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13520200000040

第40章 老龄问题与老年发展(2)

二、老年人医疗问题

据在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老年社区卫生服务研讨会”有关资料,我国老年人群医疗卫生保健资源占有率低,“治病就医是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统计资料表明,我国老年人患病率高,带病期长,康复缓慢。老年人群体中约有60%~70%有慢性病史,并长伴有多种疾病,诸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和其他退行性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发病率是平均发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平均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对医疗卫生资源有较为迫切的需求,但是高昂的医疗费用不能满足其现实需求。据卫生部门统计,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的3.6倍,60%~70%有慢性病史,人均患有2~3种疾病。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在余寿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老年人发病率比中青年人要高3~4倍,并且老年病多为肿瘤、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不仅诊断治疗复杂,而且治疗周期长、费用高,促使整个医疗费用上涨。

老龄化使医疗保险基金的供给减少。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筹资方式是用人单位和职工的缴费,前者缴费率为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个人缴费率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左右,离退休人员不再负担医疗保险费,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享有同样的医疗保险待遇。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使得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比例,即劳动年龄人口负担老年人口的系数上升。医疗保险基金是现收现付制,没有基金的积累,仅靠在职职工的缴费来负担自己和已经退休老人的医疗费用,使医疗保险基金的压力相当大。

人口老龄化导致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增加。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许多变化。在20世纪初,威胁人类的主要疾病是急性、慢性传染病,营养不良以及寄生虫病等。但在今天,在我国排在人类死亡“疾病谱”最前列的疾病是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这些疾病与年龄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老年人患这些疾病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人群。有研究表明,在医疗服务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医疗费用负担年递增率为1.54%,未来15年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医疗费用负担将比目前增加26.4%。

三、老年人贫困问题

贫困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从绝对收入角度研究,可以确认生活在指定的收入贫困水平之下的那些人;二是收入分配角度研究,可以分析贫困人口获得的国民收入份额或百分比。经济学家经常用以洛伦兹(Lorenz)命名的洛伦兹曲线来解释收入公平和收入不公平。家庭间的收入公平指的是任何给定百分比的家庭得到同样百分比的家庭收入:10%的家庭得到10%的家庭收入,100%的家庭得到100%的家庭收入。收入不公平可以通过偏离收入公平线的那条线来说明。一条根据收入分配的实际数据推导出来的洛伦兹曲线通常位于收入公平曲线的右边。它越向右偏离45度线,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就越严重。洛伦兹曲线用来比较某一既定年度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收入分配。

2002年,我国城乡贫困老年人有1010万。其中,城镇150万,农村860万。

从地区分布看,老年人贫困发生率从(即老年贫困人口在老年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在地区分布上呈现“两高一大”的特征,即农村高于城镇,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省内不同地区间分布差距大。贫困老年人生活艰难。他们收入水平低,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求缺乏保障,疾病、伤残和照料问题突出,自我脱贫能力差,大部分需要长期救助。

(一)温饱缺乏保障

贫困老年人的经济收入远远低于城乡居民的平均收入,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年人均收入分别仅约为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的1/5和1/4。特别是农村贫困老年人,年人均收入仅542元,比我国1999年规定的满足基本温饱的625元贫困线标准还要低80多元。无论城乡,贫困老年人大都处于收不抵支、入不敷出的困窘状态。贫困老年人因为一些必需的医疗、衣着及日用品等消费,使本来就困难的生活更加困难,影响到以饮食为最基本需求的生活安排。如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运河区684名列入低保的贫困老年人中,每年从最低生活保障金中用于支付医药费人均1000元以上。有的贫困老年人每月只买米,不吃肉,拣菜市场丢弃的菜食用。

(二)健康状况差

老年期处于疾病的高发期,贫困老年人患病率更高。天津四市中区、镇和农村的贫困老年人中健康状况差的分别占78.1%、80.8%和74.8%。新疆有32.1%的贫困老年人患有两种及以上的疾病。城乡贫困老年人中有20%的人当前急需解决医疗问题。许多贫困老年人无钱看病。

(三)居住条件简陋

受经济条件、劳动能力等限制,贫困老年人多无力整修房屋,房屋普遍破旧。农村部分老年人还住着解放初期建的土房或土改时分的住房,有的住土窑、山洞,甚至是猪圈改建的住所。有的是人禽、人畜同住一室。屋内陈设简陋,常常仅有一个灶台、一张床和一床破棉絮。设施条件差,一些人家里没有电,没通自来水。在新疆的抽样调查中,所有贫困老年人的家中都没有暖气和室内厕所,53%的贫困老年人生活的乡村没通自来水,主要引用河(渠)水、涝坝水。

(四)照料问题突出

贫困老年人中因为高龄或者病残而使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的比例较高。如天津市贫困老年人中需要不同程度照料的,在市中区占53%,镇区占45%,农村占52%。将近40%的贫困老年人无子女或是有女无儿,女儿出嫁,照料无着。

(五)经济上依赖性强,脱贫艰难

近半数的贫困老年人脱困无望,需要长期救助。这些老年人大多不享受退休待遇,本人又丧失了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低下,无法自养或自养能力很差,主要依靠子女供养、亲属接济或国家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救济。

(六)心理和精神压力大

长期贫困使部分老年人情绪压抑,精神麻木。农村长期欠发达地区的贫困老年人普遍对物质生活期望不高。有的讲:“孩子饿了有米吃,有病能吃上镇痛片就很满足了”。而一些不景气企业未参保的退休职工失落感比较强,怨言较多,他们讲:“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的生活消费,我们拿的却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退休金。”

第二节 推动社区志愿服务

在传统社会,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志愿服务的“影子”或说是“原形”,都可在慈善事业的一些活动中找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下,一些贵族阶层及富裕人士,为向社会表达其慈善之心,而作出某种捐赠、服务与助人之举,一定程度上扶助了弱者,缓和了社会利益的差距和矛盾,其对于社会风尚的引导,也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代工业化以后,人类社会开始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社会整体的架构和运行机制,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运行成为一种主导性力量的社会条件下,志愿服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民众的需要,而逐渐演变成为一项社会化的辐射各个社会领域的专门事业。

一、社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助推器

(一)社区志愿服务的兴起,是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产物

汉语里的“志愿者”,均译自英语“volunteer”一词。就其现代意义而言,志愿者指的是基于信念、同情心、责任感而从事公益事业的人或者人群。志愿工作(volunteer service),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获得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社区,作为社会成员“守望相助”的一种区域性的居住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同时还承载着社区居民共有共享的社会交往、情感联系、相互认同和文化价值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的核心,并不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限制,而在于利益关联、情感相容和价值认同。社区居民在社区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生活基础、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是至关重要的意蕴所在。社区志愿服务,立足于社区这一“区域性的小社会”而展开,以社区居民为主要的行为活动主体和受益对象,在推进社区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立足于社区这一有效载体,大力发展志愿者组织,倡导并且推进以“爱心助人、奉献社会”为宗旨的志愿者活动,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而且这更是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推动社会文明整体进步的有益举措。

秉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行动准则的社区志愿活动,会不断优化社区的人文环境,而不断得以优化的社区人文环境,又会进一步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的社区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唯有如此,社会的真正“富有”才可以期待。因为,“一个富有的社会,如果缺乏对人类充满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如果缺乏对社会批判力量的博大包容,缺乏对物质之外更深远的精神追求,这个社会不可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

(二)社区志愿服务,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

对于我国现实的社会发展进程而言,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本身蕴含着多方面的发展意义。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优化我国社会运作与管理的框架体系

当代中国社会,一方面经历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另一方面,在这一全景式的社会整体系统的深刻变迁之中,还叠加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即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与此伴生的,是包括社会管理体制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生活运行机制的深层次变迁。通过推动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弱化政府在某些社会生活领域的干预职能,而增强其综合协调和服务的功能,使政府的职能更符合公众利益,进而逐步建构起“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框架,必定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

在此背景条件下,所谓“第三域”(The Third Sector)——非营利社会服务志愿组织的发展,作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其未来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志愿服务的力量,将同市场运行的力量和政府公共管理的力量一起,成为推动支撑和保障整体社会健康运行的三大基本力量来源。社会的整体架构,将逐步由原有的国家(行政)力量的单一主导,转向政府、市场与社会三大力量协同运行的框架体系。政府的各级各类行政组织,参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各类企业机构,都会逐渐实现多种多样的功能分化和重新定位,原本由政府和企业组织承担的一些社会功能,会“归其原位”,转回社会生活运行的正常轨道。

志愿服务行动构成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常态的形式,不仅可以融通人们的社会关系,而且可以在微观层面,使社会生活的运行机制得以优化。

2.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弱化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和谐

在社会转型和急速变迁的社会条件下,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利益的分化、关系的裂变、观念的碰撞以及情感的疏离。面对这种情况,社会整体自然要在制度设计、舆论引导等诸多层面寻求化解之策,尽可能促成利益的均衡和关系的协调。但所有这些,并不能完全取代具体的各个社会生活领域之中,各类社会矛盾和公共事务的应对和处理。而后者恰恰需要社区志愿服务等工作施展手脚。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社区志愿服务可以直接介入对各类社会问题的应对和防范,具有直接干预和补救的作用。对社区困难群体的帮助如此,对社区环境的整治如此,对诸多社区公共事务的协同应对和处理也是如此。而从长远的效果来看,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所昭示和传递的理念和价值,会辐射和感染更多的社区居民,于无形之中浸润和滋养人们的心灵,促成他们观念和行为的点滴转变。

有赖于此,社会的和谐与安宁,会凭借合乎人类文明进步准则的基本价值理念和行为尺度的生成,而植根于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和社区“共同体”的生活。整体意义上的社会和谐,也便有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3.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协调社会资源各要素的配置,有效发挥各类资源要素的合力作用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人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着各自的职业背景、社会阅历和专项技能。志愿服务过程唤醒和激发了人们的奉献精神和创造性力量,各自的聪明才智会张扬和显现出来。志愿服务者自觉为他人服务,其自身也在经受“历练”,也在得到身与心的提升。他们在锻造着一个社会整体的文明,同时也在充实和完善着自我。志愿服务行动,实现了助人与自助的内在贯通和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