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13520600000003

第3章 序一

戴文麟

爱与恨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两种感情,二者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然而二者对人类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爱促使人们友好、团结、互助,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恨则导致人们斗争、倾轧、施暴,破坏现有事物的秩序。固然,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仇恨不可避免,斗争不可缺少,然而它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终极目的。人类最终总是要通过相互的爱建立起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这些道理几乎是人类共同一致的看法,并且世代传承。历史上大多数的哲学家、社会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都竭力歌颂爱,赞美爱,主张以爱代替恨,让爱布满世界,充塞人间。

然而,我国多年来在极“左”思潮的统治下,形成一种与人类共识相反的看法,认为只有斗争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大肆鼓吹仇恨与斗争,而不准讲爱,讲爱就被批评为资产阶级人性论。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善良的人性遭到严重的歪曲,演变出一出出荒唐丑恶的悲剧。

高亮之先生《爱的哲学》一书,其突出之处首先在于它敢于和极“左”思潮相抗衡,敢于挑战权威,理直气壮的从哲学高度为人类这一高尚的情感正名,论证爱的根据,宣扬爱的作用与爱的伟大。高先生的巨大理论勇气表现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不畏风险,唯真理是求的高风亮节。

论述爱的著作,古今中外早已有之。高先生《爱的哲学》一书的理论价值,在于它开创性地对哲学史上的这些论述进行一次大梳理,将它们加以罗列、分类、分析、比较,其资料丰富翔实,高先生做学问十分刻苦认真。除此之外,高先生还在大梳理的基础上,谈了自己对爱,对爱与本体、认识、伦理价值、美等关系的看法,大胆地进行理论探索,提出不少有创意的真知灼见。

高亮之先生以80余岁的高龄,继《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之后,又完成一本力作《爱的哲学》,这是很了不起的事,值得庆贺,值得学习。在此我谨借本文祝高先生健康长寿,祝他在有生之年,在《爱的哲学》一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人研究,写出更高水平的新作。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最后,以流行歌曲的这一句唱词,作为对《爱的哲学》问世后的最大期待。

戴文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专门从事西方哲学的研究和教学,有多本著作和译著,主编《现代西方哲学本体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