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说论语
13513800000002

第2章 前言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7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据《史记》载,孔子弟子三千,比较有成就的有七十二人。《论语》是孔子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编写而成的一部语录体和对话文体散文集,《三字经》中说:“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是“中国的圣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巨着、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论述了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塑造人格、如何学习和教育、如何为政和管理等,体现了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其仁爱和孝悌之道、勤学和智慧之道、诚信和处世之道、忠恕和为人之道,是我们今天认识孔子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论语》共20篇,512章,12000余字,流传至今已有2560余年,影响着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论语》的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于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我自幼喜爱古代文学,尤偏爱有哲理内涵的古典着作,其中最爱《论语》和《孙子兵法》两部经典鸿着。虽自2000年至今,出版了近30本医学专着和科普着作,却一直有一个梦想和目标,希望自己能从内心深处对医学有所感悟和觉悟,写一点医学与哲学方面的书籍。但一直以来,自认为阅历尚浅,涉世不深,对医学和哲学尚有许多不解,一直未敢动笔。近2年在北京大学读国际MBA课程期间,又有幸学习了《论语》和《孙子兵法》,这又激起了我想写点东西的想法。浙江大学出版社和浙江科技出版社今年出版了我的两部作品《医说孙子兵法》和《医院管理法则与孙子兵法》。宋朝哲学家程颐说过“天下之理一也,途虽殊而其归则同”,明黄宗羲也曾说过“为学为教,舍自得别无它路。欲自得,舍悟别无它路”。

《论语》等古代富含哲理性着作的意义在于它不断地提醒人们去思考,给后代留下了许多可探索的空间。《论语》似大海,捞一瓢品尝一番,从各自的心境和理解去解读和感悟《论语》,这种读法容易被他人所认同,也容易引起共鸣,但读《论语》的最难之处在于还原孔子那个特殊的时代,跨越时空去推演和感受孔子的特殊人生。“半部《论语》治天下”,从一个医生和医院管理者的角度来解读《论语》这一儒学名着,其实是一件很艰巨的工作和任务,希望有一些肤浅的认识、领悟和心得并为他人所接受和认同,如能对临床医学、医院管理和医学教学科研有所裨益,则为大幸。

感谢我国着名的心血管病学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主审了本书并为之作序。

郭航远

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