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说论语
13513800000013

第13章 为政篇(2)

医院领导常喜欢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绩效管理分配模式来管理医院、指导经营,但其最终结果往往并不理想,有的甚至会激化矛盾,使价值观扭曲。用政策去引导,用处罚去整顿,员工会千方百计来逃避处罚,应付检查,而不会从根本上去规范诊疗行为,其结果必然是“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用规范和流程去治理,可以使员工达到“有耻且格”的境界,可以使医院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可以使员工从内心认同规范和道德,并在此基本上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觉的内在自我约束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外在强制的约束和管制是一种被动的管理,自我约束和管理需要外部环境的营造,需要员工自身思想境界的提升和渴求。只有内心有触动,内心有感悟,内心有一种改变无序状态的迫切感,才能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发自内心的冲动是主动做事、努力做成事的动力。

很多医院都在建设医院文化,但又有多少医院领导真正懂得医院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呢?医院文化绝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医院的价值取向、文化素养、行为规范、人性关爱在员工身上的自觉反映,是员工日常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员工发自内心而认同的一种共同目标和使命,是医院仁德和公益的体现。建设医院文化的主体不是医院领导,而是包括护工在内的全体医院员工。“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枝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枝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治家安。”管理者不可“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求人任贤,以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

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易经》中说:“君子以正位凝命”、“以远小人,不恶而严”、“以制数度,议德行。”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这也是一个医生成长的真实写真。要达到“七十而从心所欲”的境界,必须先“志于学”,而后在每一人生阶段都有所“立”。人生必须早有规划,职业生涯必须早有设计。

孔子从三十岁到七十岁,对道德人生有不同的领悟,每一阶段有其独特的收获,“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但每一阶段也有其特殊的不足之处。人的思想解决了、自由了,也就摆脱了很多束缚,超越了自身的化境;也就摆脱了心魔,超脱了心灵的禁锢,树立了心中的道德标杆。真正的道德人生、道德社会、道德人格必然是自由的、放飞的、有活力的。

孔子认为,“孝”必是“无违”。父母活着时,应“事之以礼”;父母去世后,应“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以“礼”事父母,是“孝”;通情达理也是“孝”。“事之以礼,事之以义”,这是一种人格的坚持,是一种对长者的尊重。孔子尊奉的是“从义不从父”的思想,“孝”是以不违背“礼义”为原则的,而不是不要违背长者的意愿。“孝”是不让父母为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为人处世操心,“孝”是心存敬意事奉父母,“孝”就是做正事、走正道、做正派人。一个人求学时应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工作时应认真负责,努力上进;在家时应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在外时应诚实谦虚,有同情心。凡事不用父母操心烦恼,只担心其健康,“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就是为人子的“孝”道。赡养父母,并不仅仅是尽义务、尽责任,供其温饱而已,最主要的是心中要有一个“敬”字,要有“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之心。如心存“不敬”之意,那供养父母同饲养犬马有何区别呢?对于师长和学长的事,应“弟子服其劳”,并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孔子感叹“色难”,认为子女在父母面前经常保持愉悦的脸色是件很困难的事。“色难”的“色”,即和悦的脸色,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现,如果感到“色难”,其实就是“心难”。如果心意不到,外表的做作都是一种虚伪和无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内智外愚,“大勇若怯,大智若愚”,不卖弄,不骄不躁,这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一个人要有悟性,多思考,多思少言,必有大收获。内智外愚是一种大智慧、一种清醒、一种超脱、一种回归。内智外愚者常能以一颗知足常乐的宁静之心超越功利和世俗,善待世间的一切。“不违如愚”,恭顺听从,从不提不同意见,但“退而省其私”,并且“亦足以发”,回去后私下认真思考和领悟,并且有所创新,这就是“大智若愚”。

观察一个人的德行和智慧,一要看其动机,“视其所以”;二要看其方式、方法,“观其所由”;三要看其心态和生活方式,“察其所安”。动机决定性质,方法决定成效,心态决定人品。聪明的学生会多听、少说,并会认真思考,课后会复习已学的内容,从书本到临床,再从临床到书本,如此反复,做到博学强记、融类旁通、举一反三。考察一个人,应注重其人品和动机,注重其行事方式和原则,关注其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作为医务人员,应热爱医学和本职工作,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份感恩之心,应安于平凡和贫寒,将毕生精力和全部智慧献给医学事业。

“天道酬勤”、“温故而知新”。老师掌握大量知识,并将其传授给学生,这仅仅是“温故”而已;学生温习旧知识,也仅仅是“温故”而已。学生能根据学到的知识,进而悟出新知识,这就是“知新”。另外,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有头脑和眼光,要有悟性和综述能力,要有是非、善恶和丑美的判断能力,要有见识和想法。除了要教授学生知识外,更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创新的能力、立身社会的基本素养,这就是孔子所谓的“知新”。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能力。“从他人的需求出发”来行事,对于医院领导来说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和技巧。

“君子不器”,孔子要求君子不要像器具那样只有特定的用途,不可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专业和方向。

君子要关注一般性事务;要关注人格精神;要关注正义良心;要关注道德理想;要关注是非判断。优秀的医学人才不但要有专业特长,是某一领域的佼佼者,更要有临床、教学、科研、康复预防和管理的能力。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目标,人格完整、品德高尚、学术拔尖、技术一流是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标准,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是今后学科竞争的重中之重。任何东西和事件必须回归其本来的属性,电脑是学习的工具,而不是玩具,这也是孔子所谓“不器”思想的重要内涵。孔子还要求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后说,先做你要说的事,而后再说出来。语言快于行动者,往往完不成任务;行动快于语言者,往往能自由完成任务。

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同心同德做好事,即为“周”,狼狈为奸做坏事,即为“比”。

君子相互团结而不相互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互相团结。

君子心和而面可不和,小人面和而心常不和。君子努力向上、积极进取、踏实干事,小人萎靡消沉、消极处事、无事生非。在禅学中,人生有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神于天,圣于地。”理想飞翔于天空之间,实干拓展于大地之上。只有理想而不能实干的人,仅仅是梦想而已;只有实干而无远大理想的人,仅仅是务实而已。天地之间是一种从容、一种气度、一种人格思想。天地的有机结合是美好人生的开端,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是一种力量,是万事万物共同快乐成长的一种美景,是人对人、人对物、人对自然的一种敬畏和权变。《易经》中说:“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辩证统一的,“在学中思”和“在思中学”是相辅相成的。学是基础,思是根本;学是手段,思是目的。学和思是一个理想的和谐统一体,只有学思结合,才能有所发展和进步。只学不思会迷惘、无所得;只思不学会荒废、无进步。死读书、不思考,不将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其结果是无所取舍,头脑里一团糟,学到的知识无法应用于实践。一定要带有目的和主见去学习,否则,“尽信书不如无书”。光思不学,常常思而无果。

空想是虚幻的,空想是不现实的,空想下的执行是错误的,也是无成效的。坐在办公室里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医院领导,面对电脑和传报上来的、不知是否准确的一大堆数字,是得不出结论和计划的,即使拿出一个梦想般的计划,也是不得要领,得不到员工拥护和肯定的。有的领导甚至晚上做了个梦,第二天就拿来实施,不调查研究,不进行论证,不与被执行部门沟通,其结果必定是劳民伤财、干群分离。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荀子也说“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与思结合,才能成就大业。“攻于异端,斯害也已。”若专攻学与思的任何一端,而不知将二者有机结合,就会非常有害。对于学习来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不知道的东西就虚心学习,知道的东西要不断提升和完善,不可骄傲自满,也不可自暴自弃。“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三人行,必有我师”。《易经》中说:“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君子以虚受人”、“以朋友讲习”、“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诚实就是真聪明,诚实就是真智慧。

孔子告诫我们,应“多闻多见”、“慎言慎行”,只有做到这些,就可以达到“寡尤寡悔”、“少失少懊”,这是为官之道、从政之要,也是日常行事所要遵奉的基本原则。孔子认为,如果领导能“举直”,举用正直的人去抑制邪恶,“则民服”;如果领导“举枉”,任用邪恶的人去克制正直,“则民不服”。员工不可能屈服于权势和高压,服从的是正义和真理。权势的压制不会长久,反而会扭曲人心,破坏信任,改变良知,打破价值观。举用正直,摒弃邪恶,员工就会拥护、支持医院的决策。要“使民敬”,必须“临之以庄”、“孝慈”、“举善而教不能”。“君子不庄则不威”,庄重待人而不轻佻,坚持真理而不屈从于权势,敬老爱幼而不刻薄,举用善人而教育后进,员工才会对领导忠诚、恭敬。作为医院领导,应合理科学决策,应重用人才,提携后学,应正直、善良而不玩阴谋诡计。作为中层干部,应先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再将这种道德标准推广到自己所管辖的部门,做到“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政者应先行孝道,“友于兄弟”,进而将这种孝道和仁爱推广到政治上去,“修身齐家”是从政者的必备条件,只有做到了这些,才可以“治国平天下”。

孔子反复强调君子应“言而有信”,“民无信不立”。

“人而无信”,就不知道该如何为人处世;就不知道该如何立身安命;就不知道该如何迈出家门,走向社会。“言而无信”如“大车无,小车无”,是不能行走的。“信”是人与人交往的最基本道德底线。没有了“信”,万事无成;没有了“信”,朋友尽失;没有了“信”,各种危机就会降临;没有了“信”,社会的消耗性成本就会增加;没有了“信”,人都不能挺直腰杆;没有了“信”,世界将成为无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重视信义,“言必诚信,行必忠正”,“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孔子强调与朋友交往应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行也”,“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倡导“言忠信、行笃敬”,反对言而无信,厌恶“群居终,言不及义”,要求从政者“千乘之国,敬事而信”。“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在医院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开展工作和拓展事业的前提。当员工对领导缺乏信任时,任何事情都会变成对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有好的执行。

时代在进步,历史在前进,医学也在飞速发展,但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是永恒不变的,仁爱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见义勇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为人之本。“见义不为”不但是“无勇”,而且是人性沉沦的体现。遇到应当去做的事情,力所能及而不为,这是“不善”,是一种“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