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急诊内科症状处理程序
13514100000015

第15章 普通急诊症状处理程序(4)

(3)对症治疗:针对不同咳嗽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1)干性咳嗽:采用中枢性止咳药物如可待因等。

2)过敏性咳嗽:运用异丙嗪止咳糖浆或苯海拉明糖浆。

3)湿性咳嗽:运用化痰药物如氯化铵、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等,中药有枇杷膏、蜜炼川贝等。而痰液特别黏稠的应用鲜竹沥、溴己新、桃金娘油以及糜蛋白酶或激素雾化治疗。

4)止喘治疗:应用甲氧那明、沙丁胺醇、倍氯米松、氨茶碱、糖皮质激素、硫酸特布他林、特布他林等进行解痉平喘治疗。

(4)必要时转入病房进一步治疗。

头痛

头痛是指眉以上至枕区的头颅上半部的疼痛,概括讲常有两个大方面的原因,一为头部的病变,二为全身性疾病。头痛患者往往自行来院就诊,所以参照普通急诊处理程序。

1.询问病史

(1)一般信息:包括职业、年龄、性别。50岁以上首次出现头痛的则不大可能为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及精神性头痛;小儿偏头痛时头痛往往不严重而眩晕症状明显;女性患者头痛与月经有关考虑偏头痛可能;而劳累过度亦可引起头痛。

(2)既往史:包括既往其他病史、家族史、用药史、外伤史、手术史、中毒史、月经史、类似发作史。

(3)症状情况:头痛部位、时间、性质、程度、发生速度、影响因素、伴随症状等。

1)头痛的部位:疼痛部位局限于眼眶、枕后、三叉神经分布区要考虑神经痛,分别为眶上神经痛、枕神经痛及三叉神经痛可能;后颅凹病变常出现枕项区疼痛;而幕上病变的头痛常位于前额颞部和顶区;颅内压增高或急性颅内感染多出现弥漫性头痛;而颅内占位性病变首发头痛有定位意义。

2)头痛的时间:突然发生、持续时间极短,多为功能性疾病,如神经痛;慢性反复发作的头痛往往考虑血管神经性头痛可能,如偏头痛、肌收缩性痛、三叉神经痛等;持续性进行性头痛考虑颅内压增高、颅内占位病变可能;丛集性头痛多发生在夜间;晨起头痛加重考虑颅内占位病变或鼻窦炎症。

3)头痛的性质:搏动性头痛首先考虑血管性头痛;发作性电击样疼痛为三叉神经痛;眼耳鼻疾病引发的头痛往往是钝痛或胀痛;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头痛为隐隐作痛;劳累所致头痛为肌紧张性头痛,常有紧箍感。

4)头痛的程度:头痛的程度除了与疾病有关外,还与人的耐受程度有关。一般而言,剧烈疼痛常见于神经痛、偏头痛、脑膜炎等;中度疼痛常见于颅内占位病变、慢性炎症;轻度疼痛多见于神经官能症、部分血管性头痛等。

5)头痛的发生速度:急性突发头痛多为血管性头痛,另外还有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感染等;缓慢发生的且进行性加重并有颅内压增高表现的考虑为颅内占位性病变;无颅内高压症状的也可出现于紧张性头痛。

6)头痛的影响因素:咳嗽或头部转动可使颅内压增高患者的头痛加剧;直立位可使肌紧张性头痛加剧而使丛集性头痛减轻;压迫颞额部动脉可使血管性头痛减轻。

7)头痛的伴随症状: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心悸等自主神经症状见于偏头痛;头痛剧烈并进行性加剧的恶心、呕吐为颅内压增高表现;伴有短暂视力障碍的考虑偏头痛;伴眼痛、眼压增高的考虑由青光眼等引起;伴视乳头水肿或出血常为颅内压增高或高血压脑病;伴精神症状多考虑额叶病变。

2.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体温、呼吸。对于头痛患者来讲,体温与血压尤为重要,因为血压高可直接引起头痛,而体温升高则要考虑感染引起的头痛,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的要进行及时抢救,马上进入危重急诊处理流程进行紧急处理,同时监护,待生命体征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步骤。

(2)一般检查:主要为皮肤面色和气味检查等。

1)皮肤面色检查:面色发红考虑高热或高血压引起头痛;醉酒貌者要考虑酒精中毒引起;有头部外伤痕迹考虑外伤所致;高热而无汗者头痛考虑中暑可能;有机磷农药中毒者有大量出汗;樱桃红色皮肤结合病史考虑一氧化碳中毒可能。

2)气味检查:酒精中毒可闻及酒味;有机磷农药中毒可闻到蒜味等。

(3)相关系统的检查:主要是指神经系统的检查,包括神志、瞳孔和病理征、脑膜刺激征、四肢肌力、肌张力的检查。如果神经系统体征阳性往往考虑颅内疾病,如果没有神经系统体征则考虑全身性疾病。倘若考虑有五官科疾病则应进行五官科系统的检查。

3.辅助检查

通过以上两步对头痛患者病史以及体征的了解,应该有一个大致的诊断方向,是颅内疾病(常见于神经系统体征阳性者)还是颅外疾病(常见于神经体征阴性者)。

(1)考虑颅内疾病的应马上给予头颅CT或者头颅MRI检查。考虑为颅内疾病者予头颅CT或MRI检查不易发现,经家属同意可予脑脊液检查;而考虑癫痫者可用脑电图检查。

(2)考虑颅外疾病的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急性中毒:应结合病史、体检同时进行毒物的检查即可确定。

2)全身感染:应进行血常规和有关抗体的检查,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上升则要考虑感染。有关抗体检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传染病进行的。

4.初步诊断

对于头痛的诊断可以有两种方法。

(1)结合以上的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可以按以下几步进行。

1)首先确定是颅内疾病还是颅外疾病。

2)确定是颅内疾病,则要确定具体是哪一种疾病。一时难以确定的,应先排除较为严重的疾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面积脑梗死、脑炎、脑膜炎(以上疾病头颅CT或MRI均可确诊),尔后再考虑是不是由以下几种常见病所致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上呼吸道感染等。

3)颅外疾病则要考虑是中毒还是全身感染。若是中毒,要诊断是何种中毒;若是全身感染,则要诊断是何部位感染。

(2)一般情况也可以根据表35进行直接诊断。

5.处理

诊断基本确定后,马上进行以下处理。

(1)一般处理: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安静,尽量用温水洗头。

(2)对症治疗:疼痛明显的予镇痛治疗,有消炎解热镇痛剂、麻醉剂等。

(3)对因治疗:针对头痛病因进行治疗,包括感染所致的抗感染、颅内高压的予降颅压和扩张脑血管、颅内占位的请脑外科会诊等。

(4)必要时住院治疗:倘若疾病暂时不能治愈需要住院的,予住院治疗。

头  昏头昏表现为头重脚轻,站立或行走不稳,无自身或外界物体运动或旋转,也被称为假性眩晕。头昏患者往往自行来急诊室就诊,故采取普通急诊的处理程序。

1.询问病史

(1)一般信息:包括职业、年龄、性别。老年人较多见高血压引起头昏,而青少年则多见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头昏,劳累过度也可引起头昏,长期从事化工行业者可出现慢性中毒而致头昏。

(2)既往史:包括既往病史、用药史、外伤史、中毒史、类似发作史等。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的应关注本次发作时血压是否控制良好;某些药物如大多数的感冒药、抗过敏药物等均可引起头昏;有头部外伤史的患者应注意颅内创伤改变可能;窒息性气体中毒如氯气、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均可引起头昏;有类似发作史的,则可了解患者每次发作特点及缓解的方法。

(3)症状情况。

1)头昏持续时间:持续时间短,多为功能性疾病,如蹲下时出现头昏,多由于脑部的一过性缺血导致;而持续时间长的则要考虑其他疾病。

2)头昏诱因:劳累、饥饿、与他人争吵、情绪紧张均可诱发头昏。

3)头昏的缓解因素:劳累引起的头昏多在早晨睡醒后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昏则予降压后缓解。

4)头昏的伴随症状:头昏伴恶心、呕吐及单侧肌力减退或者语言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的考虑脑源性头昏,需行头颅CT或MRI确定;头昏伴面色苍白、出汗、心悸等自主神经症状见于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头昏伴胸闷、心悸等考虑心血管疾病可能;伴有视力模糊,症状与头部位置有关,且有上肢麻木的考虑颈椎病;伴有饥饿感、出冷汗等应注意低血糖;伴有卡他症状的考虑上呼吸道感染可能。

2.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和神志、瞳孔:以确定头昏患者的生命状态是否良好。如果生命体征不稳定则马上进入危重急诊处理流程,先予紧急处理及监护。

(2)一般检查。

1)皮肤、面色检查:面色潮红考虑高热或高血压引起头昏;有醉酒貌者要考虑酒精中毒引起的头昏;有头部外伤痕迹的考虑外伤所致;高热而无汗者头昏考虑中暑可能;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大量出汗;樱桃红色皮肤应结合病史考虑一氧化碳中毒可能;皮肤苍白考虑贫血造成头昏可能。

2)气味检查:酒精中毒患者可闻到酒味;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可闻到蒜味。

(3)相关系统的检查:主要是指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病理征、脑膜刺激征、四肢肌力、肌张力检查。如果神经系统体征阳性考虑颅内疾病,如果没有神经系统体征则考虑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性头昏(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内分泌性头昏(低血糖、低钠、更年期综合征等)、血液性头昏(贫血)、中毒性头昏(大多数窒息性气体中毒可以引起头昏)、功能性头昏(情绪、劳累、饥饿等引起头昏)。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通过血常规的检查可以明确患者是否有贫血(血色素下降提示贫血)或感染(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上升均提示细菌性感染)。

(2)快速血糖:可以马上明确患者是否为低血糖所致。

(3)头颅CT或MRI:如果有神经体征考虑颅内疾病的必须要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明确颅内具体疾病。

(4)心电图:以明确患者是否有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适用于有心血管系统症状和体征的患者。

4.初步诊断

引起头昏的原因有以下几大类。

(1)脑源性头昏:多有高血压病史,出现定位体征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病理征,头颅CT或MRI检查可明确。

(2)高血压性头昏:老年人最常见的头昏,往往有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有血压升高,但无神经体征,头颅CT或MRI未见异常,血压下降后症状消失。

(3)心源性头昏:伴有胸闷、气促或心悸,心电图有异常表现。

(4)颈椎病性头昏:常伴有视力模糊,且症状与头部位置有关,伴有上肢麻木,颈椎MRI可以明确诊断。

(5)低血糖性头昏:患者有饥饿感、出冷汗,往往有糖尿病病史,正在服降糖药或未进食,血糖检查明显下降。

(6)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头昏:伴有卡他症状或发热,咽部有充血表现,血常规可出现白细胞下降或正常。

(7)贫血性头昏:伴有贫血征象,面色苍白,血常规检查血色素下降。

(8)中毒性头昏:有中毒史及相应的临床症状,胃液或呕吐物中直接检测到毒物,则能确诊。

(9)功能性头昏:伴有情绪紧张、激动或极度劳累,各项检查无异常。

5.处理

诊断基本确定后可以马上进行处理。

(1)一般处理:休息,保持安静,必要时吸氧。

(2)对症治疗:头昏患者往往伴有脑缺血,若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无出血的,可以给予改善循环治疗。

(3)对因治疗:针对头昏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感染所致的抗感染;颅内高压的予降颅压;颅内占位的请脑外科会诊;低血糖的给予高糖治疗;高血压的给予降压治疗;心律失常的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等。

(4)倘若病情严重,需要住院的,予住院治疗。

偏  瘫偏瘫是指身体同一侧的肢体同时发生瘫痪。由于受损部位不同,上下肢瘫痪程度可有不同,部分患者可合并瘫痪侧的脑神经损害。其病因按部位分为大脑皮层损伤、内囊损伤、脑干损伤和脊髓损伤,按性质分为颅脑外伤、颅脑肿瘤、颅内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急性脑血管病、多发硬化、脑脊髓膜炎、脊髓压迫等。

1.询问病史

(1)一般信息:包括职业、年龄、性别。

(2)既往史:包括既往病史、外伤史、中毒史、类似发作史等。

(3)症状情况:包括患者的起病时间、缓急、具体部位、性质、伴随症状等。

以上常规询问内容对于偏瘫定位和定性诊断很有帮助,具体分析如下。

(1)瘫痪部位不同,偏瘫特点各不同。

1)大脑皮层损伤:对侧上下肢瘫痪程度不一致,伴有瘫痪侧面瘫和舌瘫(瘫痪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向患侧),可伴有瘫痪侧感觉障碍。若病变在优势半球(多为左侧)可出现失语、运动性失用,若病变在非优势半球(常在右侧)可出现结构性失用。

2)内囊损伤:病变对侧肢体完全瘫痪,程度大体一致,可伴有瘫痪侧的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

3)脑干损伤:脑神经损害与肢体瘫痪不在同一侧,即病变对侧肢体瘫痪,同侧脑神经支配区域瘫痪,称“交叉瘫”。

4)脊髓损伤:病变位于颈髓上段,累及半侧脊髓时,可出现“脊髓半切综合征”,表现为受累同侧的上下肢瘫痪及对侧的浅感觉障碍。

(2)瘫痪性质不同,偏瘫特点各不同。

1)有外伤史,外伤后短期内出现偏瘫,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考虑颅脑外伤引起的偏瘫。

2)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伴有头痛、呕吐等高颅压症状,偏瘫逐渐加重,考虑颅内占位性病变。

3)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伴有发热、头痛、呕吐、抽搐,首先考虑颅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