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的主要原料是钾盐,钾盐是紧缺的矿物资源。预计2010年国内钾肥需求1000万吨。受资源限制,我国钾肥生产发展缓慢,不得不大量进口。2005年钾肥进口量高达917万吨。青海钾盐工业储量4亿多吨,占全国第1位,且具有生产高浓度复合肥的有利条件。格尔木市建成100万吨级全国最大钾肥生产基地,利用察尔汗盐池的钾盐资源生产钾肥供销全国。到2006年,青海钾肥基地产能增至170万吨。新疆罗布泊已探明钾盐1.74亿吨,是迄今发现最大钾盐矿,潜在价值超5000亿元,具备成为中国最大钾盐生产基地的资源潜力。
化肥发展方向是复合化、专用化和缓效。我国高浓度复合肥生产长期短缺。化肥生产结构不合理以及布局问题的长期存在,影响到经济效益。山东临沭等地的复合肥生产发展快,至2005年形成复合肥生产企业群。
4.有机化工生产基地
在我国化学工业中,有机化工的崛起是很明显的。它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有机矿物质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原料和产品。
国外有机化工最初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从19世纪末开始以煤代替农副产品,发展煤化学工业。到20世纪60年代,石油化工快速发展,随即取代了煤化工而居首位。至21世纪初,跨国公司已控制与石油化工相关的33%的世界产量、70%的直接投资、80%的技术开发与转让。世界三大石油石化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BP)的炼油能力占世界16%,乙烯占15%。
我国的有机化工从20世纪50年代起发展较快,当时以煤化工为主。进入70年代后,石油化工逐渐得到发展。到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一批大型现代化的石化企业相继建成投产,有机化工产值迅速增加。但这些石化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差距甚远,主要是生产综合成本高,技术开发能力弱,企业规模及效益相差大。至2005年,中国内地原油加工能力逾3亿吨,乙烯产能788万吨,化纤产量1664万吨。石化工业长期存在的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化效益低状况正在改变。
石油化工基地主要有南京、上海、北京、大庆、抚顺、天津、辽阳、吉林、镇海、泉港、惠州、广州、茂名、湛江、惠州、兰州、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独山子。其中,兰州是内地建立的第一个石化基地;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北京“燕山石化”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石化基地;大庆、南京、淄博则是1980-1990年分阶段建成的大型石化基地;上海石化经多期建设已形成巨型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并成为循环经济式节约型企业,预计2010年达到1600万吨原油加工、150万吨乙烯产能,加工损耗只有1%;地处南京的扬巴(巴斯夫-扬子石化)一体化项目于2005年投入运行,它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中外合资石化项目之一;福建炼化、埃克森美孚石化、沙特阿美在泉州市泉港区合资建设的80万吨乙烯、80万吨聚乙烯、40万吨聚丙烯、70万吨芳烃装置,预计在2010年初建成投产。在惠州大亚湾开发区建设的“中海壳牌南海石化”占地4.3平方公里,投资42亿美元,已于2006年投产,成为年产80万吨乙烯、260万吨高附加值产品的特大型石化基地,在大亚湾北岸形成世界级规模的石化区。在建大型石化项目还有新疆独山子石化公司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工程。
天然气化工已成为世界热点,而且出现生产要素向资源和市场所在地优化配置的趋势。重庆市长寿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基地。海南东方市的天然气化肥工程于2003年建成,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化肥工程。
煤化工基地主要为太原、石家庄、平顶山、唐山、吉林、兖州、淮南、永城、潞安、榆林,这些地方大多建有煤制油、化肥、制药、染料、电石等企业。2005年组建的淮南淮化集团为最大的煤化工企业;枣庄煤化工基地于2005年建成;此外,还有临沂在建二甲醚生产基地、兖矿在建煤炭液化基地、潞安在建煤基合成油企业。
4.3.5 机械工业
作为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机械制造业一般具有生产部门繁多、产品种类复杂、生产中使用多种原材料(以金属材料居多)的特点。因此,需要较高科学技术水平,实行专业化协作,根据不同生产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1865年,清政府在上海开办“江南机器制造局”,这是我国近代机器工业的开端。经过80多年发展,到1949年,我国机械工业基础仍十分薄弱。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机械工业发展快,已形成门类齐全、具有规模的机械制造体系,产值、利税、企业数、员工数等约占全部工业的1/4,机械工业规模居世界第3位。一般机电产品、日用机械等占有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2006年中国内地机电产品出口5494亿美元,已拥有一批产量、出口量位于世界前列的机电产品。粤、苏、沪、京、浙、津、鲁、闽、辽、鄂10省市出口额占全国96%。
机械工业内部结构发生显着变化。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产值已有很大增加,它们在整个机械制造业中的地位上升,并占据主导地位。
机械工业的地区分布,同20世纪50年代相比变化明显,由原集中于沿海少数城市扩展到东部沿海地带的多数省、自治区和西部少数省、自治区,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汽车及船舶制造业基地、珠江三角洲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制造基地、东北地区重大成套设备制造基地、西部(川、渝、陕等)军事装备制造基地等。
但我国机械工业的产业集中度仍较低。
1.汽车工业
汽车工业已成支柱产业,全球几大跨国公司相继来华发展。汽车制造业通常具有1/10的效益贡献率(财税、就业、出口约占全国的1/10)和3倍上下产业关联带动效应,对提供原材料的产业和燃料、电子、橡胶、金融等行业有很大拉动作用,故一些有条件的国家均以此作为主导产业,力促其发展。
我国汽车工业布局主要在东部。2003年,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以及东北地区集中了我国汽车工业约70%的整车生产能力,其中,珠江三角洲占7%,长江三角洲占22%,环渤海地区占20%,东北地区占21%。在中部,形成了以十堰-武汉为中心的汽车工业产业群,整车生产能力约占12%。在西部,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汽车工业产业群,整车生产能力约占10%。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布局与整车企业的布局基本匹配,主要集中于上述汽车工业集群所在地。而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
我国汽车工业中已形成了具有百万辆生产能力,能够进行多品种、系列化生产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如一汽、上汽等。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呈现出专业化分工逐步加速的趋势。大型汽车公司开始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独立出去,发展成为面向全行业的企业。外国大型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逐步进入我国,使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集中度逐步提高。在商用车领域,以大集团为中心的生产体制已经逐步形成。在轿车生产领域,也形成了以大型合资企业为核心的竞争布局。
2004年全球汽车产量6058万辆,55%集中于美国、日本、德国、中国4个国家。从大企业集团来看,通用、丰田、福特、大众4家跨国公司产销量占全球一半。底特律、丰田市等为世界着名的汽车制造中心。
我国汽车制造业虽有50多年历史,但直至近年才成为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产值只占GDP的2%,而美国为5.6%,日本为8.9%,韩国为8.7%,差距明显。
日本几家汽车企业依靠自主知识品牌优势占领国内外两个市场;韩国依靠出口导向战略,弥补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也使汽车企业形成自主开发能力。我国汽车市场很大(2005年销售592万辆,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2位),却未能形成以自主开发能力为代表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内地的汽车工业主要生产轿车、载货车、客车三大类。生产规模由1971年的10万辆、1986年的37万辆(其中轿车1.2万辆)增加到2006年的728万辆(轿车387万辆),次于美国、日本,在世界的地位也提高到第3位。预计2010年中国汽车总产量逾1000万辆,汽车制造业成为最主要支柱产业。至2025年,世界汽车增量的50%可能来自中国。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面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近10年来,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国产汽车在安全、环保、节能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主要产品性能指标大幅度提高。轿车的平均无故障间隔里程已达到1.5万公里,载货汽车平均无故障间隔里程已达到1万公里。在产品系列化基础上,我国汽车企业已可以每年推出大量的新产品。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具有相当水平的大客车和载货车的开发能力:在低档轿车领域,已有联合设计、自主开发的轿车产品;在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某些中低附加值产品有相当的开发能力。在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制方面,我国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概念车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资本结构上,我国的投资主体较多,主要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产品结构上,已改变从前“缺重少轻无轿车”的畸形结构。载货车产量比由1992年的59%降至2002年的33%,轿车比由15%升至34%(2006年再升至53%)。因此,在全球汽车整体生产能力富余30%的情况下,受跨国公司投资拉动,中国汽车工业仍然有大发展。全球11家最大的汽车跨国公司都已进入中国。在华投资的跨国汽车公司主要有大众、通用、戴克、PSA、日产、现代、丰田、本田等。2005-2006年,日系品牌轿车投资及市场占有率均激增;韩系汽车与欧、美、日尚有差距,但因韩系汽车“性能价格比”较优,近年在华投资发展快。跨国公司在中国竞争加剧,并纷纷设立研发中心,形成新的布局态势。2006年轿车销量市场份额依次为日系品牌、自主品牌、德系品牌、美系品牌、韩系品牌、法系品牌、意系品牌。
汽车制造是规模效应明显的行业。长期以来,我国许多汽车厂家生产规模小,且布局分散,已成为发展汽车工业的主要障碍。通常汽车工业经济生产规模为年产30万~50万辆,而我国多数整车企业远未达到这个指标。
中国内地的汽车制造业现有整车企业近百家,其中产销百万辆企业2家、50万辆以上企业3家、15万辆企业5家。上述10大厂家合计占我国汽车市场份额80%以上。
2005年,我国按销量排序居前10位的企业依次为:一汽(98万辆)、上汽(92万辆)、东风(73万辆)、长安、北汽、广汽、哈飞、奇瑞、江淮、吉利。2006年销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依次为:上汽、一汽、东风、北汽、长安、广汽、奇瑞、哈飞、华晨、吉利。
汽车生产厂家地理分布集中于下列区域,形成6个汽车产业集群雏形:①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汽集团、吉利汽车等;②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以广州本田为中心的黄埔、以东风日产为中心的花都、广州丰田所在的南沙;③东北地区,包括位于长春的一汽集团以及哈飞、华晨宝马等;④京津地区,包括北汽福田、北京现代、天津丰田、天津一汽等;⑤华中地区,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集中分布于武汉、十堰、襄樊等地;⑥西南地区,包括长安汽车等企业,主要分布于重庆。
近年,汽车制造布局有向大城市(尤其是经济实力强的超大城市)聚集的趋势,这固然主要是受市场因素影响,但结构关联因素、专业协作因素等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