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13514300000007

第7章 文献述评(2)

第一,多元文化对教育的促进作用和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走向。有论者研究了多元文化对教育的促进作用,提出多元文化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教育过程中,从而产生深刻的影响,促进了民主的教育观念、多元的教育体系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研究者研究了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走向:从一元走向多元,从隔离走向理解,从封闭走向开放。

第二,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有论者从宏观上分析了教学中的三种文化冲突,一是文化内部的冲突,主要是新旧价值之间的冲突、观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二是社会文化中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阶级(阶层)间文化的冲突;三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冲突。论者认为:“改革课堂教学,不是把原有的教育文化全部推倒过来,也不是教育知识的简单的接受和行为改变过程,更不是教和学形式上的变化。它包含着新的教育文化与原有教育文化的冲突与整合,也包含着与教师和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冲突与适应问题。”有论者认为在全球化文化冲突中教育文化抉择中应持有的观点和态度是:不局限于既有的中西文化之“型”而主动创新文化;把文化创造和教育过程结合起来;培养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承受多元文化冲突和在多元与冲突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第三,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面对一个多民族有不同族群文化的国家,有学者提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其内涵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其对象不仅包括少数民族成员,而且也包括主体民族成员;其内容除了包括主体民族文化外,还要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其目的是继承各民族优秀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多民族大家庭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在政治上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友好与和睦相处,最终实现多民族国家在多元一体格局下的各民族大团结。有研究者提出多元文化教学的基本要求:相信学生的认知能力,依不同的学习型式而教,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交往,平等对待不同性别的学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概念。有研究者强调了在多元文化教育中要注意不同的教学方法问题。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逻辑判断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从而决定了少数民族学生在教学方法和策略方面的特殊性。

另外,一定的教学设置和内容要求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还有研究者则强调了在多元文化教育中,要注意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由于生态环境和家庭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别,他们在学习方式上可能同来自主流文化的学生有一定的区别。同时,同一种族的学生,其个体在学习方式上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方式。

(五)关于网络文化与教学改革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很快进入网络时代。以国际互联网为标志的网络文化,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学信息化,同时正在引起一场新的教学革命。关于网络文化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网络文化对传统教学产生重大的冲击与影响。网络文化背景下,传统教学的内容、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有论者认为,网络文化对传统教学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变了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有形有声,不仅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直接揭开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以及一些事物的运动规律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看到,学生容易理解与掌握事物的本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二是改变了某些教学原则。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强调的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可以把远方的东西放到学生面前,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它可以把时间和空间放大,也可以把时间和空间缩小。怎样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就怎样运用。三是改变了教材内容和教材形式。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把过去不容易理解的新科技内容增加到教学内容中,使教学内容信息化。由信息技术编制的教学课件把声、像和文字结合起来,增加了教材的艺术感染力。四是改变了评价方法。典型的表现是,由经典的参照标准测量向以知识、能力为基础的项目反映技术方向发展,评价技术、绩效技术将成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五是改变了师生关系。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教师不能只将自己熟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在与学生共同学习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论者提出了互联网时代教学活动的九大新变化和新规则:

一是教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互联网改变了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以此设计与发展静态和动态的教学、“虚拟时空”的教学体系、远程教育和远程学习。

二是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变化。社会的高度信息化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其教学目标是:在传授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创新信息的能力,并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环境下的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法律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学校日常规范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将学生的这些能力和品德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随着教学目标的扩展与延伸,教学内容也随之丰富起来。

三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资源。信息化教学活动要求每个教师必须了解与掌握在互联网上获取教学信息的方法,掌握教学信息的智能化搜索手段。

四是教学活动中师生观念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伙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目标,寻找信息,协作研究,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五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环境。教学技术的运用大大改善了教学活动的物质条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精神环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转变成了辅助指导和主动学习的关系,消除了师生之间潜在的对立关系,学生之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合作式的关系。

六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材。在多媒体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课程教材正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变革:新型教材信息数字化、教材信息多媒体化、课程教材交互化、课程教材网络化、课程教材智能化、课程教材虚拟化、课程教材全球化、教学评估一体化。

七是现代教学技术对教学方法、手段的影响。电子视听技术的利用,增强教学信息传播的演示、呈现效果。音像媒体的直观性,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不易理解的内容,也促进了个别化学习方法及小组教学的发展。多媒体网络交互技术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多种服务,教学活动超越了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交互,进入网络化交互阶段。

八是现代教学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对过去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以研究性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基于互联网的资源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我国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九是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评价的影响。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自动跟踪、检测,进行专题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及时给出评估分析结果。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题库、测试系统,定期对学生进行单元测试,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整体把握。

另一方面,网络教学也存在不足,要与传统教学互补。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教学也不例外。有论者提出,网络教学虽然有许多优点为传统教学所不能企及,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声情并茂、妙趣横生的讲述,这些影响教学效果的良好因素,在网络教学中是无法体现的。

二是在传统教学中所传授的隐性课程,是网络教学中所无法做到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教学功能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他对学生的专业素养、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而且也是情感交流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网络教学主要是人机交流,学生面对的是没有情感的电脑,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力量等因素的影响被削弱了。

三是网络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计算机基本操作,如果缺乏这些能力,网络教学的质量就不能保证了。还有论者提出网络教学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师生通过网络教师交流,削弱了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时情感因素、语言交流和肢体语言的作用;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探索交流,有时因缺乏兴趣或遇到困难导致信心不足而主动放弃;学生面对大量的无关刺激,注意力难以集中,兴趣易转移;过多地接触多媒体和网络信息,会使学生基本的读、写、说等能力相对下降;学生过度地接触虚幻的网络世界,会增加孤独感、忧郁感,降低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易形成不良影响。总之,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也就是说网络教学的长处,正是传统教学的短处,反之亦然。在当代教学改革实践中,只有把两种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六)关于文化视野中的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研究

从已查阅到的文献来看,我国很少有人对农村学校教学改革作系统研究,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内容大多在农村教育改革相关的文献中零星提及,至于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文化研究的文献更是寥寥无几,其内容只囿于对改革面临的文化困境及其出路的经验性描述。有研究者认为,农村学校教学在文化上处于弱势。农村孩子的早期文化习得和生活经验与学校知识及其表达方式相差甚远,教育内容、考试内容又带有一定的城市偏向,这样农村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就处于一种文化上的弱势,增加了其学习的难度,从而也不利于其取得学业的成功。有研究者认为农村中小学教学文化功能的实现面临困境,因为农村学校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的相对封闭状态,使得农村学校很难发挥其文化资源优势,反而成为农村社会中的“文化孤岛”。乡村学生和农民由于缺少正面引导和教育,再加上农民受崇尚经验和不愿向自己的晚辈学习的传统观念影响,在家庭中很难形成一种积极的“后喻文化”氛围。

有研究者认为当前农村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可能面临的文化困境,具体表现为农村研究型教师文化的欠缺、农村研究性学习文化的不足和农村学校物质文化的匮乏。关于农村课程与教学改革如何走出文化困境,国内有研究提出: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在拉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同时,为农村教育文化使命的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和经济环境;不断加强农村各类学校与农村社区生活的联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展终身教育体系;在经历农村城镇化的地区,农村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地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现代观念;适当地让教师“走出去”接受培训,深化农村教师对城市文化的感受与认同,努力做到使农村教师首先成为农村文化变迁中的觉悟者;围绕农村城镇化发展,进一步探索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推动农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有研究提出要加强专业化文化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