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13514300000046

第46章 参考文献(2)

[4]温元凯.中国传统文化潜结构的改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5]许苏民.文化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杨镜江.文化学引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7]杨春时.中国文化转型.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

[8]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9]赵剑英.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10]丁恒杰.文化与人.北京:时事出版社,1994

[11]何亚平,张钢.文化的基频——科技文化史论稿.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12]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13]刘永佶.中国文化现代化.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

[14]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5]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16]衣俊卿.文化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17]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8]杨善明,韩锋.文化哲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9]许结.中国文化史论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0]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3]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4]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6]陈序经.文化概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7]顾伟列.中国文化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8]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9]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0]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1]曹天予,钟雪萍,廖可斌.文化与社会转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2]高占祥.文化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3][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着,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4][美]菲利普·巴格比着,夏克等译.文化:历史的投影——比较文明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5][美]S.南达着,刘燕鸣,韩养民编译.文化人类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6][美]马文·哈里斯着,李培荣,高地译.文化人类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37][美]露丝·本尼迪克特着,王炜等译.文化模式.北京:三联书店,1988

[38][美]马文·哈里斯,张海洋,王曼萍译.文化唯物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9][美]克莱德·M.伍兹着,何瑞福译.文化变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40][英]雷蒙·威廉斯着,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北京:三联书店,1997

[41][美]R.沃斯尔诺等着,李卫民等译.文化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2][美]克利福特·格尔茨着,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3][德]彼得·科洛夫斯基着,毛怡红译.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44][英]马林诺夫斯基着,费孝通译.文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5][美]马歇尔·萨林斯着,赵丙样译.文化与理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6][美]塞缪尔·亨廷顿着,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7][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着,周晓虹,徐彬译.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7][英]史蒂文·康纳着,严忠志译.后现代主义文化——当代理论导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9][美]孙隆基着.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0]阿雷恩·鲍尔德温等着,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1][德]阿尔弗雷德·韦伯着,姚燕译.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北京:世纪出版集团,2006

[52][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着,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二)教育文化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

[51]丁钢.文化的传统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52]刁培萼.教育文化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53]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54]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5]石中英.教育学中的文化性格.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56]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7]黄书光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8]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9]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60]赵中建.学校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1]杨全印,孙稼麟.学校文化研究——对一所中学的学校文化透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2]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63]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产生现象的分析.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4]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66]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7]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8]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9]程新英等.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

[70]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

[7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72]郑杭生.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73]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74]史万里等.中国农村改革20年.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75]周曰礼.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76]李守经,钟涨宝.农村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7]郭晓君.中国农村文化建设论.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78]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9]冯增俊.教育人类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80][美]明恩溥着,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文化生活.北京:时事出版社,1994

[81][德]O.F.博尔诺夫着,李其龙等译.教育人类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2][奥]赫勃尔特·茨达齐尔着,李其龙译.教育人类学原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83][法]玛丽·杜里——帕拉,[法]阿涅斯·冯·让丹着,汪凌译.学校社会学(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三)教育学、教育史

[84]陈桂生.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85]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86]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87]胡德海.教育学原理.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88]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

[89]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90]袁振国.当代教育学(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91]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9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93]孙培青,李国均.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四)课程与教学论

[94]王策三.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9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96]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97]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98]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9]吴永军.课程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0]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01]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02]蔡宝来.现代教学论的发展反思与构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103]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4]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5]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7]郭华.教学社会性之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08]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9]王鉴.实践教学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110]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11]单文经.教学引论.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112]李定仁.教学思想发展史略.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113]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14]裴娣娜,杨小微,熊川武.现代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15]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16]王鉴.课堂研究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17]周彬.叩问课堂.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8]陈大伟.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119][美]小威廉姆E.多尔着,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20][美]ThomasL.GoodJereE.Brophy着,陶志琼,王凤,邓小芳译.透视课堂.上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21][日]佐藤学着,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122][德]F.W.克罗恩着,李其龙等译.教学论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23][美]帕梅拉·博洛廷·约瑟夫等着,余强译.课程文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五)教育改革、课程与教学改革[124]王宗敏等.教育改革论.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125]袁振国.教育改革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126]黄宇智.现代教育改革论.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127]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28]钱伟源.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第二版).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129]高林飙,庄兆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130]叶澜等.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1]杨小薇.转型与变革——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方法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32]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33]葛金国等.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