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现代化进程
13521300000037

第37章 孙中山:革命与现代化的追求(1)

孙中山,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名字。在长达30年的政治生涯中,孙中山虽然没有领导过一个统一的中国,但是,他曾为远大的目标——一个现代的、强大的、独立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奔走呼喊;曾为实现这一远大目标,一次又一次的奋起,不屈不挠地革命;曾因此遭到晚清政府的通缉,在国内呆不下去,跑到国外,在国外同样又遭到毁谤、打击、驱逐乃至逮捕,但却从未放弃自己的事业和使命。他的精神和品质举世闻名而受后人普遍景仰。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袖和旗帜。毛泽东在1956年11月《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称他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在谋求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一、矢志不渝的革命领袖

1.一个伟大而不屈生命的成长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德明,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进行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或简称中山),辛亥革命后就常以中山为名。

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孙中山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小时家境贫困,全家老幼7口人,住在村边一个十分简陋的房子内。祖父孙敬贤是一个没有土地的佃农。父亲孙达成年轻时曾在澳门学裁缝、鞋匠,后回乡佃耕几亩土地,兼作村中更夫。

全家生计艰难,很难吃上米饭,常年以番薯为主食。长兄孙眉先在邻村地主家当长工,1871年,离乡背井到檀香山谋生,经过做雇工、垦荒,后才渐成为一个华侨资本家。

出生在如此贫困家庭的孙中山,青少年时期有以下几个重要经历,值得我们在分析孙中山思想发展和成长时关注。第一,小时以番薯为主粮,穷得没有鞋子穿的少年孙中山,6岁时就参加了农业劳动,跟随姐姐孙妙茜上山砍柴草,到塘边捞猪饲料。年纪稍大,就下田除草、排水、放牛;有时随外祖父杨胜辉驾船出海取蚝。第二,10岁开始才进村塾读书。每天从早到晚,除了练习写字外,就是机械地背诵宣扬孔孟之道的《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五经之类的书,但塾师对这些书一点也不解释。这种封建教育方式引起孙中山很大的反感。第三,1878年5月,年仅12岁的孙中山随母去檀香山哥哥处生活,在檀香山5年时间里,曾在哥哥孙眉店里当过店员,后又在意奥兰尼学校、圣路易学校学习。

以上三个经历对于孙中山来说非常重要。由于出身贫寒,很小即参加劳动,这使孙中山很小就体会到贫苦民众的艰辛,“生而为贫困之农家子”,“早知稼穑之艰难”。因此,他小时最喜欢听革命故事,尤其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革命故事,他称赞洪秀全为“反清第一英雄”,后来更以“洪秀全第二自命”。也即幼时的劳作和疾苦体验推动了他后来救国救民思想的确定。

而其后两个阶段的读书生活,使他接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跨度极大的教育。私塾里受的是最为典型的封建文化教育,而紧接着又受到了典型的欧美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教育,为他进行文化对比,寻求救国救民的途径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文化背景。他在读私塾时,曾质问塾师:

“读这些书,一点也不懂,有什么意思?”而“至檀香山,就读西校,见其教法之善,远胜吾乡,故每课暇,辄与同国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之愿,于是乎生。当时所怀,一若必使我国人人皆免苦难,皆享福乐而后快”。

1883年,孙中山由檀香山返回翠亨村。而后又去香港,先后在拔萃书室、中央书院、西医书院学习,前后约八年。1892年7月以全校之冠的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获医科硕士学位。在香港,孙中山除医学、生物学、化学等正课外,还广泛阅读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学、军事学、历史学、物理学、农学著作,其中尤其爱读《法国革命史》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课余,常往来于港澳之间,在同学中发表对清政府不满的言论,提出“勿敬朝廷”的口号,并投稿港、沪报刊,鼓吹改革中国政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正是因帝国主义侵略引起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以及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黑暗反动、丧权辱国,使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到达激化和爆炸的程度,民主革命潮流奔腾全国之时。对孙中山刺激最大的是中法战争,清朝政府的昏庸、腐败和卖国,使孙中山痛愤不已。后来他回忆起此事说:“余自乙酉中法战后,始有志于革命。”“予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他说,对照香港、香山,觉得两地相距虽仅五十英里,但“情形迥异”,乃悟:“中国对于世界他处之良好事物皆可模仿,而最要之先者,厥为改变政府。”中国“数百年来只有败坏一切之恶政府。我因此于大学毕业之后,即决计抛弃其医人生涯,而从事于医国事业”。

由此可见,农民家庭的土壤、农家疾苦的体验、救亡图存的气候、西方教育的灌溉、封建统治的压迫,这一切推动着孙中山走上了追求真理,为救国救民而奋斗的历程。

2.矢志革命,愈挫愈奋的斗争历程

孙中山于1892年7月自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到澳门、广州等地行医的同时,就开始倾心力进行“倾覆清廷”的革命斗争。

第一,抛弃改良,走向革命。

孙中山确立“医国”志向后,由于当时国内盛极一时的改良主义影响,一开始和康有为一样主张改良上书。1894年,他写了长达8000字的《上李鸿章书》,并风尘仆仆地前往天津求见李鸿章。他在书中主张以西方国家为楷模,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径,治国之大本也”。但孙中山毕竟比康有为高明,在上书一次,没有得到李鸿章接见和采纳,以致改良希望破灭后,就开始认识到“和平之法,无可复施”,只有革命,才能救国。于是,当年10月就再次去檀香山,并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立志“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人们无不痛心疾首。孙中山认为革命时机成熟,于是和陆皓东、杨衢云、郑士良等筹划广州起义,但因谋事不密被清政府镇压,第一次起义失败。次年孙中山去美国,后又到英国和欧洲各地,联络华侨,宣传革命,同时寻求救国救民真理。1897年夏,孙中山离开伦敦,经加拿大到日本,想就近谋划中国革命。他往返于东京、长崎、横滨等地,宣传革命,扩大兴中会组织,并结识日本朝野人士以及一些国际友人,以争取对革命的同情和支持。

1900年春夏间,北方义和团运动蓬勃发展,八国联军侵华也已开始,孙中山认为“事机已发,祸福之间不容发,万无可犹豫”。于是加紧策动广东武装起义。他和杨衢云等人不避艰险,奔走于日本、新加坡之间,具体布置起义计划、路线。但此次起义因缺乏广泛群众基础,在清军优势兵力围攻下,又一次宣告失败。

两次起义失败,孙中山并未因此而退却。1901年至1904年间,孙中山远涉重洋,继续为革命来回奔波于亚、欧、美三大洲之间,一再宣传非革命不能救亡的道理,征集革命同志,联合华侨和在美洲的会党,组织革命团体,真可谓历尽千辛万苦。

第二,为推翻帝制,创建共和国战斗不息。

1905年7月30日,孙中山在东京邀约各省有志于革命的留学生和旅日华侨70余人,举行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到会者包括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等许多革命团体。孙中山在会上作了关于革命理由、形势和实行方法的演说。会议一致同意孙中山关于联合的倡议。“中国同盟会”很快成立,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宗旨。同盟会将《二十世纪之支那》(后改名为《民报》)作为自己的机关报,并一致推举孙中山为总理。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把全国各革命小团体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加速了民主革命的步伐。正如孙中山后来所说:“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就以主要精力发动、组织各地举行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就是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此次起义的宗旨就是“破除数千年之专制政体”,“建立共和民国”,并“使地权与民平均,不致富者愈富,成不平等之社会”。此次起义声势浩大,得到了广大贫苦农民和安源煤矿工人的热烈响应。清廷惊恐万状,调大军围剿。起义军奋战近月,终因领导不力和指挥很难统一而失败。

萍浏醴起义失败后,1907年3月,日本政府应清政府请求将孙中山驱逐出境。但孙中山毫不气馁,立即又在河内成立了领导粤、桂、滇武装起义总机关,在西南边陲发动了6次武装起义(即1907年5月的潮州黄冈起义、6月的惠州七女湖起义、9月的防城起义、12月的镇南关起义、1908年3月的上思起义和4月的河口起义)。其中,在镇南关起义时,孙中山更是亲临阵地参战,亲自发炮轰敌,还亲自为革命军病号裹伤。然多因准备不足都失败了。

为筹集起义经费,1909年5月,孙中山由新加坡起程再次赴欧洲。他一面继续批判改良派,宣传革命,扩大革命组织;一面四处奔走,筹募军费。

1910年11月,孙中山在广州再举义旗,发动了同盟会筹款最多、动员力量最强、准备最充分的黄花岗起义。但仍因寡不敌众、内部思想不统一而失败。

然而,正如孙中山所指出的,此次起义以其“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一场新的更大规模的革命风暴正在酝酿之中,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已经摇摇欲坠。

1911年9月14日、24日,在同盟会的推动下,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武昌举行联席会议,决定进行武昌起义,并成立了以文学社蒋翊武为总指挥、以共进会孙武为参谋长的统一领导机构。10月10日起义开始,武昌各营的士兵、革命党人闻风响应,经过一天奋战,于11日中午占领武昌全城;两三天内又先后占领了汉阳、汉口。武昌起义的胜利,像阴霾天空中的一声巨雷,震动了中国的大地,各省区的革命浪潮翻腾,大有席卷全国之势。从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50天内,全国24个省区,就有15个省区先后起义或宣布独立,脱离清朝统治,迅速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革命高潮。

此时,远在美国北部科罗拉多州的孙中山,从当地报纸上得悉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后,原想立即回国亲自指挥战争,以酬生平之志;但转念一想,认为当时的主要工作不在“疆场之上”,而在“樽俎之间”,应周旋于各国,办理外交,以断绝清政府的后援。于是,他又从美国到伦敦,后又到巴黎,直至1911年12月25日才回到上海。由于孙中山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理所当然的革命领袖。12月29日筹组中央临时政府,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发布了《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组成了民国临时政府和临时参议院。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颁布了30多个有利于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法令。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人民多年不屈奋斗的结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在全国人民的怒涛中宣布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朝政府终于被推翻,绵延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就最后被埋葬。

第三,辛亥革命的失败和为挽救共和国而继续奋斗。

辛亥革命的胜利,曾使许多人兴高采烈。然而,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革命队伍内部妥协情绪严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京临时政府顶不住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压力,尤其是顶不住来自革命派内部对他反对议和的非难,最终被迫向封建主义的代表、帝国主义的代言人袁世凯妥协。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清帝宣布退位,2月13日,孙中山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推举袁世凯为第二位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辞职后,思想上曾经历了一个苦闷、彷徨、摸索的过程。1912年4月,他向同盟会员表示:“解职不是不办事,解职以后尚有比政治要紧的事待着手的。”他错误地认为在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两个主义已因清帝退位、中华民国建立而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于是他声明“十年不问政治”,以在野身份从事社会实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