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13516400000011

第11章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1)

梁丽

【摘要】现代化是基于科技动力发展起来的社会整体变迁过程。中国是后发型现代化国家,要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主导作用。

只靠市场经济规律而没有政府干预,势必造成无序和失控状态。需要政府通过经济杠杆、法律约束和必要的行政干预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的一些矛盾和冲突进行调解。随着中国现代化向纵深发展,现代化的多维性和复杂性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现代化 后发型 政府 主导作用

现代化是基于科技动力发展起来的社会整体变迁的过程。“就历史的观点而言,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向现代类型变迁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型现代化,比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晚了几百年。所谓后发型现代化,是相对于早发型现代化而言的,意指国家的现代化并非本土各种因素所导致的自然过程,而是在外来因素的刺激下才发生的。这些外来因素常常来自早发型现代化国家。正是在早发型现代化国家的影响和示范下,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从自身的长远利益出发,在政府宏观调控等因素的作用下,为谋求本国或本地区尽快达到与早发型国家相当的发展水平而确定自己的一套目标和路径安排。后发型现代化的发生和发展常常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需要一种外在的力量推动。

因此,政府在后发型现代化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中国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只靠市场经济规律而没有政府干预,势必造成无序和失控状态。政府必须通过强有力的经济杠杆、法律约束和必要的行政干预对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的一些矛盾和冲突进行调解。

一、政府主导作用的内涵及主要体现

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主要是指: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政府以较高的“政府强度”及“政府能力”,实现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和缓解随之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矛盾而形成的一种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能有效地确保各种制度安排的顺利实施,从而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及工业化进程。它是一个系统结构,包括“政府强度”和“政府能力”两个子系统。“政府强度”是指一国政府“权力的密度或组织的强度”。“强政府”就是能够提供合法的政治秩序基础和有效的政治参与基础的政府,实际上是指政府履行职能时使用手段的力度。这种“强政府”必须提供这样一种制度,即这些制度强迫参与政治的人们必须以接受政治社会化作为其参与政治的代价。“强政府”与“强组织”是形成“强大政府”的重要条件。后发型国家要根除国内社会政治的动荡和衰朽,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

关于政府执政能力,对于后发型国家来说,它们在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中,要及时吸收发达国家市场运行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在市场运行和经济发展中更需要政府理性和政府能力。政府的作用在于规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为人们提供合作的条件,把阻碍合作的因素降到最低限度,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就需要政府能力。一个具有相当强度的政府具有致力于经济发展的鲜明目的性,这是后发型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顺利实现发展经济的目的,政府的政策能力及科学性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充分条件。

政府主导作用对于中国这样的后发型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靠市场经济规律是不完善的。

在市场失灵的场合,没有政府的引导是不行的。无序必然带来失控。政府通过经济杠杆、法律约束和必要的行政干预,对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进行调节十分必要,只有这样,中国的现代化才可能有一个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美国当代著名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对于正在现代化的国家来说,建立“强大政府”是首要任务。他说:“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是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能谈得上限制权威。在那些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恰恰缺少了权威,在那里,政府不得不听任离心离德的知识分子、刚愎自由的军官和闹事学生摆布。”政府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具有强烈的经济建设意识,以经济迅速增长为重心,以解决“民主”问题为主轴,对工业商业发展实行全方位的导向,另外也体现在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调节、组织、扶持、保障等功能的发挥上。政府通过谨慎地采取干预政策以促进人力及资本的迅速积累、资源的有效配置及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从而达到经济的高速增长;通过法制稳定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进而提供一个和平的社会发展环境。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加强政府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需要政府与社会共同推动,强有力的政府主导作用对中国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来看,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有效实践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其现代化进程也有自己的目标与特点:形式上,中国现代化是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走的是跨越式发展道路;目标上,中国要实现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以社会主义为根本取向;结构上,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历史悠久的超大规模社会,有其特殊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现代化发展既不能脱离这些结构的规定,但又必须在发展中超越这些结构;时代性上,中国现代化的有效实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既经历了冷战的封锁,也经历了新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现代化发展常处于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发展环境之中。

中国的这种现代化进程内含的发展机理是:以政府主导、集社会资源、依稳定秩序、借后发优势、基持续发展、行跨越战略。这种机理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政府强有力的主导作用。政府强有力的主导作用能够创造和保证现代化发展安定的政治局面。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其现代化过程始终需要政府强有力的主导作用:

第一,后发型国家的地位决定了中国不能重走发达国家已走过的道路。中国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经济发展起步晚,底子薄,要在很短时间内走完早发型现代化国家几百年所走的路程,任务十分艰巨。要使现代化、产业化在自己的国家扎根,就不能缺少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切实的现代化、产业化政策。特别是在现代化之初,需要政府提供号召、集中力量等。因为后发型国家的现代化并不是自身现代性不断成熟和积累的结果。如果仅仅依靠自己现代性因素的自然演进或进化,现代化的时间将会很漫长。由于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在相当意义上实现了现代化并且已经引起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或潜在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只能强行地、人为地进行现代化,这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推进这个过程。

第二,后发型现代化的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利用先进国家的技术与资本等有利条件,也有现代化组织不发达、技术水平低级、社会闭塞等不利条件。因此,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发挥“落后者的优势”,克服“落后者的劣势”,而并非继承“先进国家的优势”。按照俄裔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尔申克隆的观点,如果落后国家能够利用、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就可以克服工业化的障碍。在这方面,政府可以大有作为。

第三,中国市场体系还不发达,而且市场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是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发挥作用。我国曾实行较长时期的计划经济,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欠缺或发展不成熟,市场机制长期处于无法有效运作的状态,无法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现代化进程中政府方向正确的主导作用机制便显得尤为重要,它要求政府一方面运用产业政策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另一方面又要运用政府权力促进市场的发育,减少企业界的风险,并发布投资和销售的信息,推动市场体系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