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解读人类与地球(探究式科普丛书)
13524100000007

第7章 神奇的地球结构(6)

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天都会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这对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平衡有着重要意义。又如,在降水时,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植物层都能够截留一部分雨水,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表径流。枯枝落叶层就像一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大量地吸收和贮存雨水。因此,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森林还能净化空气、消除噪声、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美化环境。

②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水量很少。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水量很不均匀,因此,种群密度和群落的结构也常常发生剧烈的变化。

草原上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的草原有少量的灌木丛。由于降水稀少,乔木非常少见。这里的动物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草原上啮齿目动物特别多,它们几乎都过着地下穴居的生活。如瞪羚、黄羊、高鼻羚羊、跳鼠、狐等擅长奔跑的动物,都生活在草原上。由于缺水,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

草原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在我国广阔的草原上,饲养着大量的家畜,如新疆细毛羊、伊犁马、三河马、滩羊、库车羔皮羊等。

这些家畜能为人们提供大量的肉、奶和羊毛。此外,草原还能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被风沙侵蚀。

由于过度放牧以及鼠害、虫害等原因,我国的草原面积正在不断减少,有些牧场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因此,必须加强对草原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③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可以看做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海洋中的生物种类与陆地上的大不相同。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海洋中的动物种类很多,从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到动物中个体最大的蓝鲸,大都能够在水中游动。海洋中的某些洄游鱼类,在一生中的一定时期是在淡水中生活的,如鲑鱼、大马哈鱼等。

在水深不超过200米的水层,光线较为充足,有大量的浮游植物;海洋动物的许多种类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其中有大量的虾、鱼等。

在水深超过200米的深层海域,植物难以生存,但是还有不少动物栖息。这些动物一般靠吃上层水域掉落下来的生物遗体、残屑生活。

海洋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海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在21世纪,海洋将成为人类获取蛋白质、工业原料和能源的重要场所。

④湿地生态系统

按照《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的定义,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沿海滩涂等,甚至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水域,都属于湿地。

我国的湿地种类众多。海岸蜿蜒,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沼泽散缀南北。此外,还有大量的人工湿地,如水库、池塘和稻田等。

这些众多的湿地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湿地常常作为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水源,被人们直接利用。湿地还能够补充地下水。在多雨或河流涨水的季节,湿地就成为巨大的蓄水库,起到调节流量和控制洪水的作用。

我国东北的三江平原有许多沼泽。沼泽和沼泽化土壤的草根层和泥炭层疏松多孔,蓄水和透水能力都很强,能够拦蓄大量的洪水。

在干旱的季节,湿地中储存的水又可以补充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从而缓解旱情。

湿地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动物资源。三江平原沼泽区是亚洲东北部的水畜繁殖中心和亚洲北部水畜南迁的必经之地,那里生活着丹顶鹤、天鹅等珍稀动物。河流两岸和湖滨的沼泽是鱼类繁殖和育肥的场所。

⑤农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突出人的作用。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

农田中的动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

因此,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很快就会退化,占据优势的农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

总之,生态系统是生物体与气候、水、土等诸多因素组成的相互制约和促进、相对平衡并有自我修复组织功能的系统。

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环境、各种生物之间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下,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生产能力都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时,系统的能量输入与输出才能达到平衡;同时,只有能量达到平衡,生物的生命活动也才能相对稳定。

某种人为因素的介入会打破它的平衡,而一旦介入因素削弱或消失,大多数系统仍具有逐渐恢复到接近原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能力。

第五节岩石圈与人类

1.岩石圈

人们常常把大地比作人类的母亲。其实与母亲相比,大地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人类的吃、穿、住、行,皆来自土地,而我们不需要的东西又无不弃之于土地。若说孩子成人后还有离开母亲的时候,而人类却一刻也未曾离开过土地。

土地对人类实在是太重要了。古今中外,人类的多数战争是因争夺土地而展开的。然而,土地又实在是太平凡了,无处不有,一望无垠。与空气、水一样,土地是生命平凡而又伟大的元素。土地属于岩石圈的表层,那么,土地所属的岩石圈又是怎样的呢?

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圈。

岩石圈厚度不均,平均厚度约为100千米。

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态与现代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而大洋盆地约占海底总面积的45%。其平均水深为4000米~5000米,大量发育的海底火山就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

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态,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与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有直接联系的“全球构造学”理论。

岩石圈可分为6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还有一些较小板块镶嵌在其中。

岩石圈表层是人类活动和其他生物活动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受人类的影响也最大。

在这里,各种地质作用复杂而活跃,大气、水、生物等的相互作用,使表层的变化及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也最为显着,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地质作用一般是指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形成的作用。地质作用的能量,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化学能和结晶能;另一方面来自地球外部的称为外能,主要有太阳辐射热、位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

2.地球的外力作用

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主要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1)风化作用使地表形成松散的风化壳,为外力侵蚀作用打下基础。

风化作用一般分三类: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

岩石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的结果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这种作用属于物理风化作用。

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以及水的作用下,常常发生化学分解作用,产生新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被水溶解,随水流失,有的为不溶解物质残留在原地。这种作用是化学风化作用。

此外,植物根系的生长、洞穴动物的活动、植物体死亡后分解形成的腐植酸对岩石的分解,都可以改变岩石的状态与成分。

(2)侵蚀作用是在风化作用基础上,流水、风、冰川、生物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的破坏作用。

流水侵蚀的作用强大而普遍,大陆面积约90%的地方都处于流水的侵蚀作用控制之下,降水冲蚀地表,沟谷和河流的流水使谷底和河床加宽加深,坡面上的流水冲刷着整个坡面,使之破碎。

流水侵蚀一般能形成沟(河)谷,如我国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就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流水对岩石还有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地下水能溶解岩石中的可溶解性盐类,如碳酸钙、氯化钠等,形成天然溶液而随水流失,如桂林山水、云南石林等。

风力侵蚀能形成戈壁、裸岩荒漠等。

在高寒地区,巨大的冰川可以刨蚀地面,形成U型谷、角峰、刃脊等。在全世界约27万千米长的海岸线上,海浪不断地拍击岩石,形成了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等侵蚀地貌。

搬运作用通过水流、波浪、潮汐流和海流、冰川、风和生物作用等,将地表和近地表的岩屑和溶解质等风化物搬往他处,是自然界塑造地球表面的重要作用之一。在搬运过程中,以风力搬运为最好,冰川搬运为最差。

流水沉积能形成三角洲、冲积平原等,如长江三角洲;风力沉积能形成沙漠、黄土堆积等,如撒哈拉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等。

(3)固结成岩作用最终形成沉积岩。

总体上看,外力作用的强弱与气候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影响地形发育的水文、植被等因素都受到气候条件的控制。

例如,寒冷的冰川覆盖地区以冻融崩解、冰川作用为主,干旱地区流水作用不显着而风沙作用占优势,温暖潮湿地区的流水作用最为活跃。

决定气候条件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而气温和降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组合,就会产生独特的地貌组合。

3.地球的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包括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地球内力作用,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和盆地,成为塑造地球表面形态的主力军;对地壳物质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也是形成地形的基本力量。

地震是指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发生变形、断裂、错动的现象。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做震源。震源是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做震源深度。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