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水明
【摘要】政治参与能力是大学生政治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建设的“生力军”,也是政治参与的中坚力量。目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令人担忧,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方法的引入希望能够改变目前的现状,从而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关键词】大学生 政治参与 激励
所谓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公民提高自身政治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政治参与程度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而且需要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实现四个文明整体、协调的发展。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个“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就要包括高校大学生这一重要的知识分子群体,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是整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以及推进政治民主化和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
“社会所要求的唯一政府是全体人民参加的政府。”大学生政治参与是全体人民参与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推进社会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大学生政治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主人翁责任意识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的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却令人十分担忧。
(一)大学生责任感不强,被动参与普遍
政治参与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人民主人翁地位的重要表现。我国宪法也明确了公民具有政治参与的权利,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只要年满18周岁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热爱祖国,为祖国政治文明建设作出贡献的重要途径。投票和选举是中国公民,也是大学生的基本权利。不过,在具体的政治参与的活动中,大学生参与的主要目的往往只是响应号召,认为投票只是形式,谁当选无所谓,更出现了代替投票的行为,这些现象反映了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淡薄,以及政治参与责任感的缺失。
(二)政治参与的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受目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影响,大学生感兴趣的是那些具有“经济指向性”的学习内容,而对于那些理论性较强的,实用性较差的内容则兴趣不大,特别是“两课”的开设,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无所谓,同时自身政治知识的积累也不厚实,所以势必就造成了大学生整体政治素质的降低,出现政治参与的不积极状态。
出现上述政治参与状态的原因主要是:①预期到与其他活动所能得到的报酬相比,政治参与所能得到的利益较低;②在投票时,所面临的选择没有巨大差别,因此认为自身的所作所为就无足轻重;③认为自己的参与无足轻重,不管怎样也不能有效改变目前的状态,因此就不愿意参与政治;④认为自身知识水平太有限,自己的能力不能承担起参与政治;⑤认为在参与政治时有时会遇到障碍,因此就使人不愿意参与政治。
大学生目前这种政治参与状态,正在给中国政治民主化建设提出了挑战,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也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建设的接力者。如何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合法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目前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
“就个别人说,他的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笔者通过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激励方法,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方法对于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积极性的重要作用。
二、激励方法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提高
所谓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而激励方法就是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其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方法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就是要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来激发大学生参与政治的内在动机,振奋其精神,鼓舞其斗志,充分调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方法的内容主要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调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过程中,物质激励是基础,因为要提高大学生纷纷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必须给那些作出突出贡献的参与者以一定的物质鼓励,列宁说过:“我们应该记住,除了我们决心要进行的生产宣传以外,还要采取另一种诱导方式,即实物奖励。”物质鼓励固然重要,但物质鼓励的形式不一定要采用发奖金、奖品和实物这些形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条件——一流的教学设备,舒适的学习环境,已经是给了广大大学生最好的物质鼓励。所以大学生现在的目标或者责任,不在于继续向国家索要一般意义上的物质奖励,而是要尽自己最大的责任去为国家分忧解难,要有当家做主的责任心。
精神激励是物质激励的补充和发展,它以物质激励为基础,又高于物质基础。精神激励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不可缺少的。人没有精神不行,精神是人最宝贵的财富,是最持久、最强大的动力。纯粹的以发奖金的形式来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效果适得其反,这种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会腐蚀大学生的心灵,甚至产生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物质激励代替不了精神激励,要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使其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方法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作用不能只是理论的阐述,它必须付诸实践,所以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方法的具体形式来运用这个理论,来提高大学生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方法的具体形式主要有目标激励法、奖惩激励法、竞争激励法等。
(一)目标激励法
目标是人们希望在实践中所要达到的成果,是。而目标激励,就是要通过树立理想和目标,来激起人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的积极性,人都是有理想的,理想要指导人们的行动,目标作为一种理想意图,一旦得到确立,就会化作一种内在的力量推动人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刻苦奋斗。“目标激励的实质是增强人们的自觉能动性。”只有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与理想的差别,才能唤起人们对自己目标的追求。
目标激励法在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积极性方面的作用,是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远大的政治目标,远大合理的政治目标可以产生持久的、巨大的动力。要紧密结合高校“两课”教育培养目标,不断调整和改革“两课”教学的具体内容,设置明确的、具体的、针对性强的政治参与的激励目标,尽量使大学生在校园内的政治参与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政治价值,使他们在不断追求新的政治参与目标中实现自我满足,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和强化他们作为一个合格政治参与主体的意识,调动他们潜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因素,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使他们在大学阶段能充分了解到政治参与的具体要求、具体形式以及一个合格政治参与主体所具有的政治素质。为步入社会,继续为国家献计献策,参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奖惩激励法
奖惩激励法,就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形式,对那些合理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要求的思想和行为给予肯定、表扬,对于那些违背规律和要求的思想和行为给予否定、批评的方法。就是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过程中运用物质和精神的鼓励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上文已提到大学生目前的责任是在于奉献,而不是在于索取,因为国家已经给予其一流和舒适的学习环境,所以奖惩激励法在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积极性的运用中,主要从精神上的奖惩来阐释。在运用中实现精神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在当前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冷漠已经存在,一些非制度化参与也此起彼伏,所以对于这些不符合大学生政治参与要求的思想和行为,要予以坚决的批评和惩罚,以达到大学生明白事理,纠正错误,促进其向好的方面转变。当然批评和惩罚不能多,否则会打击大学生的积极性,出现逆反心理,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但也不能没有。人身上是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的,人的内心都希望别人从正面来肯定自己好的方面,而不是对自己坏的方面“指手画脚”,即通过表扬鼓励的形式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所以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过程中也是一样,对于那些表现积极、政治参与觉悟高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当然表扬和奖励也不能太多,否则,就会降低它们的作用。人有模仿先进的心理,所以对于那些在参与过程中表现积极的、政治文化水平较高的大学生个人要在全校范围内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大学生群体中间树立榜样,从而激起“学先进做先进”的良好的参与氛围。在表扬那些先进者的同时也要对那些进步的大学生参与者予以鼓励,我们的目标不是政治的“精英参与”,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合格的政治参与主体,所以在运用奖惩激励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给予每一个大学生参与者成长的关怀。
(三)竞争激励法
在市场经济时期,竞争是基本的特征,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激发经济的活力和社会的发展。同样竞争引入政治参与的过程中,也能激发大学生参与的热情。
竞争激励法是指通过考评、比较,来形成一种相互竞赛,不甘落后,竞争优胜的氛围的方法。它通过利用人的上进心理和求胜心理来培养拼搏精神,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人自身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政治参与积极性的降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竞争意识淡薄,如果这一现象得不到改变,那么势必会影响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要求学校不仅能培养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能培养出具有较高政治觉悟感,能为国家政治建设作出贡献的人才。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的竞争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的培养赋予了新的内容,政治上的竞争意识也成为大学生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竞争意识的存在,必定会使中国新生的政治力量缺乏生气,也就没有中国今后的政治发展,所以必须要在广大大学生中间树立起政治参与的竞争意识。“竞争激励是有目的、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不是一种自由、自发的行为。”在对参与者进行竞争激励时,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和明确的目标,开展学习教育,在合适的范围内对参与者参与政治活动进行评比。对先进的参与者进行鼓励,树立榜样形象,使其能继续保持政治参与的热情。榜样的树立也引发了其他参与者的参与政治的热情,他们纷纷希望成为政治参与的先进者,从而出现“先进带动一般,一般成为先进,一般促进先进”的良性循环,使整个政治参与过程都充满活力。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表扬先进,鼓励上进,激发大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而不是个人的争名夺利,更不是打击和打压那些因个人能力原因政治参与一般的学生,所以要建立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要实事求是,公正合理地开展竞争,否则会助长个人英雄主义,锦标主义,搞乱人们的思想,破坏团结,那么竞争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大学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中国政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十分关注大学生这个群体参与政治的状况,要时刻注意调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从而使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健康、稳定、和谐地发展。
【作者简介】孙水明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 浙江 杭州 310028
参考文献
[1]密尔.代议制政府[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彭仲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探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