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现代化进程
13521300000025

第25章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开端(3)

第一,发展对外贸易。发展对外贸易是扩大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范围和程度、经济建设的规模和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创汇能力。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努力打开世界市场,通过扩大对外贸易,获得广阔的国际市场,增加外汇收入,并在国际竞争中提高我们产品的质量和竞争能力,获得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技术信息、技术设备和产品。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对外贸易这个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们不仅繁荣了国内市场,而且使中国商品迅速走向国际市场。2001年12月,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这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利用外资。国际的资金交流与合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多次提出要大胆利用外资。他认为,利用外资的规模可以大一些,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完全有能力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我们既要利用间接投资,也欢迎外国人直接投资。20多年来,我国利用外资的数量不断扩大,为我国现代化事业注入了大量资金,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引进技术。从世界经验来看,引进技术往往是一个国家提高技术水平、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针对我国科学技术力量的薄弱状况,强调要充分利用外国的智力资源,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践证明,引进技术对于我们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赶上先进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引进国外人才。为了进一步扩大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的途径,邓小平指出:“搞现代化建设,我们既缺少经验,又缺少知识。不要怕请外国人多花了几个钱。他们长期来也好,短期来也好,专门为一个题目来也好。请来之后,应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路,中央作出了有关引进智力的决定,实际上是开辟了一条对外开放的新渠道。各类外籍专家在经济、科技、文化领域为我国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发展对外劳务合作。我国人口众多,剩余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积极组织劳务输出,使它进入国际劳动力市场,既可以有效地减轻国内的就业压力,增加外汇收入,为国家建设增加外汇来源,积累资金,又可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培养人才,锻炼队伍,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很大的益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工程承建和劳务合作业务,经营范围涉及十多个行业,经营能力不断扩大,形式也逐步向多样化发展,使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创造出了更大的价值。

党的十六大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进改革。在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我国继续坚持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政策。

3.外交战略的实施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改变了过去认为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看法,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供了重要依据。进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多次强调,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是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1984年5月,邓小平谈到: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5年3月,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估量的变化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外方针的一个基本点。在确立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明确了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后,我国的外交政策和策略开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讲到:“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正确的外交路线和对外政策,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谁搞霸权就反对谁,谁搞战争就反对谁。”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不同为借口,对别国的主权和内政进行干涉。按照这样的方针,中国开展积极的双边和多边外交活动,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改善和发展了同世界许多国家的关系。中国的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制裁”,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也对国际形势产生了巨大影响。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中国不仅顶住了压力,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而且不断开拓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1989年,中苏两国开始“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并顺利实现了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过渡。1991年11月,中越进行高级会晤,结束敌对状态。1992年8月,中韩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与蒙古、老挝、印尼、新加坡等国的关系都迅速改善,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入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与此同时,从1990年下半年起,一些西方国家也开始改善同我国的关系。日本政府恢复对华贷款,欧洲共同体取消对华“制裁”,中美两国外长进行互访,相互关系得到改善。到1992年,中国已同15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贸易、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国不仅为改革与发展赢得了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而且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加快,世界继续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各种矛盾交织错落。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调整同大国的关系,继续保持良好的周边关系。在中美之间,一方面,两国领导人多次会晤和交流,积极改善关系;另一方面,在台湾问题、李登辉访美事件、1999年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以及2001年撞机事件等许多重大问题上,我们始终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中日之间,我们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坚决反对日本在历史问题、边境问题上的错误态度和做法,同时,从大局和两国人民的愿望出发,不断发展中日关系。中俄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巩固。在与大国的关系得到改善的同时,中朝、中韩、中越、中印、中欧关系也有了新的发展。中国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科技交流的同时,注意扩大文化、政治、军事的交流与合作。在中法互办文化年获得巨大成功后,2006年3月,中俄文化年也在北京拉开了序幕。进入新世纪,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国际文化、经贸交流,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坚持原则、伸张正义、爱好和平、敢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近3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获得全面进步的伟大历史时期。

第一,物质文明建设有了历史性飞跃。

197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4231亿元,农业总产值1459亿元,钢产量3178万吨,原煤产量61800万吨,粮食产量3047.5亿千克,棉花产量4334万担,财政收入1132亿元。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700美元。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8.1%下降到2005年的13%,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48.2%和23.7%上升到2005年的51%和36%。非农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以信息和重化工为代表的产业已经取代了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在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迅速提高的同时,经济体制已经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初步过渡到现代市场经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得到明显改变,东、中、西部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在不断增多。人民群众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良好前景充满信心。

第二,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从学校到社会都有了明显改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中得以不断发扬。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逐步得到落实。2006年3月,胡锦涛提出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被广泛倡导。全体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教育事业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九年制义务教育初步实现,国民素质显著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批技术人才;高等教育规模、质量和层次有了跨越式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科技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水平显著提高。航天事业、极地科学考察、农业及生物科学、医学等众多领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现代化建设有了可靠的科学和智力支持。文艺创作日益繁荣,广播影视覆盖面不断扩大,网络媒体建设速度惊人,“五个一”工程成果显著,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先进文化传播途径不断拓宽。

第三,政治文明建设积极稳步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新得到恢复、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和科学性,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3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公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充实和完善。基层民主建设得到较快发展,通过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保证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明显提高,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和壮大。职工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了企业和乡村民主管理的落实,乡村直接选举得到国内外广泛赞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国人的政治观念已经完成从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争取民族独立和维护政权稳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民主健康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起步。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并具体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战略思想。200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即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表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的理念进一步得到了完善,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和政府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有了新的发展。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已经全面起步,它将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幸福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