脉国家公园群,位于加拿大西南部的艾尔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落基山脉的国家公园群,面积2.34万平方千米。包括贾斯帕、班夫、约霍、库特奈等国家公园,及汉帕、罗布森、阿西尼伯因等省立公园,是落基山脉中最美丽的地区。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落基山脉的国家公园群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逶迤相连的班夫、贾斯珀、库特奈和约虎国家公园,及罗布森山、阿西尼博因山和汉伯普罗文秀公园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高山风景线,那里有山峰、冰河、湖泊、瀑布、峡谷和石灰石洞穴。

伯吉斯谢尔化石遗址里着名的海洋软体动物的化石,在这里也有发现”。

加拿大落基山脉四季阳光普照,气候怡人,春天山谷中一片新绿,百花盛开;夏季白天虽热,但夜晚凉爽;秋天气候干燥,山中层林尽染,颜色煞是好看;冬季虽然寒冷,但是天空湛蓝,这就是山间的四时了。

每个季节在山区远足都会有一番不同的发现和感受。

行走在任何一个季节,都可以欣赏到四季常青的原始森林、静谧的河谷、水彩画般美丽的湖泊和河流、瀑布、温泉、还有神奇的史前时代遗留下来的冰川。那些被冰川雕塑过的山崖,现在开满了芬芳的野花。

从形成历史来看,落基山脉公园群内的山脉相对来说都很年轻,约形成于7000万年前。

嶙峋的山峰与流动的冰川在这里形成了奇特的对比。冰川从冰原缓缓滑下,把坚硬的岩石磨为粉末,粉状的岩屑覆盖在冰湖上。冰川的融水供应着美丽的圣路易斯湖,极致美景,令人赞叹。

飘浮在水中冰砾的反射光线也把湖泊打扮得如同绿宝石一般璀璨。

落基山壮丽秀美的地貌孕育着多姿多彩的植物,白杨、松、枞和云杉密密地围绕着谷中波光粼粼的湖水,清澈的湖水倒映出巍峨的雪山。随着海拔的升高,阔叶林变成针叶林,再往上,冰雪和岩石逐渐成了山巅的主角。夏季,山间长满了风信子和扫帚树,野草莓和蓝莓点缀着草地,黄色的冰川百合也从融雪中冒出头来。这里,野生动物的品种也很多,有225种鸟类,小到蜂鸟,大到鹫鹰;还有56种哺乳动物,在高地有落基山山羊、大角绵羊,森林地带有篦鹿、灰熊等,谷底、湖沼周边生长着湿地性植物,水边则居住着海狸。其中最有名的当数灰熊和黑熊,灰熊警惕性很高,喜欢独来独往,黑熊则喜欢热闹,爱在公园内的小路上和宿营地里的废物堆中寻找食物。

2.落基山之名胜

落基山脉公园群中的贾斯帕国家公园,是公园群中最大的国家公园。发源于哥伦比亚冰原的阿萨巴斯卡河流经这里,河水流入风光旖旎的大奴湖、马里奴湖。贾斯帕公园内还有水温为54℃的斯曾林格斯硫磺温泉。它的西部是罗布森山公园,公园内的罗布森山海拔3954米,是落基山脉最高峰。罗布林高原上的穆斯湖,因为湖畔常有赫拉鹿出现,所以又叫“赫拉鹿湖”。约霍国家公园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心是约霍溪谷,溪谷位于冰雪覆盖的群山之间,海拔3000米。约霍在当地土着语言中就是“壮观”的意思。约霍河上的塔克克乌瀑布落差达348米。

班夫国家公园是加拿大第一个国家公园,避暑胜地。位于艾尔伯塔省西南部,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交界的落基山东麓。1885年建立,面积约6666平方千米。内有冰峰、冰河、冰原、冰川湖和高山草原、温泉等景观,奇峰秀水,居北美大陆之冠。公园中部的路易斯湖,风景尤佳,湖水随光线深浅,由蓝变绿,漫湖碧透,故又称翡翠湖。沿落基山脉,有多处这类冰川湖泊,它们犹如一串串珍珠,把静静的群山点缀得生气勃勃。园内植被主要有山地针叶林、亚高山针叶林和花旗松、白云杉、云杉等,另外还有500多种显花植物。主要动物有棕熊、美洲黑熊、鹿、驼鹿、野羊和珍稀的山地狮、美洲豹、大霍恩山绵羊、箭猪、猞猁等。

公园建有现代化旅馆、汽车旅馆和林中野营地。高山还架设有悬空索道,从山下一直通向山顶。

峰顶建有楼阁和观望台,游人可凭栏远眺周围景色。路易斯湖畔的古堡酒店,独占湖光山色之美,更兼古色古香的外形设计和富丽堂皇的内部陈设,吸引游客争相下榻和光临。班夫镇上开辟有艺术中心和博物馆,每年入夏,有众多印第安人在这里搭起帐篷和舞台,穿上民族服装,向游客表演富有特色的民族歌舞。公园入口处附近,有一座华人岭,据说是因19世纪大批华人在北美洲修铁路时居住这里而得名。铁路和横贯加拿大的公路均穿越公园境内。

库特奈国家公园也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公园中有冰川、冰川谷和冰川湖等。斯蒂温山的巴鸠斯页岩化石层,有保存得非常好的寒武纪化石,其中甚至有保存完好的古生物的软体部位,非常珍贵。据推断,这些化石的年龄已经有5.3亿年。库特奈国家公园占地约1406平方千米,气候比其他落基山国家公园更为温和,南部地区尤其如此,夏天又干又热。它是加拿大唯一一个既有冰川又有仙人掌的公园。

坐落于落基山脉山麓,还有一处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所挑选的世界遗产,它便是北美野牛跳崖处(野牛涧),是一个原住民为狩猎野牛专用的野牛跳崖,也是一个以北美原住民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世界遗产委员会曾如此评价:“在艾尔伯塔省的西南部,发现了一个土着人的营房和坟地,里面存有大量的野牛骨骼,展示了近6000年前的北美土着人的习俗。他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对野牛习性的了解,将牛群追赶到悬崖上杀死,然后在下面的营房里分割尸体。”

几千年来,美洲野牛是在北美大平原上居住的土着居民谋生的物质来源:牛肉可以充饥,牛皮可以做成帐篷及衣服,牛粪可以生火取暖,牛的腱、骨和角可以制成工具。史前期,美洲野牛跳崖处是印第安土着居民一个最大的围猎场。艾尔伯塔西南的箭猎山中的野牛跳崖处是北美最大、最古老,得到最完善保护的围猎场,它包括圈牛区、屠宰区和加工处理场几个部分。其中,圈牛区面积32平方千米左右,美洲野牛被圈到这里后,即被赶下悬崖摔死。屠宰区内有一道约18米高的悬崖。

从公元前5700年到19世纪中期,被赶下这道悬崖摔死的野牛不计其数,悬崖下白骨累累。今天,在11米左右深的存骨坑内仍然可以看见许多野牛骨骼。加工处理场是人们对野牛进行加工的地方,位于圈牛区附近。

这里遗留的一些土坑是专为贮存、燃煮食物而挖的,土坑周围有用野牛骨垒成的骨墙。

欧洲人到达美洲时,美洲野牛分布在北美洲大部分土地上,曾多达6000万头,是平原印第安人的经济支柱。后来向西移动的白人以任意屠杀美洲野牛为乐,许多印第安人与白人之间的矛盾即由野牛群的减少而引起。

到1900年前后,美洲野牛已趋绝迹。由于加拿大艾尔伯塔省艾尔伯塔山的野牛跳崖处完整保存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狩猎古迹以及悬崖下古老的加工遗址,1981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予以保护。

1990年,加拿大政府在此建立了森林野牛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成立后,北美野牛数量才慢慢开始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