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13514300000023

第23章 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10)

四是靠“关系”编排座位。这种编排座位主要是以家长与教师关系为根据的,关系越好,学生就可以坐好座位。父母有地位,子女就可以坐好座位。因此领导、亲戚、朋友、同事的子女,编排座位时常常享受最优惠待遇,他们的座位往往是“黄金地段”。另外,还有少数班主任,甚至把编排座位当作谋取私利的手段,家长给教师请客送礼,学生就可坐上等座位。否则,只能坐差一点的座位。这种“走后门”调座位的怪文化现象,在农村中小学学课堂里也屡见不鲜。在S乡中心小学六(1)教室,笔者向学生调研座位编排问题时,一位坐在后排的女生凑近我,悄悄地说:坐在前排的同学,多是老师比较喜欢的。坐在后排的同学,多是老师不喜欢的,这是事实。上课老师提问时,多半问前排的同学,有时我们后排的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也不理睬。因此,大家都认为坐在前排的都是学习好的同学,坐在后排的都是学习差的同学。果真如此吗?

不见得,在我们班有几个坐在前排的“宝贝”,她们的学习一点都不好。

有一个是乡干部的女儿,有两个她们老妈给老师送了东西。她们学习不好,却坐在前面,还当上班干部。她们自以为高人一等,看不起我们后排同学。哼,我恨死她们,也恨老师对我们不公平。

学校存在于整个社会文化之中,它总是会被社会文化所侵浸。“走后门”调座位之怪现状,是社会不良风气在校园内扩散的结果,一方面容易使学生滋长办事“找关系”、“走后门”等不良观念,腐蚀他们纯洁的心灵。另一方面会使其他学生产生一种不满情绪。这样做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师生、生生之间和谐、融洽关系的构建。

为了促进新课程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落实,以及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的、平等的交流与互动关系的构建,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中也试着引进与学习许多国外课堂中的座位排列的方式,如马蹄型、马鞍型、圆周型、方型等,但是实验了一段时间后,遭到教师们的强烈反对,因而又恢复到现在的“秧田式”。之所以许多老师表示反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班级学生数太多,班额太大,不便于实行。

以S乡中学为例,全校班级学生数都在60人以上。教室里学生第一排课桌紧贴着讲台,讲台与黑板之间只有一人之距,仅容教师转身。

教室的最后一排,学生贴墙而坐。学生入座需侧身而坐,学生从座位上站立需屈腿才能起来。60多个座位,30多副课凳桌,把教室挤得满满的,教室后门无法打开。特别是2006年,初一新生一下子增到8个班,而且班额特别满,最少的一个班也有64人,最多的一个重点班多达76人。笔者向教务处主任谢老师打听原因,他如实道出了原委——那年中考升学率喜人,考取重点高中15人,有2个班除考取重点高中以外,剩余的全部上了普通高中。这样的升学率,在本县农村初中是名列前茅的。于是,S乡中学名声远播,生源滚滚。在招收初一新生时,应在本学区就读的学生几乎没有流到外学区择校,甚至还吸引了大批外学区的学生,以至使S乡中学的教室拥挤不堪。一般说来,马蹄型、马鞍型、圆周型、方型、品字型等“非正式座位排列方式”对班级规模都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一般在20-25人之间),而60人以上的班级怎么能够把学生的座位摆成上述新课程所提倡的座位排列形式?

班级规模过大、人数过多固然不便于新课程所提倡的“非正式的座位排列形式”的编排,但并非所有的农村中小学的班额都像S乡中学那样爆满。近几年来,一些农村中小学学生数越来越少,学校规模越来越小。这一方面是由于人口都市化浪潮引起的。我国人口的迁移、流动是从1989年内地流向沿海、北方流向南方、山区流向城镇的“民工潮”开始,现已持续了十余年。这些被家乡土地挤出来或主动脱离土地的农民开始到城里“淘金”,他们的子女也大多“随迁”了。另一方面,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城乡不断深化和其效果的日益显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小学生入学高峰日渐消退,致使一些农村学校的规模将逐步缩小。

特别是一些村小,二十几人一班、十几人一班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不足10人。据调查,S乡约有2/3农民进城务工了,除了中学和中心小学外,其余的村小学生数都很少。像C小学6个班级,学生只有75名,平均每班只有十几名学生。既然一些农村学校班级规模这么小,那为何“非正式的座位排列形式”难于推广呢?通过对教师们的深度访谈,我们发现,教师骨子里还有一种不可变更的理念,使他们打心里无法认同这种“非正式的座位排列形式”。“因为,任何一种座位排列方式都承载着一定的教学价值文化观,是一定教学价值文化观外在的表现和形式上的支撑,教师对某种座位排列方式的认同与否反映了教师内心深处对不同教学文化价值观的肯定与否定。”对于改革传统座位编排方式,采用“非正式的座位排列形式”,S乡中小学老师们众说纷纭。

有的老师说:不论是马蹄型、马鞍型还是圆周型、方型,所谓的新型的座位编排方式只不过把课凳桌重新排列一下,这能搞出什么新花样?课凳桌搬来搬去,学生转来转去,整个课堂被搞得乱七八糟。许多学生还钻空子说闲话,乘机做小动作,整个课堂被搞得乱哄哄的,一点秩序都没有,这样做还像一个课堂吗?

有的老师说:我们只在上级领导来检查或兄弟学校交流经验而举行的公开课、示范课时才把座位排列成新课程要求的圆周型、马蹄型等形式。大家都知道,今天的公开课、示范课,已经成为表演课。教学改革中形式主义的做法多得很,像座位排列方式,只在公开课、示范课时表演一下,等上级领导或兄弟学校老师一走,我们马上又把桌子拉回到原来的模样。

有的老师则说:马蹄型、马鞍型、圆周型、方型、品字型等“非正式座位编排方式”是从美国学的。美国人少,教育发达,学校各方面的条件都达到了,实行小班化教学自然不成问题。但是,在美国行得通的教学改革模式,在咱们中国特别是农村地区不一定行得通。当下课程与教学改革多有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机械模仿,少有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文化透视。我认为,我们应该根据我们国家的文化基础,提出适合我们国家的教学改革方式。特别是农村学校,既不能照搬城市学校,更不能照搬外国学校教学改革模式。

在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看来,只有课堂格局保持整齐划一,才能很好地维护课堂秩序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若是对课堂格局稍做些改变,他们就生怕“没了秩序”而质问“这样做还像课堂吗?”另外,他们固守已有的教学模式,对外来的文化持排斥态度。这样,致使教学改革忸怩的步子总难迈开。

二、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内容改革中的文化冲突问题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联系中介,是实现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基础,其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当前,无论是从农村教育适应新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需要,抑或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来看,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都是十分紧迫的。

(一)当下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内容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以迅猛之势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学生原来枯燥地接受知识的方式,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改革了课堂教学内容。然而,在课程与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实际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通过对S乡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调研,发现当前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内容尚存在如下这些突出问题。

1.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内容与新农村的社会文化建设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

农村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本应紧紧围绕农村地方和学校的实际,紧密结合当地的生产生活,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文化建设服务。然而,目前农村与城市一样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方案,使用单一的课程标准,“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本”的状况没有根本的改变,真正适合农村学校的课程体系尚未建立。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参照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验,是以城市和发达地区课程改革专家编制出来的,忽略了对农村地方特色的关注而有偏向城市的文化价值取向,本身对农村经济社会关注不够,对农村学生成长关注也不够,在课程目标上强调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发展、培养新一代农民等方面体现不充分。农村学校的教学内容缺乏农村和地方特色,目前很少有农村中小学开设地方特色课程,很少使用校本教材,“课程内容严重脱离农村的生产与生活实际,不能教给学生适应农村生活相关的知识和常识,致使培养出的人不能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活服务”。农村中小学使用统一的教材,而这些教材是以城市生活背景编写,几乎不向学生传授能在农村环境中有效发挥作用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故有论者称之为“城市中心主义”。特别是语文、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这类教材都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城市生活为中心的文化价值取向,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背离。农村孩子所熟悉的自然、社会生活环境无法在课本中去体味,“分享”的只是城里孩子的生活世界。

语文课学生从一年级学习量词起,就张着嘴跟着老师大声地念书上课文:一(杯)牛奶、一(个)转笔刀、一(根)香肠,干吗他们不念“一(杯)茶、一(只)鸡、一(头)猪”?城里的孩子现在很少说“一只鸡”,他们吃的是一(份)肯德炸鸡,难道农村的孩子就得记住那些从未吃过的一(根)香肠、从未喝过的一(杯)牛奶吗?

农村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城市生活文化价值取向,对农村孩子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吸引和诱惑。诚如李书磊先生所言:那些显现与渲染高楼大厦、立交桥、大街、公园、古迹与机场的画面及文字恰足以形成城市生活的强烈诱惑。语文课与社会课本中无意出现的事物与形象,如动物园、公共汽车、电话亭,在乡村学生的眼中都成为城市生活隐约但又诱人的闪现。

实际上,不仅仅是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经验,现行教育体制本身就其培养人才的动机而论就有一种明确而又不名言的以城市为目的的导向。

农村中小学课程的设置,在满足每个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达到基础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的同时,还应紧紧围绕农村的实际,紧密结合农村的生产生活,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文化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中小学课堂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升学为目的和取向,它的突出特点就是应试性、唯城市性和离农性。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要求逐级考试与选拔,教学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应试和离农做准备,功利性特别凸显。这样,学校不顾农村现实的需要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一味围绕着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进行纯知识的传授,并且围绕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进行登峰造极的“题海战术”,以追求更高的升学率。在这种课堂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下,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脱离了当地农业生产、生活的实际。于是,课堂成为考试的演练场,学校成为考试的附庸。可是,在升学竞争过程中还有大量的学生被淘汰,一旦被淘汰,他们就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下面是S乡一位学生家长对其孩子升学无望后不幸遭遇的哀怨和拷问。

我儿子小林去年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现真是致富无门、就业无术啊!他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对他起啥用呢?他回家后能干些啥呢?他能下田种稻吗?他能养鸡养鸭吗?这些他不但干不了,而且打心里还十二分的不愿干呢!今年春节,他随他的堂兄到温州一家小厂去打工,由于一没技术在身,二又没有力气,打工不到半月就被老板辞退了。现在他待在家里干生闷气,可使我犯愁啦!

小林的境遇,是农村中小学教学内容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明显不适应所造成的尴尬之一例,是农村学生所学的知识派不上用场,最后面临致富无门、就业无术严重后果的一个生动注脚。

2.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内容与新课程全面和谐发展人的培养目标不适应

新课程要求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而目前农村中小学绝大多数仍是推行“应试教育”,以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去换取升学率。在这些学校里,课程的开设、教学内容的确定,不是根据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需要,而是赖于升学考试的需要,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与升学考试有关的“主课”“养尊处优”,而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次课”被“打入冷宫”。这样的课程设置,与新课程全面和谐发展人的培养目标相抵牾。下面是笔者对S乡中学王老师的访谈,可以窥见农村中小学轻视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次课”倾向之一斑。

我:你校有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教学课时的倾向吗?

王:那是肯定的。我们通常对“主课”的课时多开一些,“次课”的课时缩减一些。其实一个学期下来,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次课”上不了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