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13519400000017

第17章 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体会和思考

大学生思想引导试点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共青团进行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的顺利开展,关系到团中央对这项工作的总体认识和把握,关系到广大团员青年对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浙江大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锐意创新的改革精神,积极抓住试点工作的有利时机,深入调研、释疑解惑、探索创新、总结经验,开辟分类引导大学生的新途径、新手段和新载体,推广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力争为全国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提供宝贵借鉴经验。

一 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体会

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团中央的整体部署下,整合校内外各方面的力量,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真正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

(一)把握指导思想,建立组织体系,制定科学方案

首先,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要统一认识,正确把握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指导思想。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目的,是根据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阅历、生活环境及思想意识方面的显著差异,将思想引导工作具体落实到大学生群体身上,增强引导大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广大大学生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切实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根本方法是在尊重学生个人追求的基础上,把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成长结合起来,把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社会认知和理性的社会观察结合起来,发挥教育、引导、服务的重要作用。

其次,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必须建立完整的组织工作体系。抓好试点工作领导班子和组织体系建设,这既是团中央对试点单位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必然需要。浙江大学实行校院两级试点工作体制,校级层面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领导担任组长,院级层面则按照学校试点工作小组体例成立本单位试点工作小组,校院两级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领导干部均参加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另外,建立多项工作制度,及时传达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意见和要求,交流研讨试点工作进展、典型经验和工作特色,使校院两级试点单位思想不断统一、认识不断提高,保证试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再次,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必须编制科学可行的活动方案。一个科学、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对试点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试点活动开始之前,浙江大学在深刻领会上级精神的基础上,以团中央试点工作要求为依据,专门组建了方案起草小组,紧密结合实际,按照“高校特点、浙大特色”的要求,经过深入的调研,充分吸取和广泛采纳了相关部门和广大师生的意见,精心制定了科学合理,指导性、操作性强的试点工作方案。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工作和方法步骤,细化分解了职责任务,健全完善了运行机制,便于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同时,在工作中加强对工作方案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方案严格落到实处,有力推动了试点工作的规范、有序、高效开展。

(二)认真调查研究,突破重点难点,系统推进解决

充分的调研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为保证调研工作取得实效,试点期间,学校坚持校院联动、内外互动,依靠基层、发动基层,紧密联系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思想试点工作的要求,努力提高调研的思想性;紧密联系学校改革发展的现状,着力提高调研的实践性;紧密联系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实际,切实提高调研的针对性。通过大样本调研和访谈,查找青年思想关键点,梳理关键问题,为突破重点难点,系统推进解决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调研过程中,一是注意客观真实。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座谈、访谈,都注意避免任何形式的主观暗示或引导,努力为大学生填写问卷、回答提问创造自然宽松的氛围,让他们把心里话掏出来,把真实想法表达出来。有必要强调的是,无论调查结果反映出大学生存在什么样的思想问题,都不涉及对试点单位工作的评价。相反,如果不能通过调查研究,真实、深入地搜集和反映本单位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模糊认识,下一步的试点工作就没有办法深入推进。二是注意总结提炼。善于通过大学生反映出来的一个个五花八门的具体问题,总结提炼出他们较为集中的思想困惑或模糊认识,加强对“关键点”的梳理和归纳,进行适当提炼,体现一定的普遍性。

通过调研,发现影响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要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成效,就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全力突出突破重点,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在上述诸多原因中,对社会化的需求以及对新媒体的依赖是形成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决定性因素,这既是工作开展的重点,也是工作的难点。针对大学生的社会化需求,浙江大学引入了由社会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社会化技能;针对大学生的新媒体依赖,设计了新版门户网站、电子报、视频动画等内容;针对社会认知的缺陷,引导大学生参与到“村官调研”之类的田野活动中去,帮助大学生更大程度地从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中形成独立的思想意识。这些针对性的路径设计,使思想引导的工作重心更加突出,成效更加明显,真正在实践活动中起到了答疑解惑的作用。

同时,在突破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注重以点带面,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站在系统、全局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改变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工作方式,全方位提升引导工作的能力水平。如利用共青团工作原有的载体并加以适当的创新,把共青团的一些品牌化、项目化工作体系分类设计细化的引导路径,系统推进共青团思想引导工作的开展。

(三)坚持工作原则,注重方式方法,巩固试点成果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本身内部分类特点比较明显。因此在思想引导过程中,既要充分体现以改革发展为核心的时代特征,体现以价值多元为主体的青年特点和以求是创新为本质的浙大特色,更要坚持工作原则,注重方式方法,从而不断巩固试点成果,取得试点工作实效。

要以时代问题为蓝本,寻找时代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意识间的连接点,从根本上探讨大学生思想引导的社会基础和土壤环境。要充分分析大学生思想认识的关键点,运用大学生习惯的语言和逻辑,把“大道理”分解、转化、解释成“小道理”,从各个角度为他们答疑解惑。要创新大学生思想引导的形式和内容,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地解答他们的困惑,正确引导他们的模糊认识。

要坚持工作原则,注意区分一般与特殊、理论与实践、形式与内容。

针对大学生群体面大数多的特点,注重一般与特殊相结合,分类进行针对性引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好的理论说服人,以真的实践影响人,双管齐下、全面引导;注重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突破新方法,寻求新途径,充实新内容。

要注重方式方法,分层推进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的实现。

以认知目标为先导,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知识和认知能力,使之掌握普遍原理、处理具体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辨识思想政治信息的条理化的操作方式;以情感目标为基础,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引导兴趣、态度、需求、动机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建立一种完善的感情生活环境和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以行为目标为重点,培养大学生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和参与政治的能力。

二 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思考

虽然,浙江大学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团中央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不足和差距,如对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理解和把握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提炼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有效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对全员引导的育人氛围营造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为此,浙江大学将贯彻团中央对试点单位的工作要求,以这次试点工作为新起点,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引导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组织化的实施、科学化的管理和整体化的推进,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

(一)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要增强载体创新的适应性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大学入学门槛大大降低,区域布局逐渐得到改善,综合性大学比例增高,管理体制实现转轨。在此背景下,要做好对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就必须契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变化的现状,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适应性。近年来,浙江大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扎实有效地推进了管理机构、发展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改革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变化。共青团组织要围绕学校育人中心工作,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就必须要求思想引导工作在适应中调整,在调整中出击。特别是通过试点工作,发现用团组织的一些传统工作载体来开展思想引导,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学校团组织应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通过载体创新,来弥补组织弱化,探索新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方式,增强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适应性。

(二)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要完善路径设计的协调性

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多元的工程,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路径设计,使大学生思想引导真正符合思维形成和思想教育的科学规律。在试点工作中,发现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要实现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是层次递进、相辅相成的,如新媒体、面对面交流和社会化技能培养这三类引导路径就应当分别以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为重点,而类似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引导路径就应当整体贯穿以上三类目标。因此,对于思想引导的路径,不能单一考虑引导功能,而是要将问题、路径、功能等要素综合分析,提出匹配性的、实用性的解决方案,真正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和困惑。

(三)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要提高路径应用的普遍性

当前,大学生的高度分化对高校共青团工作开展“全覆盖”提出了新的课题。要让全体大学生凝聚在共青团组织周围,不仅抓住学生骨干、优秀学生,还要顾及和辐射外围的学生。在大学生思想引导试点工作中发现,工作载体和途径普遍存在覆盖面不够广、形式较单一等问题,与完全达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整体性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解决这些瓶颈问题,共青团组织就必须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需求,积极探索,在努力提高引导工作载体途径的普遍性上下功夫,积极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在探索引导工作载体途径的基础上,注重引导效果的提升,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双丰收,这也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要发挥引导育人的全员性

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涉及学校、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需要尽可能地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多方面共同参与、优化资源配置、整体合力推进的局面。学校要发挥党委宣传部、学工部等党政部门的职能,结合工会、团委、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力量,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党委宣传部门把握好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方向,为大学生思想引导提供理论支撑和规划保障。学校各行政部门要明确一批人员组成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兼职团队,立足本岗位实际,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学校团委作为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牵头单位,要加强协调沟通,及时向党委汇报工作情况,主动争取学校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党、政、群、团经常性地研讨、会商和联合行动机制,促进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开展。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社会组织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支持,依托“校地产学研”合作平台,在校外设立“大学生思想引导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场所,共同推进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

(五)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要注重引导工作的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通过积极的思想引导,帮助当代大学生进一步树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引导工作是否有效,归根到底要看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是否到位,理论水平是否提高,理想信念是否坚定,这既是思想引导工作的重要评判标准,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方向。为此,必须把实效性作为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最终目标,切实予以突出加强。要坚持以大学生普遍接受和个别疏导为目的,从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引导。要在深入了解大学生思维和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从而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在引导教育大学生中的重要作用,注重网络载体、网络手段和现代化工具的充分运用,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