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介绍我国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特征和物流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学习本章,学生需要了解各地区经济特征、物流发展状况,重点掌握各地区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8.1 我国经济区划
8.1.1 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
1.经济区划及功能
经济区划是在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基础上,根据特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全国区域进行分区划片,目的是阐明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问题,指出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最终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以及企业进行区域分析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经济区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以专业化地区经济为特色、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在生产、流通等方面紧密联系、互相协作、内部具有很强经济集聚性的经济综合体。
(1)经济中心
任何一个经济区都必然有自己的经济中心,并往往是一个大城市或一组城市。经济中心是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其集聚和辐射效果对整个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例如,中国最大的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就以上海或者说以沪、宁、苏、锡、常、杭等城市组成的城市群为核心。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成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这一城市群本身的成长以及城市群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牵引。
(2)经济腹地
经济腹地是一个与经济中心或中心城市相对应的概念,是指经济中心的吸收和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够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地域范围。如果没有经济腹地,经济中心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即没有经济腹地,也就无所谓经济中心。以上海市为例,其狭域经济腹地是上海市区及郊县,而其广域经济腹地则是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
(3)经济联系
经济联系既包括经济区内商品流通、技术协作、资金融通、信息传递,也包括经济区内的交通运输网络和通信网络。一般来讲,经济区内的经济联系越紧密,经济区的一体化程度也就越高。
2.行政区划及功能
行政区划就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具体地讲,就是国家根据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将全国的地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行政区划以国家或次级地方在特定的区域内建立一定形式、具有层次唯一性的政权机关为标志。行政区划因不同的国家结构形式而不同。行政区划的层级与一个国家的中央地方关系模式、国土面积的大小、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状况等因素有关。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①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②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③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④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⑤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⑥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和习惯上,各个省级行政区都有简称。
一般说来,行政区划是以在不同区域内为地方国家机构能顺利实现各种职能而建立的不同级别政权机构作为标志。某些国家在一级政权内部,为了实现某一单项职能的管理而划分的区域,也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如美国行政区域的数目很多,其中大部分是单职能的,包括学区、司法区和其他各种专区(如消防区、水土保护区、住宅区、公路区等)。
按地域划分行政区而不依氏族划分部落,这是国家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一个基本特点。各国的行政区划有不同的划分和名称。不论何种类型的国家,行政区划的划分总要符合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并考虑政治、经济、民族、人口、国防、历史传统等各方面的因素。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通常根据以下原则:①政治原则。促使国家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便利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②经济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③民族原则。根据少数民族的居住状况和其他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巩固各民族的团结。这些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此外,也要顾及历史传统、人口分布、地理条件和国防需要等因素。
行政区划虽因国家本质不同而有其明显的阶级性,但也有一定的历史连续性。中国从秦代建立统一国家并施行郡县制以来,历代行政区划虽有变更,但变化并不太大。英、法、美等国的行政区划是从19世纪继承发展下来的。另外,在同一个政权下,由于政治、经济、民族等情况的变化,在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也会有所调整和变更。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有些国家有人倡议改革行政区划,提出了匀称、精简以及地理上的某些标准;有的还提出了如何有利于对公职人员进行管理等问题,但改革的实际措施很少。
3.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关系
中国的行政区除政治功能外,还有自己的经济功能。一是各级政府既有发展经济的责任,也有发展经济的需求;二是各级政府不仅拥有组织和调控经济的工具,而且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源,有能力参与经济活动;三是按照目前的体制,各级政府不仅要对行政区内企业、居民负责,还要对上级政府负责,而上级政府考核下级政府政绩的好坏又常与下级政府管辖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相关联。
在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方面,有四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行政区经济具有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的特点,而经济区经济则具有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特点;二是行政区与经济区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行政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政治统治和行政管理,经济区则以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分工和比较优势为前提,经济区经常要跨越几个行政区;三是行政区经济以地区经济利益为着力点,经济区经济则以一个更大的地域甚至整个国家利益为着力点;四是行政区经济有自己特定的边界,而且相对稳定,经济区则可能因为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辐射能力的提升而扩展其边界。
8.1.2 经济区划的演变与发展
1.历史的区划及演变
当我们进行地区间物流业发展比较分析时,必须首先明确中国的经济区划。中国内地的经济区划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较长时期,中国内地的经济区划一直采用“两分法”,即划分为沿海与内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方法。
(1)三大地带
这一方法将中国内地的31个省级行政区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
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1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六大综合经济区
它包括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3)七大经济区
它包括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华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华中(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华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西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4)九大经济区
这里有两种划法:第一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黄河中游流域(山西、河南、内蒙古中西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西藏自治区等。第二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北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北部内陆(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沿海(上海、江苏、浙江)、东部内陆(河南、安徽、江西)、中部内陆(湖南、湖北)、南部沿海(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部内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和西南内陆(四川、云南、贵州)等。
总的来看,目前中国内地区域的划分方法比较零乱,常用“三大地带”划分法。
2.八大经济区划地区
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区域政策的分析。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中国区域的划分必须遵循以下九个原则:
①空间上相互毗邻;②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③经济发展水平接近;④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⑤社会结构相仿;⑥区块规模适度;⑦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⑧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⑨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
根据以上原则,考虑到目前各种划法的种种弊端,将中国内地划分为如下八大区域:
(1)东北地区
它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2)北部环渤海地区
它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两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着。
(3)东部长江三角洲沿海地区
它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源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4)南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
它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2019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地区,开放程度高。
(5)长江中游地区
它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总面积68万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23085万。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转型压力大。
(6)黄河中游地区
它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三省一区,总面积160万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8863万。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开放不足,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7)大西南地区
它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24611万。这一地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对南亚开放有着较好的条件。
(8)大西北地区
它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总面积398万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5800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市场狭小,向西亚开放有着一定的条件。
8.1.3 经济区划对物流的影响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层次。2005年,中国确立了西部、中部、东部、东北地区四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新布局,启动了跨省区统一规划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构想。
1.确立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区域物流系统发展布局形成
2005年,中国提出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这是中国首次结合各区域自身的区位和资源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特征和潜力,将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阐述了全国区域经济的宏观布局和四大区域的发展战略定位。不同区域的发展战略定位,决定了各区域相应的物流发展重点也各有侧重和不同。
(1)西部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针对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不足的问题,中央提出了西部地区的发展重点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此背景下,物流的发展重点是以资源开发为主,通过改善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提高资源的辐射半径,降低资源开发的物流成本,提高效率。
(2)东北地区要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
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大条件较好,装备制造业有较好的基础。物流发展的重点是农产品生产、流通所需物流配送系统的建设,以及支持装备工业发展的物流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的完善。
(3)中部地区要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
中部地区的产业重点是建设粮食主产区、发展比较具有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流通组织及服务。因此,物流发展重点在于建设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配送服务系统,以及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区域物流网络系统建设。未来10年,中部物流的发展主要以经济中心城市为依托,注重专业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与流通业配套的配送物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