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北美洲:古巴(世界我知道)
13524700000001

第1章 美丽的岛国——古巴国家概况(1)

古巴(西班牙文:Cuba),标准名称为古巴共和国(西班牙文:Repúblicade Cuba),是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它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以东,美国佛罗里达州以南,牙买加和开曼群岛以北,海地和特克斯与凯科斯群岛以西。

第一节 墨西哥湾的钥匙——古巴地理风貌

古巴享有“墨西哥湾的钥匙”的美誉,由于其国土的形状酷似一条鳄鱼,加之国内绿树成荫,因此人们又赋予它“加勒比海的绿色鳄鱼”称号。这个加勒比海上的美丽岛国是如此令人着迷、令人向往,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和别具风情的亚热带海洋气候使该岛的风光别具一格。

古巴四季常青,植被极其茂盛,植物种类有8000多种,其中50%以上的植物都是古巴岛上的特有品种。同时,它的生态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周围海域里生活着900多种鱼类,陆地上栖居着4000多种软体动物,丛林间飞翔着400多种鸟类。

1.地理概况

古巴位于北纬21.3°,西经80°附近,加勒比海西北部。东面与海地相望,南面距牙买加约140千米,北面离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端217千米。古巴国土由古巴岛以及青年岛等1600多个岛屿组成,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国土总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

古巴有三大山系:东山系、西山系以及低中山系。东山系以马埃斯特腊山为主,是最大的山系。西山系主要由崎岖不平的山脉和岩溶地构成的丘陵组成。构成低中山系的则是几条较低的山脉。在古巴中西部的广阔平原上,分布着大量的牧牛场和烟草种植园,松木、桃花心木、椰树和吉贝是主要的植物物种;动物则主要有蝙蝠、龟、鳄、爬行动物以及候鸟和啮齿动物等。

古巴全境大部分地区都属热带雨林气候,仅西南部沿岸背风坡为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5.5℃,1月为最冷月份,5-10月为雨季,常遭飓风侵袭,其他月份为旱季。除少数地区外,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古巴岛的最高峰是图尔基诺峰,它位于马埃斯特腊山脉,由三个靠近海岸的山峰组成,即古巴峰、瑞典峰和雷亚尔峰。其中最著名的是雷亚尔峰,主要由玢岩和石英闪长岩组成,海拔1974米。这些沿海的山脉大多是珊瑚石灰岩地貌,山势雄伟壮阔,丛林遍布,是人们旅行的首选之地。

由马埃斯特腊山脉北麓发源出了古巴最大的河流——考托河。该河全长约370千米,自东向西流经格拉玛和圣地亚哥两个省份,流域面积达1.1万平方千米,衍生出了萨拉多河、巴亚莫河等旁支。考托河的下游是古巴重要的稻米、烟草和甘蔗的种植区,其间可通航,航程约112千米。

古巴交通四通八达,公路总长4.9万多千米,铁路总长14838千米。

古巴海运便利,有将近40个商业港口以及辅助港口,哈瓦那和圣地亚哥是最主要的港口。空运能力十足,有包括10余个国际空港在内的20多个机场,能同40多个国家通航。

2.首都哈瓦那

古巴首都哈瓦那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城市和著名港口。人口接近215万(2008年),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0%。哈瓦那地处哈瓦那湾阿尔门达雷斯河岸,是墨西哥湾通往大西洋的门户,战略位置险要。哈瓦那占地面积约740平方千米,由几个卫星城组成,分别是瓜纳瓦科阿、马里亚瑙、雷格拉、圣玛丽亚·德尔罗萨里奥。哈瓦那曾经是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的重要战壕,也是西半球最大的海港。

哈瓦那建成于1519年,1898年成为古巴首都。作为海港,它的运输量极大,可以容纳远洋巨轮,港湾底部建有连接两岸的通道,全国一多半的进出口货物都要经过此处。从这里输出的货物主要有糖、雪茄和热带水果等。

哈瓦那是古巴的工业中心,既包括制糖、酿酒、烟草、纺织等轻工业,又包括冶金、造船、石油等重工业。作为全国的交通枢纽,哈瓦那的铁路和公路非常发达。位于郊区的何塞·马蒂国际机场,将古巴和世界人民紧密联系起来。哈瓦那城中有不少风景名胜,比如建于18世纪初的教堂、建于1728年的哈瓦那大学,以及博物馆、纪念碑等,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大多数中国人可能都是从这样一句歌词中认识哈瓦那的,“美丽的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游览“美丽的哈瓦那”应该以首都哈瓦那为中心辐射进行。那里的景点分布得很散,大致在老城区、革命广场附近、海边较为集中。

哈瓦那古朴厚重,有史料证明说,哈瓦那是整个美洲保存最为良好的历史名城。1982年,哈瓦那的老城区以及港口附近的军事防御体系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遗产”。所以,游客可以从这里开始欣赏迷人的哈瓦那以及整个美丽的古巴。

古巴的建筑延续了欧洲风格。前面提到,古巴宗教以天主教为主,老城区里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建于1704年的巴洛克风格的大教堂,教堂内部保留了一些名画。这座教堂现在仍在使用中,每到星期日,如果到达教堂,就能够体会到弥撒的庄严。教堂前的广场上经常会有手工制品集市,出售古巴木雕、玳瑁制品和雪茄烟盒等手工艺品。现在,教堂附近的街区几乎全面转向旅游业,除了大教堂以外,附近值得一看的景点尚有前总督府和古城墙。如果旅游人有兴致,可以在其中逛街和观光,累了还可以在广场上的咖啡座品尝咖啡,伴着加勒比风情的音乐啜饮一杯浓浓的古巴咖啡,着实别有一番情趣。

大教堂附近的中国城是中国游客不能不看的景致。在古巴历史上,华人的街区规模宏大。如今,时过境迁,这里只有一条并不宽阔的商业街能使人感受到一些中国气氛。从一个上面写着“中国城”的街道进入,街两旁都是小饭馆,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写着“XX餐馆”或“XX饭馆”。

在哈瓦那的华人街上,你一般见不到中国人,只有在拐角的《光华报》馆,才能找到几位能用中文和你交流的华侨。

哈瓦那的中心是革命广场。在广场上,矗立着高大的何塞·马蒂纪念碑,而对面就是切·格瓦拉的巨型画像。何塞·马蒂是古巴伟大的革命先驱,又是无产阶级思想家,同时还是伟大的诗人及作家,相当于中国人心中孙中山先生在中国的地位。切·格瓦拉更是古巴乃至全世界人民至今难忘的无产阶级革命者。革命广场平时是古巴人举行各种集会和游行的地方,这里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还有热闹的集市。

如果你来到哈瓦那,那么海滨大道是不可错过的。海滨大道的英译名是“马雷贡”,总长度约5千米。堤上平时常有情侣在此散步,所以这条长堤也被人浪漫地称做“爱之墙”。在海滨大道的东端有一座古城堡-莫罗·卡瓦尼亚城堡,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是美洲最古老、规模最大和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之一。16世纪时,为了抵御英、法、荷等国海盗的侵袭,西班牙国王下令修筑了莫罗城堡。城堡居高临下,紧紧扼住哈瓦那港的入海口。18世纪,仅莫罗城堡已经不能满足驻军的需要了,于是又修建了卡瓦尼亚城堡。这两座姊妹城堡带有强烈的意大利和法国建筑风格。每天晚上9时左右,古城堡里都会举行打炮仪式,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看。

每天傍晚,最棒的热带歌舞表演在一家古巴与西班牙合资的“热带风情”饭店举行,形成了传统,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晚上10点,演出正式开始,一直持续到凌晨1点左右。这里,舞者尽情地释放激情,歌者也陶醉其中。除了单纯的舞蹈、歌唱外,还有一些短歌舞剧以及杂技表演秀,不一而足。

此外,哈瓦那大剧院也是不得不看的美景。它的前身是加列戈中心的大楼,其结构参照脚跟剧院,之后成为国家剧院,今天是国家芭蕾舞大剧院。在脚跟剧院时代,首次安装了电话。卡鲁索、帕伏洛瓦和普利塞斯卡娅等世界著名芭蕾舞巨星都在国家芭蕾舞大剧院演出过,这都是由于古巴最著名的芭蕾舞大师阿利西亚·阿隆索辛勤努力的结果。

哈瓦那还有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安伯斯饭店,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曾于1939年在这家饭店的511室创作了《丧钟为谁而鸣》。

知识小百科

海明威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

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20世纪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早期,他创作了《在我们的时代里》、《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和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其中,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好作品。海明威晚期的代表作为《老人与海》。1954年他获得第五十四届诺贝尔文学奖。

知识小百科3.巴拉德罗

除了首都哈瓦那,最重要的游览胜地莫过于海边小镇巴拉德罗。

古巴的沙滩被许多西方游客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沙滩”,巴拉德罗无疑是古巴沙滩的最佳代表。这片海滩有25千米长,平缓连绵、细沙柔滑,海水碧蓝且清澈,再加上白色的沙滩和茅草的遮阳小棚,构成了一种纯粹的加勒比情调。20世纪初,法国出身的美国亿万富翁杜邦来到这里,十分欣赏巴拉德罗的迷人风光,于是他把别墅建在这里,因此杜邦也就成了20世纪初推动巴拉德罗旅游开发的创始人。

近些年来,旅游业得到了古巴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如今这里已经建成10余家星级大酒店,还有很多豪华的别墅村,以及各式各样的活动中心和水上娱乐中心。饭店多由西班牙人、美国人和加拿大人投资,傍海而建,配有豪华、高档设施。在这里,从饭店的大堂走出,就可以来到海滩上,海滩上也没有更衣室、厕所、小摊贩之类的服务设施。当然,不住饭店的游客一样可以穿过饭店的大堂来海滩上游玩。一旦游客入住后,宾馆就会提供成套的餐饮和娱乐休闲活动。海滩上成排的躺椅供游客使用。周围那些尺寸不一、形状各异的游泳池内,教练所以免费指导游客们在水中活动,孩子们则可以尽情地嬉戏。

来过这里的人总是戏称巴拉德罗是古巴的“外汇银行”。

当地人可能会说他们不喜欢巴拉德罗,因为那里几乎成了外国人的世界,已然失去了古巴民族的特色。不过,那种蓝天白云、海浪沙滩、椰树婆娑、清风拂面的风光却仍然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事实上,古巴拥有大小岛屿1600余座,北面的岛屿多为珊瑚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商机无穷。但是因古巴国库中的外汇储备有限,又缺乏能与国际接轨的餐饮、宾馆管理人才,所以古巴优秀的旅游资源还有大量潜力可挖,有待逐步开发。

4.革命名城

来到古巴旅游,有必要到几个历史名城参观,它们都是革命圣城,比如圣地亚哥,这个坐落在古巴岛东部的城市记录了古巴许多革命事迹,其中著名的蒙卡达兵营就在该地。蒙卡达兵营是卡斯特罗打响武装起义第一枪的地方,它修建于19世纪中叶,位于圣地亚哥东北方蒙卡达街和维多利亚诺·加尔松街的交界处,曾作为西班牙殖民者的军队驻扎地而存在。

圣地亚哥是古巴共和国的第一个首都,最初建立于1514年,但一直到1522年才获得了城市的地位。自建成之日起,它就频频受到加勒比海盗的侵犯,直到17世纪中叶,这里修建起了一系列的防御工事,情况才得以好转。其中,所有防御工事中最著名的要属莫罗城堡了。

圣地亚哥被赞誉为古巴的“英雄城市”,走在蜿蜒漫长的街道上,甚至能够闻到历史英雄的气息。圣地亚哥湾的辽阔广袤,使人沉溺其中不舍转身观看苍老的城市建筑。

圣地亚哥城市中的建筑非常特别,圣佩德罗·德拉罗卡·德尔莫罗城堡享有“世界纪念碑”之称。圣地亚哥博物馆陈列着各个历史时期该地区的遗迹。这里的嘉年华狂欢节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来自全国各地的男女老少没有人愿意错过这个美好的节日。

作为古巴文化诞生的摇篮,圣地亚哥孕育了加勒比海人长达几个世纪的种族融合而形成的民间艺术,譬如热情奔放的舞蹈、欢快淳朴的音乐,以及文学和绘画等。

圣克拉拉市,是古巴中部维利亚克拉拉省的又一个名声响亮的城市,它因是切·格瓦拉战斗过的地方,因而享誉世界。1958年,古巴革命即将胜利,卡斯特罗派遣切·格瓦拉领导一支游击队伍,发动圣克拉拉保卫战。队伍成功击退了政府军,并向首都哈瓦那进攻,为卡斯特罗的起义军夺取全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古巴革命胜利后,心怀普世情怀、人道主义和正义精神的切·格瓦拉,来到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继续展开游击斗争,帮助尚未获得独立的民族取得胜利的果实。但是,事情进展得并不如人意,随着美国对南美洲地区的政治渗透越发严重,切·格瓦拉所领导的游击队成了南美政府军和美军深恶痛绝的对象,他们联合起来,于1967年10月,诱捕了切·格瓦拉,并将他处以惨无人道的死刑,并抛弃了其遗体。20世纪90年代,古巴掀起了一场寻找切·格瓦拉及游击队遇难者遗体的运动,人们于1997年发现了格瓦拉被切断双手的尸首,然后运回古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