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应用写作教程新编
13519000000079

第79章 通讯(2)

有人不信:“四菜一汤”没有质和量的标准,还不是可以随心所欲?记者饶有兴致地“盘问”过好几位经常主持和参加过宴会的同志,获知一点“内情”,市政府对不同级别的宴会都规定了严格的费用标准。因为菜肴较少,便辅以主食,让客人们吃饱、吃好。

朱镕基说:“就怕我做不到”

春节前夕,现任市长朱镕基赴沪。一下飞机,就向前来迎接的政府同志谈了自己的戒律:不受礼、不剪彩、不题词。从这个“声明”中,人们第一次认识了这位不含糊的新市长。

今年5月10日,新一届市政府成立后的第一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市政府机关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8条规定,其中有些内容近乎苛求:不能以任何理由送礼和收礼,哪怕一支圆珠笔、一个拎包;下基层一律吃普通客饭。对此,干部中有议论:管得这样紧,太过分了。但市委和市政府领导认为,这是一个象征,一种示范。市政府自身有个形象问题,要“做出规矩”来。

邻省一位同志问朱镕基:这些规定你做得到,你能保证市政府的人都能做到吗?朱镕基同志说:“就怕我做不到,我能做到,我们的局长就能做到。”

朱镕基到上海上任半年,处处身体力行。

监察局牢牢盯住“506位”

在上海市政府官员的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一种叫《监察书》的特殊文件。上海市监察局局长受市长之命,“牢牢盯住”政府系统506名局级以上干部,凡是涉及这个范围的吃请受礼问题,每举必查,对违反政纪的当事人直接发送《监察书》,限时限日整改。

9月下旬,市邮电局举办一合资项目的开局仪式,发给150名参加者每人“可乐”一听、圆珠笔一支、对笔一盒、毛巾被一条。第二天,举报信息就到监察局。监察局逐一查清了参加活动的局级以上干部对礼品的处理情况:副市长倪天增当场拒领,五位局长副局长随即上交,一位副局长转送招待所,一位副区长转送小车司机,两位收归己有。很快,市邮电局收到一份红头《监察书》,对这次活动的“违章”作法提出严正批评,并要求总结经验教训;另几位收受礼品的局级干部也各收到一份《监察书》。一纸虽薄,政纪如山,他们都按期全部上交了礼品,转送他人的,也由转送人折价付款。

记者在监察局采访之日,《监察书》已到了第9号,还有几件正在查处之中。

追求“廉洁、高效”新境界

“8条”和“盯住506位局级干部”产生了一种示范效应,它使许多机关干部开始有了一种“代表政府形象”的自我意识。

不久前,市政府几个部门联合到一家酒厂检查法制工作。午餐时,接待人员拿出本厂生产的酒来请大家品尝,再三声明:“这不同于一般的设酒招待。”但是,来自政府机关的普通工作人员言辞恳切:“我们的任务不是来品酒,还是算了吧。”

当然,要维护政府廉洁的形象,并不是一件易事,机关干部中也有不少想法。但是,为政清廉、克己奉公的大氛围,在上海党政机关已开始出现。

记者在几次会议上看到,市里两位副秘书长用的文具盒,都是修整过的,其间除了自置的金笔外,只拿得出几支极普通的圆珠笔。他们的行政职级并不低,但经济收入还赶不上有的小车司机。一次,在交谈中,他们说道:“我们有时候也觉得吃亏,但毕竟是共产党员,应该有自己的情操和价值观。”

上海外滩,巍峨的市政府大楼,许多办公室空间狭小,七位副市长的秘书挤在两个小间办公,副市长本人也是二三个人合用一间办公室。但许多部门自觉地加快节奏,超负荷运转。有的同志文件柜里放着干面包、速泡面,以备夜间加班时充饥。

中央号召政府要“廉洁、高效”,这正是上海市在努力塑造的政府形象。

(1988年11月15日《文汇报》)

这是一篇工作通讯。文章从新任市长朱镕基飞沪赴任履职写起,一直写到记者在监察局采访之日的“最近”;从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写到普通的工作人员,从市政府办公室、食堂写到与之有关的基层工厂;具体内容包括有关市长“下机声明”、“市府的廉洁8条规定”、“宴会改革”、“监察举报”等等。这些材料完整地反映了上海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反腐倡廉和厉行廉政的各个方面,并作为一个成功的范例来报道。

第四节 通讯的写作要领

一、通讯写作首先要注意提炼主题

主题是一篇通讯的“灵魂”,它决定一篇通讯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要求正确、集中、鲜明、深刻,有现实意义,能切中社会生活中绷得很紧的那根弦,能在群众中引起广泛的反响。所以一篇通讯的主题需要精心选择,并通过材料加以确立。有很多人手中有一大堆材料,却写不出通讯;或虽写了通讯,却思路不清,缺乏意义。这都是不善于选择和提炼主题的缘故。写通讯应把选择和提炼主题放在首位,然后再考虑谋篇布局、表现方法诸问题。这种对待题材的思路的写法,可以认为和消息大不相同。

二、注意事件、人物的完整性

尽管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具体侧重有所不同,人物通讯“以事写人,以事托人”,事件通讯“以人记事,以事带人”;但不管怎样,它们的写人记事都要注意事件和人物的完整性。

三、注意材料和故事的真实性、具体性、典型性和完整性。

通讯要求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或事件的意义,要注意材料、故事的真实性、具体性和典型性。而要做到这一点,通讯的作者必须了解社会上的思想动向,准确掌握时代的脉搏,倾听群众的心声,才能抓准具有重大意义的各种题材;同时要注意选择好典型的事例,对材料、故事运用具体的描绘,采集生动的细节以求得较好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比如党、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切的反腐倡廉、端正党风的问题,记者在《政府形象》这篇通讯中用五个小标题列出:“一碗面条,习以为常”、“宴会坚持‘四菜一汤’”、“朱镕基说:‘就怕我做不到’”、“监察局牢牢盯住‘506位’”和“追求‘廉洁、高效’新境界”。其中又有十几个小故事,每个故事虽小,但通过这些小故事真实、具体、典型、完整地叙述勾画了上海市政府的形象。

四、行文自由,笔法多样

灵活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手法。通讯以叙述为主,明白简练地直叙其事是它的基本表现手法。像《政府形象》中上海市厉行廉政纪实那样,叙事直接,明白易懂,容易为广大读者所接受。人物的对话平实自然,实话实说,个性突出,也是极易博得读者的欢迎。通讯中的描写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的细致描绘,它往往用一目传神的白描手法,轮廓鲜明,清晰可见。抒情要准确恰当,切忌矫揉造作。议论要自然,合乎逻辑,顺理成章。

文章结构要完整,有头有尾;前有伏笔,后必有照应。

【例文10】

10月17日,一颗火热的心停止了跳动——巴金:巨星陨落,光还亮着

李辉

2005年,10月17日,星期一,晚7时06分。巴金老人停止了心跳。一颗文坛巨星陨落了。

再过一个多月,11月25日就是巴金101周岁华诞。但他没有等到这一天来临,他从病魔痛苦的折磨中解脱了。

几天前,得知巴金病危的消息,记者打通巴老女儿李小林的电话,她告诉记者:“爸爸昨天突然状态特别好,拼命想说话的样子……”

“生之目标就是丰富的、横溢的生命”

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巴金的去世仍令作家王蒙感到悲痛。他说:“去年3月,听到过巴老病情不好的消息,后来,老人家转危为安了,大家相信也祝愿,巴老不会有事,巴老永在,巴老的健在是我们的使命感和力量的源头之一。但是噩耗终于传来,巴老走了。早晨刚刚为神舟六号的胜利归来而狂喜,晚间便传来了这样的消息。一面旗帜降落了,一个老人老师闭上了眼睛,一个好人好友永别。一曲悲歌从心头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