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应用写作教程新编
13519000000058

第58章 经济文书概述(2)

具体讲,经济预测是立足于现在、预测未来的可能发展变化。经济活动分析是面对现状、分析特定时期或当前的实际的经济运动的现象和总结。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对某个实际已在拟议中的经济项目进行研究,以论证和确定其实际的可行性或不可行性。这三者都是从已知经济事实和未来可能的经济事实出发总结过去、预测未来、落实计划,都是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又为实际服务的路线撰写的。

广告和说明书类也是依据客观事实出发撰拟的。说明书不能离开自己的写作对象而信口开河,一定要严格遵循写作对象的种种特征,将其有关知识简要地、通俗地向读者介绍说明。广告看起来很具形象化、艺术化、甚至非常夸张。一言以蔽之,广告极具风格化的特征,但它也不能离开自己的商品而去宣传与事实不相干的东西。至于经济合同类,那完全是双方按照等价交换理论围绕着标的自愿签订的,也就是说它按照市场经济活动原理经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签署的严密协议。而这个协议的履行过程就构筑着一项经济活动的事实。

经济论文似乎稍许离开实际远了一些。但是,经济论文尤其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经济论文如果采取纯抽象的思维方式,纯理论的研究,不从实际出发,不联系实际,无补于实际,它就必然是苍白无力的。如果“只唯书、只唯上、不唯实”,虽然表面看来极其有力、极其权威,结果对实际经济也注定是瞎指挥、乱弹琴的。只有从经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论文或有补于实际,才是可能有意义的理论。

所以,一切经济文书类,包括经济论文在内,最为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制定法规的参考

并不是所有的经济文书都具有潜在的政策性和法规性。广告与说明书只是政策和法规管理的对象,它们本身谈不到政策性和法规性,而是应该严格地遵照政策和法规办事。经济合同看起来似有政策性和法规性,因为它在形式上采用了类似法规的条目式结构,也由于合同一经签订便立即对双方产生约束力,并被纳入法制管理的范围内,如有违反则应按《合同法》追究一方或双方的违约责任。

那么所谓经济类文书是政策和法规制定的参考从何谈起?这是指经济报告类和一些经济论文类的部分思想观点很可能被政策和法规所采纳,甚至从中产生、或者径直制定出一项新的经济政策和新的经济法规。如部分经济论文中涉及经济规律问题,它就可能被国家机关采用立为专项的政策和法律。部分经济报告类中的思想观点,更常常被国家机关采纳立为专项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这也就是说,这类经济文书是有权威的,它在今天也许仅仅是一种立场、观点、方法性的东西,即理论性研究中的东西,明天也许就出现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中;虽然政府不可能是采用其全部观点。了解这一点很重要,它要求我们重视这类经济文书的写作,并注意到它可能被吸收为政策和法规的特点。

第三节 经济文书的写作要求

一、区分“理”、“报”、“规”、“文”、“记”五大特点来写作

经济文书是一个大类,有各种差距极大的体裁。为此首先要严加区分不同体裁的特点。

概括地说,可以归纳为“理”(具有理论性)、“报”(具有报告性)、“规”(具有规定性)、“文”(具有文艺性)和“记”(具有纪实性)等五大特点。

1.理论性 经济论文是专题议论文,内容表达手法以议论为主,突出思维逻辑,努力探索理论和事物的抽象规律,以发现问题或有创新为上。

2.报告性 经济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它们基本上属于经济实践调查和预测报告类,以其材料充实、可靠、齐全为上,以便能实事求是地做出或预测分析、或活动分析、或可行性与否的分析。

3.规定性 经济合同是市场经济的纽带,是由签约双方就某个事项所产生的权利义务所达成的协议,受法律的约束,所谓“一字千金”,“字字珠玑”,后果严重。因此,要求用法规般的章、节、款、目形式规定,行文要求科学准确和严密,不可有些微疏漏。

4.文艺性 广告是最具风格化的体裁,要求潜心策划,刻意追求,表现独特,尽量引起受众关注;至于逻辑方面和语言方面,并不加苛求,以新奇为上,努力追求个性化,出奇制胜地震撼受众。但也应注意,广告虽有夸张色彩,却要按照叙事逻辑,以事实为基础,然后采取各种形式去张扬产品。本书主要讲叙文字广告即所谓“软性广告”,它以语言夸张、形象修饰来膨胀产品对象,努力塑造产品的“名”、“优”、“特”、“新”为手段,以诱导受众去购买,或接受厂商等的收费服务。

5.纪实性 说明书类以说明文字为主要文章的体裁,要求解说清楚,阐释明白,可以说它“决无哗众取宠之心,唯有实事求是之意”,通俗讲解,严谨行文。对于具有某种“危险”、“重要”、“新颖”、“奇特”的说明对象或产品,尤要特别谨慎,务求清楚告诉用户以安全、简易地享用之道,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所以说明书最为扎实和受用。

二、客观真实,实事求是

经济文书类尽管文体差距很大,却无一不要求客观真实,实事求是。从大的方面说,经济文书类要客观真实是因为它关系国计民生,如有正确、真实的经济文书伴随和配合国家的经济发展,那么国家可以长期稳定,经济可以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可以稳步提高;没有正确、真实的经济文书伴随和配合国家经济的运作,像“文化大革命”时代那样任凭“假、大、空、套”的文章横行,或目前经济写作领域里种种不实之风流行,国家就不能稳定,经济就可能停滞不前,人民生活就没有保障。所以,促进经济事业,加速经济改革和建设,写好经济文书,这是国家的大事,人民的大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从具体方面说,经济文书要求三个方面的客观真实,这就是:一要事实真实;二要数据真实;三要资料真实。这三个方面的真实应是经济学专家致力追求的,也是经济文书写作中必须做到的。具体详述如下:

1.事实要真实 主要指经济文书所涉及的经济变迁的叙述要真实。比如一种经济门类的诞生、发展、变化,或一种产品在社会上所引起的种种受欢迎、遭冷遇的情况,或一个企业的亏损或盈利的情况等,都应如实叙述,来不得半点虚假。

2.数据要真实 指的经济文书涉及的任何一个数据都要经过核实而后才可以引用。

不能迷信权威,不要贪图省事,不可粗枝大叶,不可以讹传讹。

3.资料要真实 指的是经济文书涉及以往储存起来的任何一个文件、一篇文章、一条网络信息等都应加以审查核对,弄清时间、地点、作者、人物的情况,万万不可顺手拈来便用。

三、严格遵循数理逻辑

各种经济文书严格说来带有自然科学即理科的特点,或者说是应用科学的特征。首先,各种经济文书的基本内容是充满数字的。各种统计调查资料大都以严密的数字或数学公式表达出来;而在经济合同中所谓权利义务的概念又无非是特定事物在数学上的相互分配和占有关系。其次,经济文书的各种数字又往往是互相有联系的,是动一个数字而影响着整组数字,甚至要影响整篇文章的结论。最后,经济文书所使用的数学,不仅是加减乘除、和差积商这些初等数学;要确切弄明白这类文书的某些数字及其关系还需要运用某些高等数学原理和公式。因此,经济文书类中的主要文种不仅形式逻辑在起作用,更重要的是数理逻辑也在起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经济文书类不那么容易写,也不那么容易懂;而要把它们写得十分通俗易懂,却要花极大的力气和工夫。

四、钻进去,边工作,边学习

经济文书是经济工作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专业化特征。要写好经济文书,首先要懂得经济工作,懂得那里到处充满“经济”、“物质”、“生产”、“消费”、“成本”、“利润”;了解那里处处是“金”、“银”、“铜”、“铁”、“锡”,“粮”、“棉”、“鱼”、“肉”、“盐”;熟知那里有一大堆产品管理术语,如“名称”、“质量”、“数量”、“规格”、“型号”等。须知只有对经济理论问题有素养的人员,才能真正了解上述概念的经济学意义,才能对这些概念具有特殊的洞察力和敏锐感觉,才能写好经济文书类。因此,立志写经济文书的人一定要钻进去,培养经济感觉,逐步成为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