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
13515000000012

第12章 生物氧化(1)

【教学目标】

第一节生成ATP的氧化磷酸化体系

掌握:呼吸链的定义和组成;两条重要的氧化呼吸链排列顺序;氧化磷酸化的定义及偶 联部位;高能键与高能化合物的概念;体内能量储存和利用形式;胞液中NADH转运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机制。

熟悉: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确定的实验及数据;抑制剂对氧化磷酸化的影响;ADP、甲状腺素对氧化磷酸化的影响。

了解:呼吸链排列顺序确定的实验依据;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线粒体DNA突变对氧化磷酸化的影响;腺苷酸载体及线粒体蛋白的跨膜转运。

第二节其他不生成ATP的氧化体系

熟悉:需氧脱氢酶和氧化酶的辅基、反应方式及产物;过氧化酶体中氧化酶类的组成特点及催化反应;超氧化歧化酶的主要作用;微粒体加单氧酶催化的反应过程及意义。

了解:加双氧酶。

【考评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物氧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三大营养素为能量主要来源

B.生物氧化又称组织呼吸或细胞呼吸

C.物质经生物氧化或体外燃烧产能相等

D.生物氧化中CO2经有机酸脱羧生成

E.生物氧化的主要作用为机体产生热能

2.高能化合物水解释放能量大于( )

A.10kJ/mol

B.15kJ/mol

C.20kJ/mol

D.25kJ/mol

E.30kJ/mol

3.体内ATP生成的主要方式是( )

A.氧化磷酸化

B.底物水平磷酸化

C.有机磷酸化

D.肌酸磷酸化

E.糖原磷酸化

4.人体内能量生成和利用的中心是( )

A.葡萄糖

B.ATP

C.GTP

D.磷酸肌酸

E.脂肪酸

5.下列哪种不是体内有机酸脱羧反应的基本类型( )

A.α-单纯脱羧

B.β-单纯脱羧

C.α-氧化脱羧

D.β-氧化脱羧

E.γ氧化脱羧

6.生物体内CO2不能来自( )

A.有机酸脱羧

B.碳与氧直接结合

C.丙酮酸氧化脱羧

D.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

E.乳酸代谢

7.催化单纯电子转移的酶是( )

A.以NAD+为辅酶的酶

B.需氧脱氢酶

C.加单氧酶

D.细胞色素氧化酶

E.泛醌

8.可兼作需氧脱氢酶和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辅基)是( )

A.NAD+

B.NADP+

C.FAD

D.CoQ

E.Fe‐S

9.参与苹果酸穿梭系统的氨基酸是( )

A.Gln

B.Asp

C.Ala

D.Lys

E.Gly

10.脑细胞胞液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主要是通过( )

A.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B.肉碱穿梭

C.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D.α-磷酸甘油穿梭

E.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11.线粒体内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 )

A.FAD

B.FMN

C.NAD+ D.NADP+

E.TPP

1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的生理意义是( )

A.将草酰乙酸带入线粒体彻底氧化

B.维持线粒体内、外有机酸的平衡

C.为三羧酸循环提供足够的草酰乙酸

D.将NADH+H+上的H带入线粒体

E.将乙酰CoA转移出线粒体

13.胞液中的NADH经苹果酸穿梭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磷酸化,其P/O值为( )

A.1.5

B.2.5

C.3.5

D.4.5

E.5.5

14.在α-磷酸甘油穿梭体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当量从线粒体被运至胞质

B.NAD+进入线粒体基质

C.在线粒体内,磷酸甘油被依赖FAD的脱氢酶所氧化

D.胞液NADH+H+的还原当量由磷酸二羟丙酮携带进入线粒体

E.普遍存在于所有体细胞

15.呼吸链存在于( )

A.胞液

B.微粒体

C.线粒体内膜

D.线粒体外膜

E.线粒体基质

16.关于线粒体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外膜通透性较高

B.内膜对物质的通过有严格的选择性

C.内膜上转运载体允许某些物质通过

D.ATP合酶位于线粒体内膜基质侧

E.胞液中NADH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

17.脂溶性的递氢体是( )

A.CoQ

B.FAD

C.FMN

D.NAD+

E.Fe‐S

18.关于电子传递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子传递链各成分组成4个复合体

B.主要有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C.每对氢原子氧化时都生成2.5个ATP

D.如果氧化不与磷酸化偶联,仍可传递电子

E.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后,传递链组分都处于还原状态

19.P/O值的含义是( )

A.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摩尔数

B.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消耗的无机磷摩尔数

C.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合成ADP的摩尔数

D.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ATP的摩尔数

E.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合成ATP的摩尔数

20.呼吸链中不具有质子泵功能的是( )

A.复合体Ⅰ

B.复合体Ⅱ

C.复合体Ⅲ

D.复合体Ⅳ

E.以上均不具有

21.在呼吸链中能将电子直接传递给氧的传递体是( )

A.铁硫蛋白

B.细胞色素b

C.细胞色素c

D.细胞色素a3

E.细胞色素c1

22.电子在细胞色素间传递的次序为( )

A.b→c1→c→aa3→O2

B.aa3→b→c1→c→O2

C.c→c1→b→aa3→O2

D.c→b→c1→aa3→O2

E.c1→c→b→aa3→O2

23.下列有关呼吸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成分的排列顺序,基本上是按E0(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B.电子传递过程中伴有ADP磷酸化

C.呼吸链中的递氢体同时也都是递电子体

D.呼吸链中的递电子体同时也都是递氢体

E.阻断呼吸链中细胞色素氧化酶这个环节,则整个呼吸链丧失功能

24.呼吸链中既能传递电子又能递氢的传递体是( )

A.铁硫蛋白

B.细胞色素b

C.细胞色素c

D.细胞色素a3

E.以上都不是

25.参与线粒体氧化呼吸链递氢递电子作用的维生素是( )

A.VitB1

B.VitB2

C.VitB6

D.VitC

E.VitD

26.关于呼吸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条呼吸链的会合点是Cytc

B.复合体Ⅱ参与构成两条呼吸链

C.解偶联后,呼吸链就不能传递电子了

D.CoQ发挥功能的结构是异咯嗪环

E.酶和辅酶按一定顺序排列

27.不能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氧化的物质是( )

A.琥珀酸

B.苹果酸

C.β-羟丁酸

D.谷氨酸

E.异柠檬酸

28.关于化学渗透假说,错误的是( )

A.把H+从内膜外侧泵到内膜基质侧

B.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电化学梯度

C.由PeterMitchell首先提出

D.质子回流时驱动ATP的生成

E.质子泵的作用在于贮存能量

29.关于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

B.H+由递氢体转运至内膜胞质面

C.电子在内膜上传递

D.线粒体内膜胞质面的pH比基质面高

E.线粒体内膜某些递氢体具有质子泵作用

30.关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结构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头部F1具有ATP合酶活性

B.柄部含寡霉素敏感蛋白

C.Fo中存在H+通道

D.β-亚基与α-亚基结合才有催化活性

E.F1主要含有4种多肽链

31.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不包括( )

A.NAD+

B.ADP

C.CO2

D.氰化物

E.寡霉素

32.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作用是指( )

A.ADP磷酸化作用加速

B.ADP磷酸化作用继续,但氧利用停止

C.ADP磷酸化停止,但氧利用继续

D.氧利用停止

E.ATP脱磷酸生成ADP并释放能量

33.促进氧化磷酸化的物质是( )

A.ATP

B.ADP

C.琥珀酸

D.维生素C

E.CoASH

34.氰化物中毒抑制的是细胞色素( )

A.a

B.b

C.c

D.c1

E.aa3

35.甲亢病人的甲状腺素分泌增多,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ATP合成增多

B.ATP分解加快

C.耗氧量增多

D.呼吸加快

E.氧化磷酸化反应受抑制

36.能在线粒体内膜自由移动,破坏电化学梯度的是( )

A.鱼藤酮

B.寡霉素

C.2,4二硝基苯酚

D.ADP

E.抗霉素A

37.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

A.ATP

B.GTP

C.脂肪酸

D.葡萄糖

E.磷酸肌酸

38.肌肉中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 )

A.ATP

B.GTP

C.磷酸肌酸

D.CTP

E.UTP

39.下列哪项不是单加氧酶的生理功能( )

A.参与胆汁酸的合成

B.参与血红素的生物合成

C.参与某些激素的灭活

D.参与维生素D的活化

E.参与某些药物在肝中的生物转化过程

40.关于线粒体DNA(mt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mtDNA是线状双螺旋结构

B.mtDNA编码13条多肽链 C.mtDNA基因突变常可影响氧化磷酸化

D.mtDNA缺乏蛋白保护和损伤修复系统

E.mtDNA突变为母系遗传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