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传染病护理
135177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教材。浙江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十一五期间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中提出,推进普通高校教材建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9年度省高校重点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应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此背景下,2008年12月浙江大学出版社组织了工学结合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材建设的研讨,并决定编写一套适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使用的工学结合教材。

《传染病护理》教材编写以工学结合为导向,根据传染病科临床护士执业岗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护士执业岗位的任职要求,通过研究其最基本的任职要求(包括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指导传染病护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为提高编写质量,内容更贴近实际,传染病护理教材编写联合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多年从事传染病教学研究的专业教师及临床一线的传染病科专家组成。内容编写根据我国疫情基本情况,突出重点、常见传染病,大幅度减少除甲类传染病以外的少见传染病病种的编写篇幅,使之更符合实际。部分在儿科护理中编辑的内容(如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等)不再单独编写。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中增加了传染病房分区及管理。教材编写打破传统编辑方法,采用按照实际传染病医院病房分区的模式(即肝炎病区、普通传染病区、特殊传染病病区)来编排,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工作模式。结核病区疾病由于在内科护理中编写,本教材将不重复编辑。具体疾病采用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编辑格式,通过病例导入,提出具体工作任务,以此为着重手,编辑护士的具体工作过程(从入院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到健康宣教)。教材将传统模式知识(如病因、机制、病理、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编入背景知识,以体现护理专业与临床医学的重大区别;将传统治疗内容编入护理措施的用药护理篇中,强调治疗原则、注意事项,避免同医学类专业的详细治疗措施描述,预防医学内容编入护理措施的健康宣教中,充分体现护理岗位的基本要求。此外,考虑学生学有余力,部分相关内容以知识拓展栏目出现。

教材编写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启发性和实用性,并有创新。本教材适用于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助产专业,也适用于中等专业学校护理专业及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使用。

传染病护理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一门临床课程。学好本门课程的主要用途是毕业后能从事传染病科临床护理、社区传染病健康宣教、预防保健。为便于学生学习,书后编排了传染病护理教学大纲,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常用预防接种内容及课外知识链接平台。为了学好传染病护理,学生要注意基础课程的复习(如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健康评估、病理学、药理学等)。书中每个任务后编排了能力训练栏目,学生可以在课堂后自主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课外知识链接平台是学生丰富传染病知识的有效补充方式,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充分利用此平台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由于编者能力和水平所限,教材中可能有错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同行不吝赐教和批评指正。

饶和平

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