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
13520100000019

第19章 检验结果的解读(10)

15.血清铁蛋白(英文缩写SF)

【参考值范围】

男性:15~200μg/L女性:12~150μg/L

【解读要点】

(1)铁蛋白是一种与铁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结合铁和贮备铁的能力,以维持体内铁的供应和血红蛋白的相对稳定,血清铁蛋白测定是检查体内铁缺乏的最灵敏的指标,用于诊断缺铁性贫血、肝病等,也是恶性肿瘤的标志物之一。

(2)血清铁蛋白作为肿瘤标志物时没什么特异性,也就是说肿瘤时它经常升高,但是它升高了不一定是肿瘤,甚至更多的时候并不是肿瘤。

(3)铁蛋白升高:原因是铁蛋白的来源增加或清除障碍,如过多输血、营养不良、炎症、肝脏病变等,患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胰癌、白血病等,尤其是原发性肝癌,癌细胞合成的铁蛋白增加,使血清铁蛋白升高。

(4)铁蛋白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失血,长期腹泻造成的铁吸收障碍,感染,肝硬化等。

(5)异常结果处理建议:如果明显升高,建议去看肿瘤科等相关科室;如该项目降低应去看血液科医生,进一步检查,查明原因。

16.甲状腺球蛋白(英文缩写TG)

【参考值范围】

<50μg/L

【解读要点】

(1)甲状腺球蛋白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的大分子糖蛋白,占全部甲状腺蛋白的75%,为甲状腺滤泡胶体及细胞内基质的主要成分。它的浓度反映了甲状腺上皮细胞的存在。

(2)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癌患者血清TG浓度升高。成功的甲状腺全切除使患者TG降到几乎测不到的水平,在术后随访中如果TG水平再次升高,则提示有转移灶的发生。

(3)甲亢、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损伤等良性疾病也会出现TG浓度升高。

(4)异常结果处理建议:首先要重新抽血复查,去看内分泌科或肿瘤外科医师,做进一步的检查。

17.前列腺酸性磷酸酶(英文缩写PAP)

【参考值范围】

0~3.5ug/L

【解读要点】

(1)PAP是酸性磷酸酶的同工酶,由前列腺上皮细胞溶酶体产生,贮存于精囊,参与精液的组成,主要功能是水解磷酸酯,释放出与性功能有关的物质,但这种物质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均极低。

(2)前列腺癌转移时PAP升高。

(3)部分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AP可升高。

近期前列腺的活动(包括性生活、前列腺按摩、穿刺、手术)可引起PAP升高。

(4)异常结果处理建议:首先应排除近期是否有前列腺活动,如果有,请于两周后复查。如果没有或复查仍然升高,应去看泌尿外科医生。

18.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英文缩写NSE)

【参考值范围】

<12.5μg/L

【解读要点】

(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所特有的一种酸性蛋白酶,在体内参与糖酵解反应,还具有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

(2)神经母细胞瘤,特别是小细胞肺癌常有NSE升高。

(3)脑梗死、脑出血、神经炎等也可引起NSE升高。

另外静脉抽血后没有及时分离血清并有溶血,NSE也会明显升高。

(4)异常结果处理建议:升高应该重新抽血复查,如果继续升高,去看神经内科或呼吸内科医生。

19.血清α-L-岩藻糖苷酶(英文缩写AFU)

【参考值范围】

3~40U/L

【解读要点】

(1)血清α-L-岩藻糖苷酶是一种催化含岩藻糖基的糖蛋白、糖脂等生物活性大分子水解酶的溶酶体酸性水解酶。AFU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细胞溶酶体和体液中,胎盘、胎儿组织、脑、肺、肝、肾以及血清、唾液中均含有AFU,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含岩藻基的各种糖蛋白、黏多糖等大分子物质的分解代谢。

(2)肝癌、胆囊癌患者的血清α-L-岩藻糖苷酶明显升高;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也可增高。对于原发性肝癌、AFU的敏感性高于甲胎蛋白(AFP),特异性不如AFP,两者联合检测更好。

(3)肝炎、肝硬化、胆囊炎等肝胆系统疾病也常有AFU升高,其他系统疾病如肾脏疾病、糖尿病也可致AFU轻度升高。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FU轻度升高,随着疾病治愈、好转而恢复正常。原发性肝癌AFU持续升高,且升高幅度较大,有助于鉴别。妊娠也常有AFU升高。

(4)异常结果处理建议:先去看消化内科医生,必要时进行复查做动态观察。

20.降钙素(英文缩写CT)

【参考值范围】

男性:0~14ng/L女性:0~28ng/L

【解读要点】

(1)降钙素是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肽激素,可减低血浆中钙、磷浓度,抑制钙、磷的吸收。

(2)降钙素常用于筛查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无症状家族成员;由于降钙素的半衰期短,而且与肿瘤大小、浸润、转移有关,常用于监测甲状腺髓样癌的治疗进程。

(3)降钙素升高见于滤泡旁细胞增生和甲状腺髓样癌。也可见于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子宫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4)恶性贫血、急性或慢性肾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升高。

(5)异常结果处理建议:复查结果,如果仍然升高,去看肿瘤科医师。

21.EB病毒抗体(英文缩写EBV-Ab)

【参考值范围】

阴性

【解读要点】

(1)EB病毒又称人类疱疹病毒,EBV-Ab是人体感染EBV后诱生的抗体。

(2)EB病毒抗体呈阳性并不等于是鼻咽癌,因为鼻咽癌的发生,与遗传、EB病毒感染、环境促癌致癌物和自身免疫力(抵抗力)等多种因素有关,鼻咽癌筛查验血阳性说明感染过EB病毒,有EB病毒存在只是该病诱发原因之一。实际上EB病毒抗体阳性只能说有EB病毒感染或曾经有过感染。

(3)另外EB病毒抗体阳性还可见于亚急性淋巴结炎、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健康人。

(4)异常结果处理建议:不必惊慌,首先另抽血将该项目进行复查,然后看五官科医生,他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给您更好的建议。

22.人乳头瘤病毒(英文缩写HPV)

【参考值范围】

阴性

【解读要点】

(1)人乳头瘤病毒为球形无包膜的小型双链环状DNA病毒。目前已发现其有120余种型别,而各型间DNA的同源性<50%。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由于大多数HPV感染不引起症状,且为自限性,所以HPV感染不一定引起疾病。

(2)在临床上,根据HPV亚型致病力大小或致癌危险性大小不同,将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两大类。低危型HPV主要引起肛门皮肤及男性外生殖器、女性大小阴唇、尿道口、阴道下段的外生性疣类病变和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高危型HPV除可引起外生殖器疣外,更重要的是引起外生殖器癌、子宫颈癌和高度子宫颈上皮内瘤。

(3)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危型HPV感染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乳腺癌、食管癌、皮肤癌及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和演进中亦起重要作用。

(4)HPV阳性可引起性传播,性伴侣患有生殖道疣等均与HPV感染密切相关。

(5)异常结果处理建议:女性阳性结果应去看妇科医生,男性阳性应去看泌尿外科医生。

十六、前列腺液常规检验结果的解读

前列腺液涂片显微镜检查

【参考值】

正常人卵磷脂小体多量或满视野;可见到淀粉颗粒;白细胞<10个/HP(高倍视野);红细胞<5个/HP(高倍视野)

【解读要点】

(1)前列腺炎时白细胞增多,或出现成堆脓细胞,可找到细菌,由于炎症时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脂类,致卵磷脂小体减少。

(2)在前列腺炎症时往往出现红细胞增多;但在前列腺按摩过重时也可人为地引起出血。

(3)前列腺癌时,可见血性液体,镜检可见多量红细胞,细胞学检查可见癌细胞。

(4)见到体积较大的颗粒细胞(巨噬细胞或吞噬细胞),提示有炎症,或老年人。

(5)找到滴虫,为前列腺感染滴虫。

(6)淀粉颗粒随年龄而增加,与疾病无明显关系。

十七、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的解读

1.阴道清洁度

【参考值】

Ⅰ度或Ⅱ度。

【解读要点】

(1)阴道分泌物主要由宫颈腺体、前庭大腺分泌物、阴道黏膜渗出液和子宫内膜分泌物组成,俗称白带;正常者为无色稀糊状,无特殊气味,其量的多少与雌激素水平及生殖道充血情况有关。

(2)阴道清洁度是阴道炎症的判断指标,也有助于了解卵巢的分泌机能。阴道炎症时,病原菌或寄生虫消耗了上皮细胞的糖原,阻碍了阴道杆菌的酵解作用,阴道pH值上升,阴道杆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致病菌得以大量繁殖,阴道清洁度变差;排卵前期雌激素逐渐增高,阴道上皮增生,糖原增多,阴道杆菌因而繁殖增加,阴道pH值减低,杂菌消失,阴道清洁。当卵巢机能不足,上皮细胞生长层次减少(如少女期、经绝后及经前期等),阴道杆菌少,易感染杂菌,因此阴道不清洁。

(3)清洁度为Ⅲ度或Ⅳ度时,多数为阴道炎,可发现阴道滴虫、阴道霉菌等病原体。

(4)单纯不清洁度增高而未见到滴虫、霉菌者,可见于非特异性阴道炎或细菌性阴道炎。

2.阴道滴虫

【参考值】

阴性

【解读要点】

阴道分泌物中发现阴道滴虫,为滴虫性阴道炎,滴虫性尿道炎。

3.阴道霉菌

【参考值】

阴性

【解读要点】

阴道分泌物中发现霉菌,为霉菌性阴道炎。

4.线索细胞

【参考值】

阴性

【解读要点】

(1)线索细胞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较为敏感和特异的指标。找到线索细胞,可确定细菌性阴道炎。

(2)细菌性阴道炎可能是导致组织绒毛膜炎、羊水感染、产后子宫内膜炎、妊娠不良和妊娠并发症危险因素。在妇科和产科以及施行流产术前进行细菌性阴道炎检查很有意义。

5.阴道病原体

【参考值】

阴性

【解读要点】

阴道炎时,可见到正常菌群以外的各种革兰阴性或阳性杆菌和球菌,如淋病奈瑟菌、白色念珠菌、葡萄球菌等,并伴有多数白细胞。

十八、宫颈细胞学检验结果的解读

1.巴氏涂片染色

【报告方式】

根据巴氏染色的特点将细胞分为巴氏Ⅰ、Ⅱ、Ⅲ、Ⅳ、Ⅴ级。

【解读要点】

(1)巴氏I级:为正常细胞学形态;巴氏Ⅱ级:主要为炎症改变;巴氏Ⅲ级:怀疑恶性,但证据不足;巴氏Ⅳ级:高度提示恶性;巴氏Ⅴ级:肯定恶性。

(2)大多数女性的宫颈刮片结果是巴氏I级或Ⅱ级,说明炎症是多见的。但不是刮一次就可以一劳永逸,因为情况是可变化的,应当定期复查。有时还可能报告ⅡB的结果,说明炎症较为明显,更应当定期随诊,同时应积极治疗宫颈炎,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3)巴氏涂片或TCT检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刮片前24小时内避免性生活;②计划检查前24~48小时内不要冲洗阴道或使用置入阴道的栓剂,也不要进行阴道内诊检查;③检查最好安排在非月经期进行;④有炎症时先进行治疗,然后再刮片,以免片中充满大量白细胞和炎性细胞,影响诊断;再在停用阴道内抗生素或抗霉菌药1周后进行。

(4)常规巴氏涂片由于血液、黏液、炎症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检测误差。且巴氏5级分类法,主观因素较多,各级之间无严格的客观标准。故目前正逐渐为TCT检查及TBS分类法替代。

2.液基薄层细胞检测(英文缩写TCT)

【报告方式】

报告系统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①标本量对诊断评价的意义:满意、不够满意或不满意;②诊断范围:正常、良性细胞改变或上皮细胞异常;③描述性诊断: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NILM);④鳞状上皮细胞异常:包括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意义不明确(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⑤腺细胞异常:包括对诊断无决定意义的非典型腺细胞(AGC),子宫内膜细胞、宫颈内膜腺癌、子宫内膜腺癌和子宫外、非特异性腺癌;⑥激素评估;⑦补充意见:细胞病理学医师建议临床医师或患者如何处理诊断结果。

【解读要点】

(1)大多数女性的TCT检查结果是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未见恶性细胞(NILM),对于少数报告不满意的标本应在一个月后重新取样检查。

(2)人体宫颈本身是一个有菌环境,当环境发生改变时影响了宫颈细胞而发生异常改变,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是正常的,根据炎症的轻重程度抗炎后定期(半年或一年)复查就行。

(3)TCT检查只是宫颈病变检查的第一步,一般说来,宫颈病变的诊断分为三步:TCT、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诊断。如果TCT显示有问题,就应该进一步做阴道镜或组织病理诊断才能准确判断病情;如果TCT的检查结果显示为良性,这些检查则可以不用再做,您也可以为身体健康松一口气,不过仍要注意定期复查。

(4)在被诊断为鳞状上皮细胞异常或腺细胞异常时,则必须找妇科医师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阴道镜检查或活检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