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元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获得
林南(2005)在研究中,根据资源按照其不同来源将其区分为先赋资源(ascribed resources)和自致资源(acquires resources),先赋资源是指与生俱来的环境赋予的人力无法改变的资源条件,如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等;自致资源是指经过个人主观努力而获得的资源条件,如受教育程度。这些资源作为资本增值的基础存在,将直接影响社会资本的获得和动员过程。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将这些资源总结为一个概念:“元资本”,可以将之理解为影响社会资本获得过程的外在影响因子的总和。在本次研究中,“元资本”被分解为以下4个因子:人际沟通的适当性、人际沟通的主导力、人际沟通的同理心、社会实践的参与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人际沟通的主导力、人际沟通的同理心与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在学校参与社会实践的数目与跨越型社会资本存在弱相关关系,而其他因子与在线社会资本的获得无显著相关性。由于本次研究对象——学生群体本身在社会结构方面的差异性较小,因此个体线下可转化的社会资源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个体的人际沟通技能方面,个体在学校中是否担任职务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多少所带来的影响相对较低,这是由本次调查抽样群体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本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首先,本研究是一个横向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因此,有关横向研究方法固有的不足在本研究中也是在所难免,包括本质上只能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而无法确切检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这一限制使得我们对研究发现的解释不得不经常以“可能”这一表示猜测而不是以确定的语气展开。
其次,互联网研究本身时效性上的限制。计算机领域的“摩尔定律”在互联网领域也同样存在,而这种瞬息万变的特性使得相关研究必然滞后于现实,造成各研究之间的可重复性和普通适用性较低。第三,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SNS网站的使用者,但出于实地调研可行性的考虑,最终抽样总体定位于学生群体,虽然这部分人群是目前SNS网站的主要使用者,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的结论只能推知18~22岁,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群的情况,对于SNS网站中的其他人群无法推知。对于其他层次的人群使用情况的考察还需要后续研究的继续探索。第四,本研究的主要数据采集方法为单一问卷调查法,由于是单一的数据采集方法,因此单一数据采集方法所导致的资料有效性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人们在填答问卷时可能存在一些结构上的倾向性,如面对5点结构量表时,选3的概率会比其他的都高。这种倾向可能导致变量间存在一种虚假的相关关系,从而影响研究结果,对此,我们无法侦察也无法消除。第五,鉴于目前将社会资本应用至SNS领域的研究非常少,而国内已有的研究中还没有采用文中所用的量表可供参考,因此必须根据相关理论概念、研究对象以及采纳与制作测量工具。在问卷设计阶段,研究者广泛参考已有的社会资本量表,尽量在问卷陈述上做修正和调整,以达到准确和全面的测量,但难免还是会有不足和欠考虑之处。
研究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新的假设、模型,并加以检验改进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本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理论起点,初步建构了网络用户个人社会资本的获得模型,论证个人用户在SNS网站中如何通过自身行为积累可感知性的社会资本的过程。但是这个模型,目前仅仅涉及个人的SNS使用行为对于“可感知性社会资本”的获得,并不能与真正的社会资本获得相挂钩,这中间还存在一个从可感知性社会资本向可获得性社会资源的转化过程,对于这一过程的考量还有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布迪厄,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郭庆光(1999),《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版。
[3]贺骏(2009),“SNS网站广告收入增长盈利近在咫尺”。沃华传媒网,转载自《证券日报》,2009‐11‐11,http://www.wowa.cn/Article/88240.html
[4]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5]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6]李卫星,洪岑(2008):“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特点及问题研究”。转载自:ht-tp://ybxy.yzu.edu.cn/art/2008/10/24/art_3243_7021.html,2008‐10‐24。
[7]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张慧东等译,《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8]任宏之(2009),“Facebook与Myspace日本双双折戟——SNS文化壁垒是否真的存在?”。《今日南国》,2009年12月。
[9]文军(2006),《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Alessandro Acquisti,and Ralph Gross.(2006).“Imagined communities:Awareness,Information Sharing,and Privacy on the Facebook”.In P.Golle&;G.Danezis(Eds.),Proceedings of 6 th Workshop on Privacy Enhancing Technologies(pp.36‐58).Cambridge,U.K:Robinson.
[11]Bargh,J.A.,McKenna,K.Y.,&;Fitzsimons,G.M.(2002).Can you see the real me?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true self”on the Interne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58(1),33‐48.
[12]Cassidy,J.(2006,May15).Me Media.The New Yorker,50‐59.
[13]Coleman J.,“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0,94,pp.95‐120.
[14]danah m.boyd,Nicole B.Ellison(2007).“Social Network Sites:Definition,History,and Scholarship”,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3(1),pp.210‐230.
[15]Dmitri Williams(2006).“On and Off the‘Net:Scales for Social Capital in an Online Era”,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1(2),pp.593‐628.
[16]Dr David Beer(2008).“Social network(ing)sites revisiting the story so far:A response to danah boyd&;Nicole Ellison”,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Vol.13,Issue 2,pp.516‐529.
[17]Ellison,N.B.,Steinfield,C.,&;Lampe,C.(2007).“The benefits of Facebook“friends”: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2(4),pp.1143‐1168.
[18]Eszter Hargittai.(2007).“Whose Space?Differences Among Users and Non‐Users of Social Network Sites”,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3(1),pp.276‐297.
[19]Fischer,C.S.(2001).“Bowling alone:What's the score?Paper presentedat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Anaheim,CA,August 17‐21.
[20]Gable,S.L.(2005).“Approach and Avoidance Social Motives and Goals”.Journal of Personality,74(1),175‐223.
[21]Gilbert,Eric,Karrie Karahalios,and Christian Sandvig.(2008).“The Net-work in the Garden: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ocial Media in Rural Life”.ACM CHI2008,April5‐10,Florence Italy.
[22]Granovetter,M.S.(1973).“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8(6):1360‐1380.
[23]Gross,R.,Acquisti,A.(2005).“Privacy and information revelation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In:Proceedings of the ACM CCS Workshop on Privacy in the Electronic Society(WPES'05).
[24]Hampton,K.,&;Wellman,B.(2003).“Neighboring in netville:How the Internet supports community and social capital in a wired suburb”.City&;community,2(4),pp.27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