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杭州研究:2009年优秀论文
13517800000060

第60章 杭州“钱秦石宋大佛”重要发现及追考(2)

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当这一项目进行半年时,笔者终于在《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图说》一书的彩页[12]所刊载的一幅工笔写实古画中,发现了800多年前宋代赫赫有名的大石佛之图像,原来宋代的大石佛造像,是个大圆脸的弥勒佛半身头像。

正如南宋甄龙友《临安北山大佛头颂》所形容的:“色如黄金,面如满月。尽大地人,只见一橛。”

所刊古画原是一幅山水画长卷,但登载书上的只是其中一局部图。非常幸运的是,所登载的局部图画面内容,由东往西刚好是南宋时的断桥、兜率寺、大石佛院、十三间楼楞严寺、水月园等景物,画面景象非常繁盛,800多年前的北宋弥勒大石佛全貌,清清楚楚地展现在大石佛院内,很是令人惊讶与震撼!虽然由于原图经拍摄成照片,又印刷成书,许多细节部分已经模糊不清了,但仔细察看,还是能看清大石佛院中大佛头的基本装束与形象的。

此书出版于2000年,相信在笔者发现之前,此局部图已有无数人看到过了,书作者及出版相关人员就更不用说了,但是没有人声称发现了此画中对杭州来说是非常珍贵而重要的图像——800多年前的北宋“钱秦石弥勒大佛”造像!这正说明发现此图像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要对此弥勒大佛的历史了解得清清楚楚,其次要对其所处环境方位知道得明明白白,再还有,要对此大佛造像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与构想。唯具备此三者,才算是认识了此大佛,才不会视而无睹,因发现的前提是认识,没有不认识而能发现的。然仅仅认识还不够,还需要常记在心中,时时留意寻找,才会有此发现。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有了此珍贵画面,800年前的大佛头就已经真实直观地展现于今人面前了;而这一失传已数百年的大佛头造像,借此古画图像,也可以又一次“复活”了!这无疑是为杭州及杭州的佛教文化填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空白。而难能可贵的是,这还是目前所发现的800年间大佛头造像的唯一图片,明代怎么样?清代怎么样?如今都还没有任何一点图片可以让人知晓领略,此图的珍贵及意义重大,由此亦可见点滴。

该局部图所在彩页中还有一幅简略的线示导图,及一段说明:“《西湖清趣》系绘画本长卷,图幅32.7厘米×1657.3厘米,未著款绘画者及绘制时间,但卷首图题‘西湖清趣’四篆体字由明人程云南题写,卷末有清人厉鹗的‘跋’文。国内尚未见此长卷,现藏于美国华盛顿Freer艺术博物馆。此绘画长卷自钱塘门起,绕西湖一周,再回到钱塘门。此绘画起始有导图,功能如地图。现从该馆购回照片,收录在此,以供大家欣赏研究。”

在该书内文的“《82幅历代西湖全景图一览表》”中,书作者将此画名为《西湖清趣》,归入明代,但没有提供厉鹗的跋文内容。

华盛顿Freer艺术博物馆,即福瑞尔美术馆(The Freer Gallery of Art),与赛克勒博物馆(The Arthur M.Sackler Gallery),合称“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National Museums of Asian Art),属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福瑞尔美术馆的创建人Charles Lang Freer(1854—1919)是美国的早期亚洲艺术收藏者。

从16米多绘画长卷、绕西湖一周等说明文字,及已看到的局部画面,可以判断此画卷是环西湖全景的散点透视展开图,因现有资料还无其原画名,故本文暂时名之为《西湖繁胜全景图卷》,以便展开下面的论述。

三、钱秦石弥勒大佛分析及发现最早期布袋弥勒佛像

将“钱秦石”镌成弥勒大佛的北宋思净,当时是杭州北关门外妙行寺僧,据清《湖山便览》记载:“大佛寺,缆船石旁。旧有僧院,系周显德三年(956年)钱氏建,琢二石佛,曰二尊殿。宋宣和初毁,以其地为副将廨舍。六年,有妙行寺僧思净,就石镌大佛半身,饰以黄金,重构殿覆之,移请兜率寺旧额为寺。”[13]可见大石佛院的前身是二尊殿,而弥勒大佛兜率寺的前身是原兜率院。[14]

弥勒佛或弥勒菩萨,是中文名称,为其梵姓Maitreya之音译,意译则为慈氏。其名为阿逸多,梵文为Ajita,意译为无能胜。弥勒信仰起源于印度,约于4世纪前传入我国。

《高僧传》卷5记东晋道安(314—385):“安每与弟子法遇等于弥勒前立誓,愿生兜率。”可知其时已有弥勒像传入。据佛经记述,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一个婆罗门家庭,后随释迦牟尼出家。他于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入灭,在兜率天内院与诸天演说佛法。

要到释迦佛灭度后56亿6000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人间,故又称“未来佛”。在《中阿含经·说本经》中记载了他出家后向释迦牟尼世尊发愿:在未来人寿八万岁时成佛,名弥勒如来。其得到世尊的授记,是佛教中所有传承所公认的次补释迦牟尼佛位的一生补处菩萨。[15]他在佛说《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之后第十二年圆寂,上生兜率天。《正法念处经·卷三》载:“在彼处居意分别城无漏乐菩萨坊巷。”弥勒菩萨在佛世时,僧团中的作略和观念即与声闻不同,受托在释迦牟尼世尊圆寂后护持教法,在后世祖述弥勒的佛教学派,主要为唯识学人和弥勒净土的发愿往生者。

弥勒的造像流传甚广,主要有三种形象类型,即显佛身的弥勒如来像、显天身的弥勒菩萨像和显化身的布袋和尚像。

显佛身的弥勒如来像,是下生成佛后的形象,根据《弥勒下生经》创作雕绘,与释迦佛像相近。基本形象为:着三衣、具佛形好;而姿态则垂足坐、结跏趺、站立等皆有。

乐山大佛是具代表性的弥勒如来像。据钱正坤《中国巨型佛教雕塑》一文统计称:“中国的巨型佛像绝大多数都是弥勒造像,在16座20米以上的大佛中竟占了10座。”

显天身的弥勒菩萨像,表现了弥勒在上生兜率宫为诸天说法时的形象,这时的弥勒像是菩萨装束,着装有戴天冠、具化佛或塔型冠饰,及着天衣缨珞;姿态有交脚或垂足坐、坐天宝座、站立等类型。是根据《弥勒上生经》创作雕绘的。

显化身的布袋和尚像,是由中国明州的契此法师化身而来,自五代梁(907—923)开始流行,后成为汉传佛教天王殿中表弥勒菩萨的固定造型样式,即大肚袒胸笑口常开的民间所称弥勒佛者。

《西湖繁盛全景图卷》中的“钱秦石弥勒大佛”造像,是一个大圆脸的显佛身的弥勒如来半身像,其衣着僧伽梨,具佛形好(顶髻),身量圆大,面向西湖。佛像上覆有开放式殿宇。这一造像,从整体形象与装束看,当属中国北方弥勒如来造像系统影响范畴;但在造形圆大的特征上,则明显是受到南方布袋和尚造像的主要特点影响,为中国的弥勒造像主流,是从弥勒如来像向布袋和尚像逐渐过渡的一个典型例证,很值得研究。

据宋《武林西湖高僧事略》记:“思净,钱塘喻氏子。好画阿弥陀佛,臻其妙,杨无为呼为喻弥陀,世因以称焉……师儿时游西湖多宝山,辄作念曰:‘异时当镌此石为佛。’后果为弥勒像。侍郎薛公问:‘弥勒见在天宫说法,凿石奚为?’师答曰:‘咄哉顽石头。全凭巧匠修。只今弥勒佛。莫待下生求。’”[16]释克勤则作《思净律师于西湖多宝墺区剜石作弥勒百尺像述偈赠之》:“百万斋才了正因,大缘倏举只逡巡。凿将玛瑙千方石,镌作龙华百尺身。三竺江山增秀丽,两湖风月愈清新。色声不动掭能事,可是僧中英特人。”[17]阿弥陀佛是北传佛法里的西方教主,从画阿弥陀佛像到镌弥勒大石佛,思净已将这样的经验历程清晰地留在这一作品中了。

有意思的是,就在这尊显佛身但又加入了布袋和尚大圆脸文化因素的弥勒造像东边,在原大石佛院内的东壁上,有尊目测通高约60厘米左右的布袋弥勒全身坐像摩崖石刻,其脸偏瘦,无笑容且略带愁戚状,肚子不是很大,身材也不胖,动作也不夸张,但已具备布袋和尚的标准衣着、坐姿及袒胸露肚状态了。与飞来峰石窟中断代为南宋的布袋弥勒造像比较,此像古朴得多,显然是布袋弥勒造像的早期形态,十分贴近北宋初赞宁《宋高僧传》中布袋和尚最早记载:“形裁腲脮,蹙頞皤腹。”[18]而传北宋崔白所画,刻有“熙宁间,画公崔白示余布袋真仪,其笔清而尤古,妙乃过吴矣!元佑三年七月一日眉山苏轼记”题跋的河南辉县百泉布袋和尚像碑刻,其形象是双眼直视,嘴角向下,亦无笑容,心事重重的样子,所以之前被认为是布袋和尚最早图像。[19]但两者相比,河南的已是脸胖体圆,可见又迟一些。故大石佛院内布袋弥勒,大致可看到北宋早期乃至五代时。对照当地历史记载,五代曾“琢二石佛,曰二尊殿”,北宋初有“兜率院……太平兴国元年忠懿王所建”[20],及“思净……移请兜率寺旧额为寺”等,可以确定至迟是北宋初造像。

那么这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一尊布袋弥勒佛造像,而且是布袋弥勒佛最早期写真造像之一,因此是非常重要的具有源头意义的新发现。

再看古画中“钱秦石弥勒大佛”,已是大圆脸了,即已采纳稍后时代的布袋弥勒像文化因素,故可确定时代比之偏后,符合记载中“北宋宣和六年僧思净镌此石为佛像”的时间。同时显示出汉地弥勒佛像向布袋和尚像靠近的趋势。

“钱秦石弥勒大佛”的现状是:此半身石像是高约10米的巨大连山石造像,约3/5为佛头,2/5为佛肩部。其身后连在一起的是天然岩山,换言之,其是此岩山的一部分。佛头的上半部分高出于岩山平面约2米左右,推测镌佛前岩石还要高一些,正好呈橛头状。而其佛身两旁的岩山,直削如壁,刚好形成了一个无顶半圆围屋似的空间,约有百多平方米。从目前保留的情况看,大石佛的石体部分,还基本保持着最初凿刻的整体形象,头与肩膀,清晰明白,可以说是完好无损。由于原大石佛的眼鼻嘴等是在岩石上粗略凿出的,故原佛头部分岩体,现凹凸有致,形状依稀可辨;此外,整个头部岩体上,布满了曾因泥塑金装佛头而留下的方形榫眼,可知原来大佛像是在修整岩石形态的基础上,再在岩石表面以木榫固定塑性土涂层,塑造成大圆脸,然后再装金,形成大佛的。其上覆盖殿宇,故名之为大石佛院。现殿宇、装金、覆土、木榫均已不存,只剩下赤裸裸的岩体部分威然而立。

《西湖繁盛全景图卷》中描绘了这尊大佛造像所居的大石佛院,是一座独立的开放式大殿宇。从这尊大石佛实际高约10米来看,此大殿宇通高约在18米左右,宽约11米,比例大致为6:3.7,刚好是非常优美和谐与稳重的黄金分割率,所以虽然体量庞大,观感却舒适愉悦。这一大殿宇的建筑特色是半石窟式建筑,利用下半部分天然的岩山石壁,在上垒砌砖石壁,然后覆盖屋顶,筑成样式独特的供奉弥勒大佛之庄严大殿宇。大殿宇采用敞开式大壼门,既展现了佛教的特殊含蕴,又营造出石窟的古幽境感,还让人们在西湖上就能欣赏到大佛全貌,可谓是构思巧妙,别出心裁,很好地烘托出这尊特殊形式的巨大摩崖石刻大佛造像之佛教氛围。

这一类殿宇和弥勒菩萨联系起来,则有一个专门的称呼,为“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源自《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参访到弥勒菩萨时,菩萨为彼指示发菩提心诸喻后,为开“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以楼阁为喻说菩萨行:“又复于彼庄严藏内诸楼阁中,见一楼阁,高广严饰,最上无比;于中悉见三千世界百亿四天下、百亿兜率陀天一一皆有弥勒菩萨降神诞生、释梵天王捧持顶戴、游行七步、观察十方、大师子吼、现为童子、居处宫殿、游戏园苑、为一切智出家苦行、示受乳糜、往诣道场、降伏诸魔、成等正觉、观菩提树、梵王劝请转正法轮、升天宫殿而演说法、劫数寿量、众会庄严、所净国土、所修行愿、教化成熟众生方便、分布舍利、住持教法,皆悉不同。”[21]

由于此大石佛有两大奇特处:一是佛身所依奇特,是著名的秦皇缆船石;二是构思奇特,顺材施工,巨大佛头涌地而现,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让人有无限想象。故其独特奇异之名远播。南宋时,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纷纷前来观瞻,数百年间四方游客也不断慕名而至,皆欲一睹为快。而关于此石的赞咏诗更是历代书之不绝,最能展现其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与风采。

首先是北宋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的通判杨蟠,有《西湖百咏》诗之《秦皇缆船石》:“色阴常带雨,疑是白云根。欲问东巡事,今犹不敢言。”其后北宋郭祥正有《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之《秦王缆船石》:“秦王昔观海,此石系楼船。锦缆已无迹,苍苔昏野烟。”其时此石,犹未镌刻成佛。

然后到了南宋董嗣杲的《西湖百咏》诗,该景点题目就换作了《大佛头》:“不是金涂丈六仙,庄严法界想西天。自因僧净镌空像,谁说秦皇缆海船。全体未知何日现,半生且坐此山禅。石头照水无尘土,饱听钟声杂管弦。”这是南宋时代“钱秦石弥勒大佛”形象,也正是《西湖繁盛全景图卷》中之大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